靖难兵败,军师提出一计,朱棣大惊失色,事后却夸大师神策

#历史上有哪些一战定乾坤的战争#历史上发生的战争数不胜数,其中一战定乾坤的例子也不少,今天就来聊聊明朝“靖难之役”中的突袭金陵之战。

一、惨遭失败的“谋反”之路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朱棣起兵造反。在其谋士姚广孝的精心策划下,接连取得多场大捷,先后拿下了通州、蓟州、怀柔等城;十月,在与朝廷军队对峙时,大将军李景隆乘机围困燕王的老巢北平,在燕王朱棣长子朱高炽的坚守下,朱棣迅速回师,打败了李景隆,重创朝廷军队。这给了朱棣和燕军将士极大的信心,朱棣决定主动出击,扩大战果。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燕军乘胜南下围攻济南,山东参政铁铉固守济南,以逸待劳;燕王军队因为长时间作战,人乏马困,加之骄傲轻敌,济南城久攻不下,铁铉率军固守,燕军很快败还。这是燕王朱棣起兵以来遭遇的第一次大败。随后,建文帝改命盛庸代替李景隆,主持与燕军的作战。同年十二月,盛庸率军与燕军大战于东昌(今山东聊城),燕军再次大败,主将张玉也不幸战死。

两次大败,燕军损兵折将,兵源短缺,粮草不济,前期大胜得来的优势和军心消耗殆尽,两军对战陷入胶着之中。明眼人不难看出,朱棣已经离失败不远了。燕军也不得不停下进攻的步伐,转过头来休养生息。

返回北平的朱棣痛定思痛,决定吸取教训,缓缓图之。可此时,谋士姚广孝的话却让他大吃一惊。也正是这番话,奠定了他胜利的基础。

二、破釜沉舟,放手一搏

回到北平后,在一次狩猎的过程中,军师姚广孝问朱棣如何打算。此时的朱棣已没了当初的志得意满,他苦笑着说道:“我欲先平了黄河以北,再图谋长江以北,最后再渡江取金陵,如此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再犯之前贪功冒进之错了”。

听完这话的姚广孝哈哈大笑,说道:“按照你这般打法,十年也打不完,还说什么登基称帝”。随后,他又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若是以我之见,不如擒贼先擒王,出一支奇兵直捣黄龙取金陵,若成功则天下其他地方不攻自破”。

夜里,朱棣辗转反侧睡不着。战事胶着让人心烦,但谋士的话才是真正让他夜不能寐的原因。他在心里细细盘算,起兵谋反本就是天下大不为之事,自己冒着极大的风险和朝廷作战,以一地之力对抗全国之力,已然难以支撑,如若再打上十年八年,自己拿什么供养军队?思及此,朱棣心中已有了答案,反正本身就在赌,不如赌次大的。

次日,朱棣早早起来,亲自出门寻得姚广孝,想找他问个明白。姚广孝像是算好了一样,气定神闲地坐在家中等朱棣前来。

“计划如此冒险,敢问大师有几分把握”。朱棣进门还未坐下,便急不可耐地问道。

“不知道”。姚广孝毫不留情地说道:“我只知道这天底下无论做什么事情,哪怕计划地再周密细致,也没有十成的把握”。听完此话的朱棣,沉默不语。

良久,朱棣下定决心道:“大师说得不错,这天下没有绝对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不如破釜沉舟,说不定反而会有奇效”。

“正是如此”。姚广孝也忽然笑道:“其实我刚才就是在试探殿下是否有破釜沉舟的坚定决心,现在看到殿下能有如此决心,就够了。殿下听到这个计划都如此吃惊,那朝廷也料想不到此种情形,如此一来,直捣黄龙取金陵就能有七八成把握了”。

听完此话的朱棣也舒展开了眉头,虽然心中还存有疑虑,可当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放手一搏。他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这放手一搏,换来了他日后的千秋伟业。

三、背水一战,突袭金陵

确定好策略后,朱棣就召集心腹,同姚广孝一起制定详细计划,商议细节。

按照他们的设想,如今河北一地尽归朱棣掌握,在自己家的地盘上率领大军从北平秘密行军到河北最南部不被朝廷发觉不算什么难事,而到了河北最南部后距离南京最近的直线距离只有一千里路程,以骑兵的速度最多不过两日时间。而且,自从朝廷数次北伐后实力大减,为防止兵力分散被各个击破,因此朝廷把兵将全部集中起来,在每个地区只在几个大的城池驻有重兵,燕军骑兵只要找准空挡穿插而过,他们定然来不及阻挡。制定完计划,众将都觉得可行。姚广孝表示,朱棣率领骑兵也不用担心背后受到袭击,因为他会率领一部分将士牵制住朝廷军队。

随后,朱棣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奔袭计划做准备。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清明前夕,朱棣已经秘密准备好了一切,然后亲自率领六万精锐骑兵出发奔袭金陵。

一切都如他们计划的那样,沿途秘密行军,没有受到任何阻拦,朝廷也毫无察觉。一直到到离金陵城500里的地方,才与小股骑兵相遇,不过朱棣知道自己的任务,没有恋战,带领骑兵快速赶向金陵。只用了一夜时间,朱棣率领的骑兵便已到达了长江北岸的浦子口,正好与金陵城隔江相望。

在朝廷和建文帝朱允炆刚刚收到消息的时候,朱棣已经截获了长江上运粮的船只,并迅速将将士转运过长江。当建文帝发出围堵命令的时候,朱棣的六万大军已经全部渡过长江,剑指金陵城了。

建文帝火速派人和谈,表示愿意与朱棣划黄河而分治南北。不过,已经看到胜利曙光的朱棣哪会就此罢手。他先是假意答应,然后趁着朝廷放松之际调兵遣将,把金陵城围的水桶一般。

燕军已经是背水一战,所以上下齐心、连战连捷,朝廷军队则是节节败退,原本只有北面受敌,经过三四天的激战却又连失东西两面,燕军呈三面包围之势。双方在金陵城外展开殊死决斗,伤亡惨重。朝廷所期待的勤王大军也迟迟没有出现,因为长江以北山东、河南等地的驻军已经被姚广孝所率领的燕军留守部队给牢牢缠住,无暇救援京师。随着朱棣次子朱高煦带领援军加入围城战役,接下来的战斗就简单多了,朝廷军队被消灭殆尽。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进驻金陵城,第二日就扫平了城内所有负隅顽抗的残敌,重兵包围了皇宫。就在朱棣意气风发地准备闯入皇宫时,发现宫内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原来是自知大势已去的朱允炆,举火自焚了。

随着建文帝的身死,战争到这就结束了。朱棣很快就接管皇宫,登基称帝了

四、结尾

无论从哪方面看,朱棣的这番操作都是神来之笔,瞬间盘活了自己的败局,并且毕其功于一役,可谓是一战定乾坤,一战得天下。靖难之役历时几年,双方互有胜负,如果按照常规打法,双方存亡还未可知。姚广孝提出的这个计谋,出人意料,朱棣完美执行了这个计策,打得朝廷不知所措,可以说是中国战争史上绝佳的一笔。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您若有新的想法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北平   金陵   燕王   谋士   破釜沉舟   长江   大惊失色   军师   朝廷   骑兵   事后   军队   大师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