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抗美援老战争纪实连载(36)打下美机,也付出惨烈牺牲


作者陈长清

1966年毕业于空军防空学院,任职空军高炮15师,参加2年抗美援老(老挝)防空作战。1974年转业到北京邮电大学,历任电信工程系副主任、教育处长、系党委书记、网络教育学院副院长。

2002年退休后完成这部亲历战争纪实小说。

我站在指挥员掩体,对大家说:“这次战斗击落敌机两架,大桥和阵地安全无恙。现在检查器材,准备再战。”

扬声器,传来苏团长声音:“这一仗,打地好,击落敌机两架,桥梁与阵地安全。一连阵地 砸下了千磅定时炸弹,全连沉着冷静,在狭小的阵地里,四十分钟内全部撤出,创造了最高记录,我要向上级请功。注意敌人会来进行报复,我们阵地已经暴露,各连分批转入预备阵地,做好战斗准备。”

“三连明白”“二连明白”“六连明白”。

这时,我拿起电话:“亲家,李连长,真有你的,了不起呀,连队全部撤出来了,你站在定时炸弹旁边,是个啥滋味呀。”

李连长拖着疲惫的声音:“奶奶的,你小子幸灾乐祸,你他妈来试试就知道了,那三十分钟,像他妈的过了三十年,可不是人过的。怎么!你想来尝尝。”

“哎呀!我听着就紧张,你就是活着的董存瑞,黄继光。那些牵引车司机,也都是英雄。你能熬过那三十分钟,世界上再没有能难倒你的事了。”

李连长:“亲家;什么英雄不英雄,我从来就没想过,大难不死就万幸。要不是为连队这帮兄弟,谁也不愿意熬那三十分钟,下次再有机会,我让给你小子来,叫你尝尝,给炸弹亲热是啥滋味。”

“有你做榜样,我也会毫不含糊。”我非常敬佩一连长。

按照命令,部队连夜转移,车拉人推,搬运物资,天蒙蒙亮,新阵地 就完成了战前准备。后勤补充了炮弹物资,连队 迅速 形成 了战斗力。

阵地正在伪装。谢副连长走过来:“连长,已经早上七点了,折腾了一夜,部队太累了,炊事班已做好饭。”

“先叫雷达手和测距手吃饭休息,都一夜了,疲劳会减弱视力,影响搜补目标,那问题就严重。其他人员没有做好战备的,不能开饭。”

“是!”

连队联网检测,规正水平。很快完成了战斗准备。疲劳的战士们,满身泥土,横七竖八地坐卧在炮位上,半醒半睡。

警报响起,全体立即进入跑位。

图版上,标出四架敌机,诡异地做蛇形飞行。

气象条件良好,狡猾的敌机从阳光方向进入,高倍望远镜,迎太阳光观察,会烧坏眼睛,这是敌机老战术。

我判断前一架是敌主攻机。

临空指挥所:“两批敌机直行临近,各连捕到目标,注意判断。集中火力射击第一架主攻机。”

“目标捕到,距离三万。”雷达班侯班长报告。

不一会,雷达紧急呼叫:“距离两万,百舌鸟,百舌鸟导弹。”

我下达口令;“关闭高压。放弃第一架,转移瞄准第二批。”

只见一颗导弹向阵地袭来,在前方300多米处爆炸。

我心里一惊,那是二连阵地。

这时,敌主攻机,佯动机,偷袭机,拉开了批次。

侦察员上报:“二号方向敌机!”

“雷达捕到目标。”

我举起指挥旗命令:“联动,雷达诸元。”

敌机由蛇形转入直线下滑,这是敌机瞄准攻击的动作。

“距离七千五!”

我按下电钮,弹群直朴天空。敌机慌乱投弹,拉高返航。一颗子母弹空爆,释放 出 几百颗杀伤弹,均匀地散落在山坡上,平均16平米一枚炸弹,在森林延时爆炸。敌机爬高离远。战斗结束,此次战斗又击落敌机1架,击伤一架。

口令:“各班矫正火炮,补充弹药。”

我看着前方一片烟雾;“二连怎样了?”我急忙问道。

指导员:“爆炸烟雾很浓,看不清,二连好像是受到两次攻击。我去二连看一下。”

“还是我去吧。”我把指挥旗交给副连长。

指导员说:“徐排长,你跟连长一起去。”“是!”

徐排长和我跑到二连阵地,一颗炸断的大树横在路口,雷达被导弹击毁。进入阵地,只见一门火炮侧翻,指挥仪严重受损,测手全部倒在地上。

连长负伤 倒在地上,还紧紧握着指挥旗,副指导员,黑蛋 ,一只手捂住伤口,“老陈,快!帮助救护伤员,抢救伤员。”

连指导员轻伤,在阵地指挥抢救。

一个战士膝盖被炸,跪在地上,双手举着测距机,注视天空。

阵地上,一个炮手肚子被炸开,用手把肠子塞回,仍警惕地坐在跑位上,口中不断念叨着“打倒美帝国主义,打倒....”。

一个战士 腿部受伤,忍住巨痛,爬行着,把自己的急救包送给战友。

气管受伤的战士,呼吸困难,满脖颈的血泡,已无法抢救,战友们只好给他垫上被子,让他在上面翻滚。他无助的看着我们,他比划着,乞求的看着我,希望能开枪…。可谁能忍心? 我们看着他,欲哭无泪。

连队失掉了战斗力。硝烟未散,满地弹片,血迹,脑浆,被炸飞的手、脚。树上挂着肠子。牺牲战友面目全非。我看到冯新生,倒在指挥位置,双腿断成三节。

我急忙跑过去:“冯新生!新生!”我大声呼唤,他渐渐地睁开眼,喃喃地说:“快,不要管我,快去抢救伤员!”

“冯新生,挺住,挺住,我给你包扎。”

冯新生声音细微:“我,我.....,救伤员要紧......。”

“冯新生,新生,挺住啊,挺住!想想你爹妈,在……”

冯新生微弱的声音:“告诉我爸妈,我想念他们.......我想念他们......。”

细微的声音停止了,他倒在我身上,永远闭上了眼睛。他是我的同学,是独生子....。

“新生!新生!”我痛心地呼唤。呼声在森林中回响,在山川大地环绕。

工程部队急忙赶上来,紧急施救,包扎,输血.....。拿出自己的铺板来运送伤员。



注:战场上 (黄观虎 作品)


野战医院 姗姗来迟。

我一肚子火气。气愤的一旁骂道;“他妈的,打扮好才上轿呐,是抢救?还是打扫战场。”

我看到穆医生跑上阵地,喊道:“穆小玉,玉儿,快来,来呀,冯新生在这里。”

穆医生立即跑过来,扶起冯新生:“新生,新生,我来了,我是玉儿,我是玉儿呀。”

穆医生 边呼叫边包扎;“你咋不来找我呀,我一直在等你,我在等着你呀......。”她摸摸冯新生,发现他心脏已经停止跳动,穆小玉把冯新生紧紧地抱着。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


《异域烽火》为长篇连载,请继续关注下篇并转发,让更多人记住这一场不该被忘却的战争,谢谢。

连载因作者陈长清同志休假停止了一段时间。今天国庆之际,开始恢复连载,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英雄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百舌鸟   敌机   连队   指导员   伤员   连长   惨烈   阵地   纪实   新生   牺牲   声音   目标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