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大放异彩的贺龙,在解放战争后期,为何去了后勤?

在开国十大元帅中有这样一位元帅他出身草野一身正气,毛主席评价他“一只烟斗定胜负”“两把菜刀闹革命”,颇具传奇色彩,他就是热血英雄贺龙。

说到这里脑海不禁浮现出影视剧中贺帅口叼烟斗,指挥若定的模样。然而,不少人认为,贺帅在抗日战争中功不可没,但在解放战争中却不见了踪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让我们走进历史的烟云一探究竟。

英雄起于草莽,贺龙有深厚的阶级基础。

1896年贺龙出生在贫寒的一户农家,他的生父因无力供养而将其过继给他的叔父。在叔父家勉强读了几年私塾,便只得辍学,在此期间贺龙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辈们一样下田务过农,到了十来岁时又因为生计所迫当过骡马客,至今贺龙的故居还保留着他当年使用过的马鞍、马鞭和斗笠。

再后来年岁见长还同人结伴运盐.....摸打滚打的生活,让贺龙饱尝了身处社会底层的艰辛。老百姓受的苦他都受过,老百姓遭的罪他都遭过,可是同一般老实巴交的老百姓不一样的是,贺龙敢于反抗,不甘于自己被压迫的命运,不甘于同胞们被压迫的命运,只等待一个机会揭竿而起。深厚的阶级情感,对祖国和通报命运的挂怀,为贺龙的戎马一生烙下了底色。

“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

彼年贺龙只有十八岁。孙中山于1913年3月27日组建中国革命党,立志挽救昏魄的中华于水火。一峦挺秀群山竞赴,1914年贺龙知晓彼时,立即投身于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之中。

当时是革命党中的陈图南同志,招募有志之士,了解到有一个叫贺云卿的年轻人在乡里甚有声望,于是在1914年秋天躬身拜访,志同道合的两人一见如故 。陈图南在了解了贺龙的波折经历并深受辛亥革命有意加入后,激动地向其介绍“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的革命理念。

这一切都是贺龙内心所渴望的,于是义无反顾地写下入党誓词,按手印加入了中华革命党,这也成为贺龙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其中在1916年为了配合蔡锷反袁救国的义举,他手持两把菜刀展开夜袭,生擒税务官李佩卿,并于不久后在洪家关召开“桑植讨袁民军大会”被推举为总指挥,在本年4月16日在湖南人民反袁大会上誓师被推举为湖南护国军总司令。

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也因为战功显赫被孙中山提拔为中将,贺龙感念其知遇之恩在孙中山是时候带孝一年有余。遗憾的是革命党并没有彻底完成救国救民的宏愿。但是这段经历为贺龙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人生埋下了最初的火种。

贺龙,一个将南昌起义的旗帜插到鼓楼上去的军人。说起南昌起义无人不晓,这场伟大的战斗不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更是拉开了国共二十多年对垒的序幕。对史学不甚了解的人可能对南昌起义心中有一个谜团,那就是贺龙在南昌起义中担任总指挥,但在当时身份却并不是中国共产党。

那么贺龙是怎样取得共产党的信任,参与到南昌起义中,并起到夯定乾坤的作用的呢?

在1927年6月贺龙当时担任的是国民党二十军军长,身居要职令人称羡。然而当时的中国却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共产党人惨遭屠戮。贺龙不忍看中华儿女同室操戈,有心为正义一战为此结识了不少中共机要人物。

同年7月慧眼识珠的周总理在周逸群的引荐下与贺龙首晤,会谈中,周总理全盘分析了国共当时的形势,也悉心听取了贺龙的建议。周总理言“疾风知劲草,我们对你是很是钦佩的”诚挚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贺龙的信任,并于7月26日南昌起义前夕与贺龙再次密谈以前委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贺龙带兵多年向来与士卒同衣食分苦劳,在军中一呼百应,起义的庄严决定得到二十军的全力支持。

历时四个小时的激战后成功将旗帜插到了鼓楼上去,在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也更加坚定了贺龙要与共产党一道干一番大业的决心。

铁心跟党走,贺龙的数十次入党申请书。其实早在南昌起义之前贺龙便提出过想要入党的申请,但是遭到了别有用心的人全力阻拦,理由是贺龙出身土匪野性难除,无法保证自身的纪律性,难以保证对党的忠诚。

这个别有用心的人正是张国焘,在此后的政治生涯中也多次恶意中伤贺龙。然而这些困难从来都没有动摇贺龙立志成为一名共产党的决心,他专程找到周逸群真诚地说:“我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请你介绍我加入吧!”

不仅如此,贺龙还介绍他麾下的心腹一起加入。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贺龙的旧部顺利入了党却独独把贺龙拉下了。原来当时中共中央有一条规定,不准吸收国军高级军官入党。服从命令,遵规守纪是党员的无条件要做到的。周逸群虽有心举荐贺龙却不能违反规定,只能鼓励他说,共产党是不关门的,只要够条件,时机一到,一定会有人找你的。

日久见人心,贺龙的赤诚感动了大家,经受住了党组织的考验。终于由周逸群、谭平山共同举荐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贺龙入党宣誓仪式上周总理表达了对贺龙的高度认可直言“组织上对贺龙很了解,贺龙同志由一个贫苦的农民经过斗争,成为国民党军第二十军军长很不容易。多年来,贺龙同志积极追求真理,是经过考验的,是信得过的。”贺龙也从未辜负总理的期许,为了革命事业甘洒热血蹈死不悔。

贺龙在抗日功勋簿上不可磨灭的战绩。

1937年卢沟桥一声炮响,打破了天津人民原有生活的宁静。当时日本的野心是攻占整个东北,把靶头指向了山西,国难当头国共两党决心合作。经过全盘分析发现太原是山西的心脏而忻口是太原的天然保护屏障,守住了忻口就打破了日本的如意算盘。

国民党军与日寇在正面战场相搏,共产党军展开游击战,多次攻其不备偷袭日军。国共合作成效显著,在这个过程中贺龙率军英勇杀敌打赢了太原保卫战,后续还建立了晋北抗日根据地。贺龙凭借在军中的威望于次年荣升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与敌寇展开四轮殊死较量,其中贺龙更是凭借自己的智谋在河间齐会战中大获全胜。

节节败北的日军狗急跳墙竟然想到用毒气这样无底线的手段。作为总指挥的贺龙也不幸吸入了毒气,一时之间队伍中人心惶惶,生怕贺龙挺不住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但是贺龙是铁一般的汉子怎么会轻易倒下去呢?他凭借着超拔的意志咬紧牙关,镇定自若的给全军上下吃了一颗定心丸。

杰出的将领是全军的精神旗帜,贺龙不屈的品质感染着每一位士兵,军心空前凝聚,所向披靡。贺龙有着敏锐的军事洞察力,在陈庄战斗中日军发动偷袭意图歼灭我八路军,击溃我抗日根据地。贺龙识破日军的阴谋精准部署,以少量兵马佯装败退,再将敌人引入瓮中后一举歼灭,给予日军沉重打击。贺龙在抗日中的战绩不胜枚举,面对日军多次对晋的进攻,贺龙以丰富的斗争经验、卓越的军事智慧、过人的胆识一次次粉碎了日军占领晋西北的美梦。峥嵘抗日十四载,悠悠岁月可回头,山河无恙锦绣大地勿忘贺龙。

贺龙在解放战争中不得不说的故事

倘若说贺龙在抗日战争中没有突出的战绩,那是对这位赤胆忠心之士的误解。且不说贺龙曾经鼎力相助,与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部队一起取得了绥远战役和晋北战役的胜利,在解放全中国的道路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贺龙因着对晋区特殊的感情,选择为晋中老百姓打一片天地,他以身作则带领晋绥部队的主要力量班师北上,一次次浴血奋战让晋中广大的人民迎来解放。这里的老乡在贺帅的带领下翻身做主过上了好日子。

贺龙坚守抗战一线一直到1940年,直到自己深受毒气损伤身体再也扛不住了才退居二线,远离枪林弹雨的战场,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本以为击垮日寇中国人民就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蒋介石别有用心妄图吞并整个抗日的成果,在暗中部署发动内战。

贺龙是蒋介石的老部下,自然对他的心思摸得透彻。于是婉拒了毛主席邀请他参与重庆谈判的美意,毅然带兵深入晋绥打几场漂亮仗,成功解放了神池、静乐等地区,打赢水文城等战役,这几场漂亮仗都成了重庆谈判桌上掷地有声的筹码。

蒋介石因此对共产党的武装心有忌惮,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敢展开大规模的进攻。这些都是在摸透蒋介石的脾性后苦心经营的成果,而这几场战役过后,贺龙后期参与的战斗越来越少,这也是后人心中不解的谜团。

战场从来不只是脚下的土地,更是一个真正的军人内心神圣的殿堂。兵家有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保证了粮食、枪械、军饷这些物资供给前方的军人才能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战斗。

经过解放战争初期的几场婕战后,贺龙有心再接再厉继续奔赴一线。但是综合考虑到贺帅半身戎马身有旧伤,身体条件不能再承受一线的辛劳,再加上贺龙曾有成功的经营后方的经验,其中开垦南泥湾这样的卓著成果,成为武将一手抗锄,一手扛枪的美谈。

贺龙从事生产的能力在长征时期也充分显露出来了,当时贺龙带领大家过草地,在人困马乏的艰难境地,贺龙带领队伍挖野菜、扒树皮、啃草根、上山打猎、下河摸鱼......把能想的办法想尽了,迎来长征的最终胜利。

有了这些珠玉在前的成绩,在想到解决战争中后勤供应问题时,毛泽东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贺龙,随即说到:“贺老总啊,不要小看后方。打仗没有一个好的后方是不行的!贺老总你看怎么样?有什么办法?”贺龙深知毛主席的苦心,就爽快地接下了这个重担。在此后解放战争的数年时间里,贺龙一头心思管后方,召集近一万名工人搞生产,开设十数所军工厂,生产的枪支弹药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贺龙弃暗投明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蒋介石就悬赏三百万大洋要贺龙的人头,但贺龙料事如神,从来没让虎视耽耽的敌人得逞。一直到解放战争中后期,组织为贺龙的人身安全着想,安排贺龙经营后方,也是深思熟虑后的结婚。是啊,任谁能想到,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战神会藏起长枪抗起锄呢?由此可知在解放战争的烽烟中,贺龙一直都在,一直都在为浴血杀敌的勇士们做最有力的后勤保障。

青山埋忠骨,绿水祭永思。贺龙的一生是赤城为民山河可鉴的一生,他穷其一生都在为崇高的信仰而战斗,是共产党永远高扬的旗帜,赓续不息的血脉。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艰苦谋生到三民主义;从国民党军官到武昌起义总指挥;从递交的一封封入党申请书到打的一场场胜仗,再到生产的一批批枪支弹药......贺龙此生初心不改,永远跟党走。时光不语,青史留痕,他见证了英雄的情怀。青山不改,英雄长眠,数风流人物且看贺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解放战争   南昌起义   逸群   中国共产党   革命党   大放异彩   总指挥   日军   蒋介石   国民党   后勤   共产党   后期   贺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