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为毛主席做饭22年,从来不放一滴酱油,为何饭后必须销毁菜单

他是毛主席家中的主厨,在为毛主席做饭的22年里,饭菜里从没放过一滴酱油,并且每次做完饭后都会将菜单销毁。

那么,此人到底是谁?为何给毛主席做饭不放酱油,又为何在做饭后将菜单销毁呢?

素材来源于网络

1954年,毛主席在乘坐专列出巡时,由于和工作人员讨论工作,聊着聊着就忘了时间,直到有人喊道:主席该吃饭了。听到这句话,毛主席才意识到早已过了饭点儿。于是,毛主席热情地招呼工作人员留下来一起吃饭。

可是此时列车上只有一个厨师,一下子要做这么多人的饭,根本忙不过来。随即,这名厨师就向铁路上的领导反映情况,希望可以派一个人过来帮忙。接到消息后,领导也非常重视,经过慎重考虑后,立马叫来了程汝明前去厨房进行支援。当程汝明得知是给毛主席做饭时,心情十分激动。也正是这次机会,让毛主席见识到了程汝明的厨艺,从此之后,他便跟随在毛主席身边做了22年的饭,成为了毛主席最喜欢的厨师。

素材来源于网络

程汝明出生于山东省一个农村家庭,自幼家庭条件十分艰苦,家中除他以外还有六个孩子。为了维持生计,他的父母每天早出晚归打工赚钱。但是光凭父母两人的劳动力也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一直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年仅九岁的程汝明就跟着父母下田干活,可即便如此,家中年幼的妹妹还是被活活饿死了。这件事给陈汝明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也让他明白了食物对人们的重要性

从那时起,程汝明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做一名厨师。于是,刚满13岁的程汝明就离开山东老家,跟随着同乡外出闯荡,在天津一家饭店中当起了学徒。程汝明在学徒期间十分刻苦,为了研究菜系和掌握火候,程汝明经常熬夜到很晚才睡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22岁时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厨师。

素材来源于网络

1952年,成名后的程汝明经人介绍来到北京,进入到铁路专用运输处工作。恰巧那一年亚太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举行,当时的负责人知道程汝明的厨艺,特意将他安排到了外宾乘坐的车厢做主厨。在会议期间,程汝明做出的西餐深受外宾的喜欢,也正是这个机会,让他成为了外宾列车的厨师长,这一做就是两年的西餐。

直到1954年5月,程汝明突然被叫到保密室,也就是重要首长专列。正是这次谈话,直接奠定了程汝明与毛主席的结缘。

第一次和毛主席见面时,程汝明表现得十分紧张,全程不敢抬头看,直到毛主席笑着过来和他说话时,他才慢慢地放松下来。当时,程汝明的内心一直在想,毛主席为什么会选中他呢?

素材来源于网络

原来,那段时间毛主席经常外出巡视,而且不管办公还是休息都习惯在列车上。由于前来与毛主席讨论工作的人员众多,并且每次都会进行细致研究和分析,当会议结束后,早已过了饭点的时间,毛主席便会热情地将工作人员留下来一起吃饭。这样一来,列车上的厨师就忙不过来了,于是就把程汝明调过来帮忙。

陈汝明第一次为毛主席做饭就闹出了笑话,他并不知道毛主席喜欢吃什么,担心自己做的饭不合主席的胃口,于是反复询问工作人员。正是他这样紧张的神情,惹得在场人员笑个不停。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程汝明对待毛主席饮食问题十分重视。

在1956年6月,列车上发生了一件令人十分难忘的事情。列车到达长沙时,毛主席派人打捞了一条武昌鱼。然而,程汝明正准备做这道菜时,突然接到了上级的通知,列车要开往武汉,于是程汝明就将准备好的食材收了起来。到了武汉以后,程汝明才开始为毛主席烧制武昌鱼。毛主席吃完后觉得十分美味,随手写下了“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每次提到这件事,程汝明都会自豪地向周围人说,毛主席那次所吃的武昌鱼是我做的。

素材来源于网络

出巡结束后,毛主席乘坐列车返回北京。下车时,毛主席希望程汝明能够与自己随行,成为家中的厨师。程汝明进入主席家中后,心情激动万分,他居然能与毛主席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负责主席的饭菜。程汝明每顿饭都做得非常认真

在为毛主席做饭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程汝明印象非常深刻。有一次,程汝明为毛主席做了主席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端到主席面前,没想到主席只吃了一口之后就不吃了。当时的程汝明深深自责起来,一度怀疑自己做的红烧肉不合毛主席的胃口。而毛主席也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向陈汝明解释道,小陈啊,不是你做的红烧肉不好吃,只是因为我不喜欢吃酱油。程汝明听后更纳闷了,毛主席为何不喜欢吃酱油呢?

素材来源于网络

经过四方打听后得知,原来在主席小的时候,家里卖过酱油,并且还是自己酿造的那种,但当时由于条件有限,酿造酱油都是通过自然发酵而成,很多东西不是人为能控制了的。小时候的毛主席在玩耍的时候,无意间发现酱油缸中有许多小白点,走近时才发现那些小白点竟然是小虫子,这让年幼的主席内心留下了阴影,自那以后就再也不愿吃酱油。

了解完背后的缘由后,程汝明就开始对红烧肉进行仔细研究,要知道酱油可是红烧肉的灵魂,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程汝明选择用糖和盐进行调色,终于做出了不加酱油的红烧肉。毛主席品尝后也是赞不绝口,每次做这道红烧肉的时候,主席都吃得一块肉也不剩。

素材来源于网络

他为毛主席做饭22年,为何每次饭后都将菜单毁掉呢?

196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许多民众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吃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决定与人民共患难,告诉程汝明饭桌上不准有肉,等全国人民都能吃上肉了以后,自己再吃肉。就连这一年的春节,主席也是一切从简,除了两道青菜,其余的都是中午没吃完的剩菜。

程汝明为了主席的健康着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将猪肉熬成油,和葱花拌在一起做成葱油饼。刚开始主席并没有发现,并且还夸赞他的厨艺越来越厉害了。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没过几天就被主席发现了,程汝明也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并要求他以后不许再做葱油饼了。

素材来源于网络

其实陈汝明深知毛主席不想吃肉是为了省钱,于是就开始研究用最少的钱做出最美味的饭菜。毛主席喜欢吃辣椒,那就从辣椒下手,终于经过苦心研究,做出了烤辣椒这道菜。毛主席也很喜欢这道菜,一根接着一根吃了起来。

在程汝明为毛主席做饭的22年里,每一次做完饭都将菜单销毁,这是为什么呢?这正是上级特别嘱咐的,别看这张小小的菜单不起眼,一旦落入心怀不轨的人手里,将会带来很严重的影响,如果他们掌握了毛主席的饮食习惯和规律,就会从中判断主席的身体状况。所以,程汝明每次做完饭后,都会亲自将菜单毁掉,不给敌人留可乘之机。

1961年的时候,毛主席身边的人进行了一次大变动,从警卫员到秘书、厨师都换了一遍,唯独把程汝明留了下来,继续为主席掌勺,这也让他更加珍惜给主席做饭的机会。每次等主席吃完饭后,程汝明总会问上一句,今天的饭菜如何?时间久了,就了解毛主席的所有饮食习惯,于是不断地改进更新,一直担任着毛主席御用厨师的职位。

素材来源于网络

由于程汝明的职位比较特殊,需要对外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的身份,就连他的家人也只知道他在中南海工作,具体做什么并不是很清楚。一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程汝明的身份才逐渐被大众所知晓。

作为国宝级烹饪大师,在一次采访时被人问道您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什么?程汝明丝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最大的成就就是为毛主席做了一辈子的饭。

素材来源于网络

程汝明在2002年获得了北京烹饪协会授予的国宝级烹饪大师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9

标签:葱油饼   酱油   菜单   武昌鱼   都会   红烧肉   厨师   饭后   素材   主席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