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篙松劲退千寻

今早收到大艺副院长的信息,说你这种勤奋和坚持真令人佩服。我说,不敢松劲,一松下来就完了。她说:“这是一股劲,一定坚持,千万别放松。”我对她的鼓励和肯定很是感激。

类似这样的信息还有很多。我觉得自己的文章,能给人以收益,一方面有价值感;一方面也有愉悦感,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快乐。

中学时学过《曹刿论战》,它为后世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见。对此曹刿做了这样的解释“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枯竭了。”打仗是如此,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什么叫虎头蛇尾,什么叫““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都是说的坚持难,坚持到底更难。

今天早晨去海边走路,看到海边健身的人,不像往常人员众多,而是寥寥无几。什么原因呢?天气骤冷,很多人不适应,便不再出来了。这说明平常日子健身容易,天气冷、下雨下雪的时候出来的人就少了。这使我想起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什么意思呢?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这段话说得很深刻。一个人要发现奇异的风光,就不能和常人一样,只选择平坦而又近的地方,而要敢于涉险。这就需要有志向有毅力,还要不盲从,不懈怠,不迷惑,最重要的是不怕别人讥笑,这一点也很难做到。智叟不是讥笑愚公太傻了吗?以己之力能搬动两所大山不是太可笑了吗?愚公不为所动,据理力争,终于让智叟无话可说,同时也感动了上帝,把两座大山搬走了。

当然要把好心人的劝告和冷嘲热讽区别开来。别人善意提出的好的意见和建议,还是要听取的,他们是为了让你把事情做得更好。

本文要结束时,我想起了董必武的的诗《题赠送中学生》,其中有这样两句:“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意思是说,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要用力撑篙。稍微一松劲,就会后退很远的距离。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康德说过:“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

2022年10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董必武   奇伟   愚公   列子   懈怠   志气   平坦   悔恨   勇气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