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让军区司令对调,只有八个军区执行,另外三个军区不动

1973年,中央的一次全会上,毛主席提出:“现在有些军区司令员在一个岗位上呆得时间太久了,对自己管辖区有些松懈了,有些油了。有些军区还出现了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这样不好。建议各个军区的司令员调换一下。”

毛主席的这个建议,得到了许多中央领导和老帅的支持。

但是,还是有一些反对的声音,有些人认为,这样一调动,是不是会有一段不稳定的时期,影响备战打仗的任务?

为此,毛主席鼓励大家说:“过去战争年代,干部经常调来调去,我们党、政、军、民有这样的传统,八届十中全会决定,要交流干部嘛!有计划、有步骤地交流各级党政的主要干部。共产党员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东能西,一切行动听指挥,调动一下有好处,也是加强集体领导,反对山头主义,保证党的绝对领导的重要一环。军队要统一,要整顿,要加强。”

大家的思想得到统一后,各大军区司令开始对调,中央军委还专门下达命令,明确要求换到新岗位的司令员,随行人员不得超过10人,10天之内必须到位。

这一次调整,可以说是毛主席高明治军策略的一次重要体现,邓小平就曾评价说:“这次军区高级将领调整,充分体现出了毛主席领导军队的能力,不允许任何军队以及任何干部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当时,全国设有十一个大军区,分别是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武汉军区、福州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实际上,这次对调的只有八个军区的司令,分别为:

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与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对调,

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与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对调,

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与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对调,

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与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对调。

另外还有三个军区司令员没有动,就是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

那么,为什么只有八个军区的司令对调,另外三个军区的司令没有动呢?这也是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的。

一方面,这三位军区司令上任的时间都不算长。

中央军委考虑让部分军区司令对调,就是因为这些人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太长了,有的甚至一干就是十几年,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调动一下有利于保持大家的活力。

而这三位军区司令,都是刚到任不久,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也就没必要调动。

先说成都军区司令秦基伟,在中央军委做出这个决定之前,秦基伟刚刚上任成都军区司令5个月,还不到半年。

再说新疆军区司令杨勇,之前他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1973年6月调任新疆军区司令,也刚刚过去半年时间。

还有昆明军区司令王必成,他的任职时间比较长一点,但是也不过才两年时间,跟那些动不动就十几年的人相比,还是个“新人”,所以也没必要动了。

另一方面,这三个人的任用也都有特殊的考虑。

首先是秦基伟,他是接任梁兴初的。1971年,梁兴初因为九一三事件受到了影响,中央在考虑接替他的人选的时候,也是充分考虑到了战功的问题,秦基伟也是在朝鲜战场上打出威名的,也是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因此,给他放到成都军区司令的位置上,中央是有特殊考虑的。

杨勇担任新疆军区司令,也是经过中央军委精挑细选的,新疆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防卫任务也非常繁重,考虑到杨勇的特点就是谨慎和大局意识强,所以,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也是让中央很放心的。

而王必成本来就在昆明军区当副司令,之前的军区司令是秦基伟,在秦基伟被调走后,昆明军区突然出了一件大事,就是主持工作的政委谭甫仁遇害了,周总理就命令正在养病的王必成回昆明主持大局。

所以,这三位军区司令都是有重要任务的,而且任职时间都不长,所以在这次军区司令对调中,就没有调动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兰州军区   沈阳军区   成都军区   军区   司令   中央军委   司令员   昆明   新疆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