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毛主席秘密吩咐周总理,为何要将重庆一个镇从地图上抹去?

1945年,一颗长三米,重4吨的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这是人类首次在实战中使用了杀伤力如此大的武器,爆炸时,有7万人直接“蒸发”死亡,还有几十万的人在这之后受到核辐射的影响,死的死,伤的伤。战争的代价却要如此多的普通百姓承担,让人无奈。

时间来到1965年10月,周总理的办公室响起了一串铃声,电话是毛主席打来的,接完电话之后,他却神色凝重了起来,随后,转身快步走到了毛主席的办公室。

经过严肃讨论后,毛主席决定将一个名叫白涛镇的地方从地图上抹去

白涛镇是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将它抹去?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不过别说现在了,即使是那个时候,很多人也不知道。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当初,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爆炸之后,全世界的人民都看到了核武器的威力。这对当时新中国来说,核武器的研制显然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后又是抗美援朝,中国又与美国交恶,毛主席更是感受到了军事发展的重要性,无奈伤痕累累的中国当时没有这么强的实力,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军事,都要依赖于苏联的帮助。然而,在1959年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又恶化,苏联撤回了他们的技术人员,连带着核武器研发的资料也被销毁或者带回,这对我国核项目的发展来说无疑灭顶之灾。

好在那些科研前辈们不负众望,在无人指点、物资匮乏的条件下,成功点燃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这一消息传到了西方国家中,同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们不再当中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开始有所忌惮了,从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对我国展开了限制,动不动就是“核武器警告”。

与此同时,中央领导人还意识到,光有核武器还不行,还要有对付核武器的办法,于是“816计划”就此诞生。

经过重重勘测和讨论,“816计划”的基地选在了重庆的白涛镇,为了防止苏美等国的侦察和间谍活动,毛主席又建议将这个项目转移地下,同时让所有的参与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白涛镇这个地方自然也要从地图上隐去。

1966年,816计划正式开始,第54师工程兵开始在这里挖山洞,用了八年时间,挖了一个最深地下400米,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地下山洞。随后,又一支部队赶来,连同当地招募来的民工,开始了铺路建基地的工作。慢慢地,已有6万人在这个地方生活,隐姓埋名,仿佛过着隐居的生活。

相较于外界,这里有一个完整的社区体系。参与工作的人员可以带着家人一起在这生活,里面有配套的小区、公园、学校、医院等,只要是生活上需要的,几乎是应有尽有。可是,正当基地的建设快要完成时,却被国家叫停了下来。

具体原因,实际上也很复杂。首先,上世纪80年代末正是苏美冷战快要结束的时期,这时的苏联已经丧失了与美国抗衡的实力,中苏关系渐渐缓和,对我国的威胁也小了很多。而当时美国总统里根下台后,留下了一堆国债和赤字,美国经历了一次短暂的经济危机。虽然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不长,却也促使美国将视野放在国内重振经济上面。再加上,彼时的西方国家民众反战情绪很强,谁也不想要再经历战争,纷纷呼吁冷战的结束。从这个大局势上来看,这个基地很长时间可能都用不上。

其次,这个基地的耗费巨大,停止项目的时候已经投入了十几亿元,再耗下去不见得是明智之举。那么,这钱花的值不值呢?作为一个防核基地,其效果据说是百万吨的核武器也难以彻底摧毁。另外,它的隐蔽性也极强,特殊的设计使得整个基地在空中无法被侦探到,从外部只能看到一个长长的烟囱,必要时这个烟囱还能放出烟雾,到那时,别说基地了,整座山都看不到。

第三个原因,80年代时我国的军事武器研发水平大幅度发展,研制出了很多新型武器,有东风战略导弹、59式主战坦克、反坦克导弹、各种各样的车载发射器和核潜艇,表明我国已经有了多姿态的打击方式,不用再害怕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中间,因此,这个计划只好终止。

虽然综合来看这是个好消息,但是,几万人倾注了十六年的心血才将这里的建筑和安防工程建好,一下子就毫无作用了,在接到通知的时候,这里的建筑项目已经完成了大约85%,眼看着成功近在咫尺却永远无法实现,这一刻,里面的工程人员肯定是崩溃的,又碍于保密协议,当时的他们无处诉说,只有那些残存下来的照片和少数人的回忆将这里的故事默默保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苏联   经济危机   核武器   烟囱   重庆   美国   秘密   我国   计划   基地   地方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