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乡村小火炉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对于老人而言,每年九月底到十月中旬的坝上县城最难熬,气温骤降,供暖期未至,吹不习惯空调,电暖气一点就上火,。他们只好套上棉裤棉袄,窝在阴冷的钢铁水泥丛林里,希冀古老的棉花能罩住自己所剩不多的火力。

在农村老家有房子的老人,这时候纷纷回村,比如我一直跟随堂哥生活的大娘,说什么也不在县城待着,兴高采烈回了自己在农村的家。自大伯去世后,大娘对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院子情感纠结,回来,睹物思人,不回来,无论是跟着儿子还是女儿,都觉着不是自己的家。虽近八十岁高龄,可大娘能做饭能洗衣,偶尔还能下地干活,在农村,能动弹的老人,都喜欢自己过日子,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着自己没老,活着有意思。

促使大娘回村更重要的原因是:家里能点火炉。

庄户人家的火炉,一般点两个。里屋一个连着炕,没烟囱,走火道;外屋一个接着烟囱,直筒、拐脖、再直筒,由门上面的烟洞通向院子,有讲究的人家怕滴烟油,在外面的直筒上安一个口朝天的“单拐”。里屋的火炉为了取暖,外屋的是为了做饭。其实在偏屋里也有一个,只不过无人居住不点,这间屋子便成了存放食物的凉房,一门之隔,把温暖和寒冷划分出两个世界。

我儿时的老家比现在冷,村里人点火炉的时间多集中在九月中旬。为了节省煤炭,村里人在十月底前,火炉不是整天着,早晚点一炉子,驱驱寒气而已。感觉那会的人身体也好,比较抗冻,亦或者,兜里没有钢镚声使得人们不得不抗冻。

老家村西头的圪洞附近产出胶泥,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人家,每年点起的火炉中必有一个是胶泥制成。穷困的生活让他们有一双巧手,泥炉子捏得与铁炉子别无二致,唯一的区别是泥炉子不能生猛火、大火,只能用煤面子和炭闷着,家里有个热乎气就好。

连着炕的炉子,炉盘干净。习惯劳动的老奶奶们,时不时用一块儿专门擦炉盘的抹布或者一把小扫帚清理一下,把个炉盘擦拭的黑油亮。这个炉子,也是人们烤制零食的地方。农村的零食是主食的“变种”,馒头片、麻饼、土豆、红薯啥的,围着炉盘的大圈放一溜,下面垫张挂历纸,白面朝上,没一会被炉子烤的泛出淡黄。在它上面的吃食,本已熟,炉火烤一烤,不过是让它们热一热,散出焦黄的色泽,看上去香甜些。

外间的炉子,除了做饭,整天都在闷着火。要不是怕冻了后墙,估计十有八九的人们不会点它。有了火炉,乡亲们喜欢用它熬菜,一口铝锅放在上面,慢慢炖着。锅里面土豆块儿、白菜、肉翻滚,出锅前放入粉条香菜,别提多香了。炖菜的肉是提前煮好的,在大灶上一煮一大盆,多汁水,盛出来放进凉房,什么时候吃用勺子挖两勺,即便没了肉,肉汤也不浪费。

到了年底时候,外地的子女亲戚回家过年。人们会在院子里,就是一出门的正对的墙角处再点一个火炉。我管它叫“骨头炉”,顾名思义,它的主要作用是煮骨头。什么羊蝎子猪排骨牛棒骨,只要你有相应大的锅,都在这里煮。骨头耐煮,一炖半天,四散的香气驱走了寒冷,惹得附近人家的猫狗趴在墙头闻香过瘾。

院子里的炉子还有个作用是燎毛。猪牛羊的头蹄有茸毛不干净,人们把炉钩子放入炉子烧得通红,拿出来一点点的燎毛,“滋滋”地声响过后,焦糊味出来,熏得小孩子远离此处。

自三十到初六,家里的火炉火力全开,平日里抠抠索索的人们不再计较烧了多少煤,用了多少柴,以至于平素需要穿着厚衣服的屋子里可以穿秋衣秋裤。好酒的男人们基本不下炕,吃肉啃骨头喝酒,睡觉喝茶看电视打牌,真真是懒懒散散地过上十几天。老家人把这段时间叫作“歇冬”,好似一年的辛苦劳累都能在此期间补充回来。

等过了初六,在外工作的人一走,院子里的火炉撤掉,外屋的火炉恢复到半死不活的状态。人们又开始盘算起煤的消耗,想望着自己省一省,把前些日子耗损的节约下来……

本想回村看看大娘,可惜无法成行。好在有电话能够视频,电话那头的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炉盘上烤着自己煮的五香瓜子,一杯热茶放在炕桌上,嗑得正痛快。炕上、地上的沙发里坐着留守村里的老人,已然没几户人家的老家,剩下的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围着火炉聊天。在暖暖的屋子里,他们可以放下冰凉,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从前,回忆着那些炉火通红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火炉   胶泥   外屋   块儿   大娘   炉子   村里   骨头   老家   乡村   散文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