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晚年病重,邓小平急电求见却遭拒绝,聂帅的理由令人泪目

举世闻名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屹立在祖国西北的苍茫戈壁滩上,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它是中国卫星发射基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发展历程。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之畔,六百多座墓地,庄严肃穆,整齐划一地排列在东风烈士陵园内。他们生前,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深入戈壁滩,去开拓祖国的航天事业。死后他们也都选择埋在这里,守望着航天事业,这份崇高的理想。

东风烈士陵园里的聂荣臻元帅墓

东风革命烈士陵园中央,长眠着一位开国元帅。他为祖国革命事业奋斗终生,主持筹建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中国航空科技奠基人。这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元帅,便是聂荣臻元帅。

他是中国十大元帅里,最后离开我们的一位,也是和平时期为国家事业奋斗时间最长的一位。聂荣臻元帅性格率直,为人坦坦荡荡,但晚年最后时光,为何会拒绝了并肩奋斗七十多年,眼中最亲近“老弟兄”的见面要求呢?。

一,热爱学习,异国他乡与邓小平初相识

1899年12月29日,聂荣臻元帅出生在四川平津县。聂荣臻元帅小的时候,他们家境不错。因此童年时期,他便能接触到当时一些世界知名的读物。聂帅青少年时期,常常痴迷于各种新思潮文学。广泛的阅读,开拓了聂荣臻元帅的眼见和思路。

少年时期,这种先进思潮伴随年龄增长,不断冲击着聂荣臻元帅的思想,而且从他内心深处,对新思潮产生了认同感。

著名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爆发后,聂荣臻元帅虽然身处四川,但在忧国忧民新思想的推动下,他奋不顾身的投入到爱国主义青年运动之中。在当地反动政府眼中,他是青年运动中的积极分子,于是便贴出布告,到处抓捕聂荣臻元帅。

这种情形下,他为了躲避反动政府的迫害,也为了去外面的世界学习救国之道。1919年,20岁的聂荣臻,果断离开家乡,登上了开往欧洲的邮轮,远渡重洋,留学法国。

欧洲留学时期的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元帅来到法国后,一边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一边寻找,探救国理念。接触马列思想后,他十分认同这种革命理念。

他认为共产主义思想,非常符合当时混乱的中国。随后他便开始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他想着有朝一日,学成归来,为国家民族去奋斗。

1920年,有一艘邮轮,从中国驶向法国,停靠在了马赛港口。这艘船上,有八十多位中国年轻人。他们心怀期待,从中国来到欧洲,学习先进的工业技术,以便日后返回祖国,建设落后的中国。聂荣臻作为前一年来到法国的留学生代表,参加了码头上的欢迎仪式。

站在欢迎仪式队伍中的聂荣臻元帅,看着眼前这群来自祖国的同胞,异常高兴。在群中,有一位个子很小,脸上充满稚嫩的同学,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便热情地上去跟这位同学打招呼。通过攀谈得知,这位矮个子同学只有16岁,来自四川,名叫邓希贤,也就是后来改名的邓小平。


聂荣臻元帅和欧洲留学时同学合影,左五,聂荣臻元帅

在远离故土万里之遥的法国,能遇到一个老乡,让聂荣臻倍感亲切,非常激动。而邓小平也同样十分开心。

随后的日子里,比邓小平早来欧洲一年,且年长五岁的聂荣臻,像哥哥一样照顾邓小平,帮他熟悉欧洲环境。他们二人在欧洲的那段时光,形影不离,亲如兄弟,并且私下里,邓小平亲切地叫聂荣臻为“老兄”。

法国那段时光,聂荣臻和邓小平,除了生活工作中相互帮助之外,在学习思想上也相互影响。1922年,由周恩来发起,在欧洲成立了旅欧少年共产党组织。

他俩作为积极分子,加入了这个共产党组织。往后的时光,他们二人在欧洲华人中,积极发展共产党的事业。那时候,他们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白天参加工厂劳动,利用晚上时间,忙碌共产党的事业。

共同奋斗的日子,他们二人关系更加亲密。鉴于他们二人在法国的突出表现,随后被党中央派往莫斯科,系统学习共产党理论。

欧洲那段时光,聂荣臻和邓小平,从初识到共同投身共产党的事业,他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邓小平口中那个亲切的称呼“老兄”,一叫便是一辈子,在邓小平心目中,聂荣臻永远是他事业及生活中,最信赖的“老兄”。

二,艰苦岁月,他“挪用”公共物质救邓小平

聂荣臻和邓小平在莫斯科学习时,由于国内斗争形势使然,他们先后返回国内,开展革命工作。1925年,聂荣臻回到国内,进入了黄埔军校,在周恩来领导下,开展政治教育工作。

转年后,邓小平也从莫斯科回到国内后,被派往上海,担任党委书记。至此,在欧洲相伴几年的两个年轻人,纷纷投入国内革命斗争当中。

前排左三,黄埔时期的聂荣臻元帅

黄埔时期,聂荣臻元帅担任政治教员,给黄埔学生们讲述革命理论,政治思想等等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伴随中国复杂的革命形式,聂荣臻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离开黄埔教员岗位后,在共产党革命队伍中,聂荣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深受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信赖。中央领导曾称赞他是军队中,最优秀的政工人才。

左二聂荣臻,做三邓小平,革命时期于众将领合影

1934年,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围剿下,工农红军被迫转移,开始了著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革命队伍“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当时不仅要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还得随时准备与围剿的国民党队伍进行作战。红一方面军,作为部队主力,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形下,为了加强红一方面军战士的思想建设,坚定他们的革命信念,党中央把担任党中央秘书长职务的邓小平,调到了红一军,去担任政治宣传部长。

而聂荣臻那时候,正是红一方面军的政委。聂荣臻和邓小平,分别几年后,在革命岁月最为困难困苦的时期,再次走到一起,并肩战斗。

这对年少时,在欧洲结识的革命伙伴,历经革命洗礼,俨然已经成为革命队伍里的中坚力量。他们用坚强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意志,率领红一方面军,几次阻击国民党部队的追击,并且凭借坚强的意志,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长征路上彼此相伴一路走来,战场上血与火的洗礼,聂荣臻和邓小平结下的革命友谊坚不可摧。


战争中的聂荣臻元帅

1936年,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与红二,红四方面军顺利会师,结束了战争史上,令人惊叹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初到陕北的红军队伍,面临着物资短缺的难题,粮食短缺尤为严重,很多时候,将士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但还得打起精神跟敌人作战。

面对这种困境,当时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等党中央领导果断决定,开展敌后大生产来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而对外的战略方针以防守拉拢为主。

当时负责围剿陕北根据地的国民党部队,主要以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为主。张学良内心不想跟共产党打仗,他想抗日,奈何蒋介石下达的命令,他也得服从。

但在围剿红军的战场上,张学良也只是做做样子,不真枪实弹地去打。党中央当时也觉察到张学良的心思,于是便暗中给他做思想工作,积极拉拢张学良。

张学良跟红军部队,在陕北形成了一种默契,双方基本不真打仗,只是偶尔做做样子,甚至张学良还时常暗中资助红军一些物资。

1936年冬天,邓小平患上了严重的风寒。他曾一度吃不下饭,这更加剧了他的病情恶化。甚至一度昏迷不醒,奄奄一息。这让党中央领导和众人非常难过,碍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众人也束手无策。

聂荣臻看着病床上憔悴的邓小平,心如刀绞,非常难过。当时正好张学良暗中给红军送来了几车物资,其中有罐头,饼干,以及灌装牛奶。

为了挽救邓小平的生命,聂荣臻也有点病急乱投医,他心想着,也许给邓小平吃些牛奶,病情能有所好转。于是便下达命令,把所有灌装牛奶都扣留下来,专门给身体虚弱的邓小平吃。邓小平正是靠着这些有营养的灌装牛奶,身体逐渐好转,最终康复。

后来聂荣臻元帅给党中央写了一封检讨,说他为了挽救邓小平同志的生命,“挪用”了张学良送来的物资,犯了错误,希望党中央给予出发。

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非但没有批评他,而且还表扬了他,说他事情做得对,毕竟在共产党人眼中,同志的生命远远比那些物资重要。

艰苦的长征路上,他们二人并肩战斗。在陕北那个寒冷的冬天,聂荣臻果断地“挪用”那些灌装牛奶,挽救了邓小平的性命。

残酷的革命岁月,他们的情谊,倍感温暖。邓小平晚年时,时常跟别人说,在陕北的时期,如果没有聂荣臻给他弄来吃那些牛奶罐头,或许性命早就留在了陕北。

三 鞠躬尽瘁,照亮国家航空事业

聂荣臻元帅,陪同朱总司令在开国大典时检阅部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元帅担任了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他的职务责任重大,工作繁重。

面对当时国内外复杂的局势,他丝毫不敢懈怠,夜以继日地为国防事业工作。转年后,朝鲜战争爆发,聂荣臻元帅虽然没有出国作战,但身为军委总参谋长,他不仅要密切关注战场局势,参与战略战术研讨,还得统筹全局,十分忙碌。


聂荣臻元帅给毛主席汇报工作

他经常通宵达旦工作,甚至一度失眠,好几天都睡不着觉。繁重的工作,巨大的压力,影响到了聂荣臻元帅的身体。1952年秋天,由于长期劳累,聂荣臻元帅晕倒在办公室里,经过住院治疗,才恢复健康。

刚刚康复的聂荣臻元帅,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工作。当时毛主席,邓小平等人都非常担心他的身体,几次劝他休息一段时间,去调养一下身体,但都遭到聂荣臻元帅的拒绝。

党中央和军委深知,聂荣臻是当时军委总参谋长位置上,最合适的人选。有他统筹全局,调配各方资源,能最高效的保障朝鲜战争后勤供给。他在朝鲜战争紧要关头,舍己为国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身着戎装的聂荣臻元帅

1955年,聂荣臻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这些荣誉是国家和人民对他的认可,也是军人的最高荣誉。

在聂荣臻心里,这些荣誉意味着对国家更大的责任。担任军委副主席的聂荣臻元帅,希望国家再给他安排一项工作,他想为国家建设再多做一些贡献。


聂荣臻元帅和周总理,一同听取科学家汇报工作

党中央领导经过考虑后,给他提供了两个岗位,一个是北京市长,主要负责建设首都。另外一个是主管国防科技的职务。中央派邓小平代表组织,找聂荣臻谈话。当时邓小平跟聂荣臻说,北京市长工作环境相对好一些,有利于他的身体。

而国防科技工作,十分艰难,而且将来要去艰苦地区工作。从多年以来的情感出发,邓小平内心其实希望聂荣臻接北京市长的职务。

但不怕困难,为人率直的聂荣臻元帅,直接选择了国防科技这份工作。邓小平也深知这位“老兄”的为人,越是困难,越是祖国需要,他肯定不会退缩。

于是邓小平便把聂荣臻元帅的选择上报给了党中央。组织上也深知国防科技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而聂荣臻元帅也是统领国防科技发展的合适人选。

随后党中央任命聂荣臻元帅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主要负责国防科技建设。国防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关乎国家安危,而且对国家未来发展,有着巨大战略意义。聂荣臻元帅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接到这份任命后,便马不停蹄地展开工作。

他和科技工作者研究探讨后,首先提出要在西北人烟稀少的地区,秘密建立一处科研基地,并且迅速上报党中央和军委。得到批示后,他便带领科技人员跟大批军兵,来到了酒泉。茫茫戈壁滩,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这些都没有难倒为祖国事业拼搏的人们。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聂荣臻元帅带领国防科技拓荒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在戈壁滩上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基地。基地建立起来后,大家团结一心,攻克难关。

当原子弹和氢弹,以及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后,世界为之震惊。西方很多国家,甚至都不相信,凭借中国的条件,居然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在科技领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他们很难接受这种现实。但伟大的中国人民,永远能在艰难困苦中,爆发出惊人力量,创造出历史奇迹。这些科学奇迹背后,聂荣臻元帅付出了常人无法理解的心血。

聂荣臻元帅在全国科学发展大会上发表讲话

1977年,邓小平复出,开始主持党中央工作。面对当时的局势,国家安定最为重要,而军队直接关乎着国家的稳定。在这种情形下,邓小平想到了并肩为国家事业奋斗几十年的“老兄”聂荣臻元帅。

此时,聂荣臻元帅已经78岁高龄,但他依然心系国家安危,跟邓小平谈话之后,他主动提出要继续为国家工作。

聂荣臻元帅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负责军队现代化改革。往后时间里,聂荣臻元帅尽管年老体衰,但他对军事改革依然投入了巨大热情,为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改革开放路线之后,他坚决拥护党的路线。他在国防科技上积极调整,为国家科技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在他的推动下,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步入了现代化进程,为我国日后成为航天科技强国,打下了良好基础。

1992年初,为国家事业操劳一生的聂荣臻元帅,疾病缠身,身体十分虚弱。当时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时期,邓小平为了继续推动改革开放事业,起身南巡,并且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

那个春天,邓小平得知聂荣臻病重后,跟他通了电话,并且提出去看望一下聂荣臻。而聂荣臻却拒绝了邓小平的见面要求。

并且跟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是国家未来发展大计,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到国家事业上,用不着担心我的身体。

纪念聂荣臻元帅百年诞辰,发行的邮票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元帅那颗为国家操劳一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离去,举国悲哀,他是十大元帅里,最后离世的一位。

据后来邓小平身边的人回忆,听闻聂帅离世那一天,邓小平一天没吃饭,拒绝见任何人,也不跟人说话,他就一个人静静地在屋里发呆。

或许那一天,邓小平想起了和聂荣臻元帅的往事,十六岁时,他们在法国相识,彼此陪伴奋斗了七十多年。聂荣臻元帅是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他最为倚重的革命同志。他们之间的感情,日月可鉴。但人生终有尽头,这一次分别也许只能来生再见。

远去的历史,难忘的记忆,革命伟人之间,那种纯粹的友谊,令人泪目。国家需要之际,他们能放弃个人情感,一心为国的情怀,值得我们学习,铭记不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陕北   党中央   急电   国防科技   欧洲   元帅   晚年   中国   时期   理由   事业   国家   工作   邓小平   聂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