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征集国旗图案,一作品得185票,为何终选仅得15票的五星红旗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国旗的诞生

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手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就这样冉冉升起,五星红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代表着全体中国人对祖国的耿耿丹心。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百年革命史的辉煌成果,五星红旗的每一丝纤维,都象征着祖国的未来会像喷薄朝阳一般,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每个中华儿女都曾于五星红旗下颂赞祖国的伟大,然而你可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怎样诞生的吗?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949年对中华儿女来说,是极其难忘的一样,这年3月24日,毛主席带领着党政机关进驻古都北平,并在颐年堂门外留下了一张合影。

中央领导人们在颐年堂外合影

毛主席和党政机关于几个月后正式迁往中南海,开始了作为新中国执政党的历史征程。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中南海召开,会议召开的根本任务就是完成新中国成立的各项重要准备工作。

会议开始,毛主席步伐稳健地步入会场,他环视一周,向鼓掌欢迎他的代表们挥手示意,所有人的脸上都难掩激动的神色,134名代表奋力地鼓掌,为冉冉升起的新中国喝彩。

毛主席站得笔直,摆了摆手,等代表们安静下来后,毛主席沉稳的嗓音响彻整个会场,拟定新中国的国旗、国徽、国歌,是这次政协筹备会议的重要任务。

1949年6月16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召开了筹备会的一次会议,并把参与会议的党政机关要员们分成六个小组,分头准备新中国成立的的筹备工作。

并且以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的负责人马叙伦,和时任北京管制主任的叶剑英组成的第六小组全权负责此次的国旗、国徽、国歌的拟定方案。

1949年7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国旗征集草案上落下批示,并在草案整改过后,正式向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们集思广益,征集国旗初稿。

征集启事刊登后,中华儿女,海外华侨同胞,纷纷响应政协筹备会议的号召,踊跃参与国旗的征集活动。

根据194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版“征集国旗启示”来看,国旗的设计应该以庄严简洁为标准,在突出中国政权特点和中国革命特征的基础上,体现民族大团结。

国旗的设计对新中国来说,是极具意义的一件事,它不仅代表着青天白日旗党派在中国的退场。

也代表着历史就此翻开了一个新篇章,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森的崛起,象征着以毛主席为代表的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华大地内的开花结果。

从发布征集通告那天起,到1949年8月20日截止,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共中央一共征集到国旗设计稿2922幅,群众们的创作热情非常高。

上到朱德等中央高级领导干部,下到艾青、吴玉章等爱国文人,都为新中国成立的筹备工作出了一份力。

从收集来的稿件来看,设计者们的构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第一种是结合党政特征的镰锤五角星旗,这种旗很好地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是工农联盟的,以扶助农工为主要义务的无产阶级政党。

并且该类国旗的五角星也象征着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繁荣。

但该类型的国旗有一个致命缺点,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总是摆脱不了苏联国旗的影子,新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家,所以这类国旗遗憾落选。

二、第二类国旗是美苏国旗的结合,有象征各民族的星星,也有象征共产党的镰刀锤子,乍一看似乎符合人审美观点,但是这类国旗融合他国元素太多,失去了新中国的特色,不可取。

三、第三类国旗是嘉禾齿轮和五角星的结合,这种国旗虽然突出了新中国是无产阶级当政的特点,但是齿轮元素和五角星结合在一起,太过繁琐,不符合简洁要求,不可取。

四、第四类国旗则是红、白、蓝、黄色的结合,以红色为主体,占据三分之二,象征新中国;其余元素则占据剩下的三分之一,象征黄河、蓝天白云等元素。

这类国旗比较符合征集令内的基本要求,体现政党特征的同时又比较简洁,所以这类国旗比上面几种国旗类型要更合适作新中国的国旗。

但是毛主席反复翻阅了国旗设计稿后,总是觉得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虽然这些设计稿都很精美,但还是不够简洁,不能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寓意。

直到毛主席看到了热血青年曾联松的设计稿—五星红旗,曾联松没有学习过设计学的基本知识,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但是毛主席看到他的作品后,却连连点头,说不错。那么,曾联松设计五星国旗的始末究竟如何?

他的作品为什么能打败2921张稿件,成功入选,五星红究竟代表着怎样的寓意?

曾联松

五星红旗诞生记

1949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国旗征集通告,通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应当具备以下三点要素:

一、要体现政权特征,国旗设计上要体现出我国政党和其他一起党派的不同之处,要表明新中国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国。

二、国旗中要含有中国文化特色,比如中国的地理特征、民族特征等等,这样才能表现出新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大团结的特色。

三、最后一点,就是国旗一定要体现庄严简洁的特点。

浙江瑞金人曾联松从报上看到了这一消息,他一口气将国旗征集的相关条件读了几十遍,觉得自己深埋在心底的一腔热血,竟在看到该消息的一瞬间,又重新沸腾了起来。

曾联松幼时曾学习过绘画和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曾跟随学长到街头参加过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也是一个热血青年。

中共中央进驻北京后,曾联松非常开心,他知道,中共中央顺利进驻北京,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党即将走上历史舞台。

所以看到国旗征集通告时,曾联松才会激动不已,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做出了决定,他要投稿,为新中国成立的筹备工作出一份力。

但是曾联松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设计学相关知识,也没有参与过与之类似的设计活动,所以他的起步相比于其他参与者,要难上许多。

七月份的天气,酷热难耐,上海街头的行人寥寥无几,路旁得知了也在不停歇地向路人传递着夏天的燥热。

上海华山路一个偏僻的小房子内,曾联松身着短裤背心正在伏案设计国旗稿件,高温让这个33岁的青年有些烦闷,他身旁已经堆满了厚厚的一叠废稿。

但曾联松设计了一张又一张,却还是觉得不怎么满意,曾联松有些着急,眼见离截稿日期没剩几天了,可他还是没有一点头绪。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曾联松还是没有设计出合适的稿件,在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曾联松放下了手中的笔,伸了伸懒腰,看向窗外的浩瀚星空。

曾联松上海旧居

只见漆黑的天空中,正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群星围绕着月亮,熠熠生辉,曾联松看着星空,突然来了灵感。

月亮就像中国共产党,星星相当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星星围绕着月亮,不正象征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吗?

曾联松急忙铺开了一张白纸,在纸上落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初稿,象征中国各阶级的四颗小星星紧紧围绕在象征中国共产党的大星星周围。

为了表现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曾联松还特意将四颗小星星的角度调整了一下,让每颗小星星都有一个角对准大星星的中心。

曾联松五星红旗稿件

并且为了体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寓意,曾联松还将五颗星星设计成椭圆形的布局,就像新中国的地理特征一样,各地区簇拥着北京,拥护党,跟随党。

在国旗的颜色上,曾联松选定了红色为主体,黄色为衬托的颜色构成,其中红色旗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革命事业,黄色星星则体现出炎黄子孙是黄种人的特征。

五星红旗就象征着共产党带领着黄皮肤、黑头发的炎黄子孙在中华大地上展开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

设计完毕后,曾联松难掩激动的心情,给远在北京的政协筹委会寄去了自己的作品。

曾联松

摘下星辉献母亲

1949年8月20日,国旗设计稿征集活动进入了尾声,这次征集活动,政协筹委会一共收到了2922幅国旗设计稿件。

评选委员会经过几轮初选,从中选取了38幅设计稿,并将其提交到政协会议上集体讨论。

1949年8月24日,负责国旗筹备工作的政协筹委会第六小组在北京饭店召开了会议,代表们一致决定,为了避免和苏联国旗相似,拟不采用带有镰刀锤子的国旗样式。

代表们较为青睐第十一号国旗设计图案,他们认为第十一号国旗设计图案,在红白两色的分配上适当。

并且第十一号设计稿的五角星正好在左上侧,这样不论国旗展不展开都能看得见五角星,在并且,在寓意上,白色象征光明,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象征共产党。

寓意就是共产党在无数次的革命斗争中走向光明。

但是代表们的建议却受到了时任政协筹委会委员陈嘉庚的反对,陈嘉庚认为,十一号设计稿虽然寓意很好,但是却与印度尼西亚的国旗有相似之处。

并且十一号设计稿上半部分的白色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出现不显眼的情况,这就违背了设计国旗的初衷。

后来十一号设计稿经过修改,将设计稿的上半部由白色调整为了黄色,但即使调整了,十一号设计稿还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它并没有体现出民族大团结之意,没有表现出工农联盟之意。

而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则被编为复字第三十二号稿件,在他提供的初稿上,本来还有象征工农联盟的镰刀、锤子元素。

但是政协筹委会的委员们商量过后,决定将原本设计在大五角星内的镰刀锤子元素去除,并将修改后的方案提交到政协会议上集体讨论。

其中复字第五号的设计稿也比较有代表性,它是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林徽因的儿子梁从戒设计的,代表着青年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意义重大。

经过多轮讨论过后,大家最终将目光定在了两幅设计稿上,其中一幅是三十二号五星红旗,另一幅则是第十七号设计稿。

第十七号设计稿的底色为红色,左上方有一颗大五角星,中间则是一条象征着黄河的横线,将设计稿一分为二。

政协会议代表张治中见毛主席正在比对两幅图案,便问道:“主席,你觉得哪一幅更合适些?”

毛主席沉思了一会,答道:“我倾向于五角星加黄河的那幅,你觉得怎么样?”

张治中闻言摇了摇头表示:“既然第十七号稿件的红色旗面是代表国家和革命的,那么中间加的那条杠不就相当于将国家分裂开了吗?十七号稿件寓意不好。”

毛主席听后,皱了皱眉头,这确实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遂决定召开会议再度商讨。

1949年9月25日晚,会议在丰泽园颐年堂召开,毛主席介绍了张治中的意见,并且将两幅设计稿拿起来对比分析了一番。

代表们仔细比对了之后,认为三十二号五星红旗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且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围绕在党的身边,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寓意中国人民会在党的领导下,迈步新征程。

1949年9月27日,第三十二号设计稿“红地五星红旗”被正式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1950年11月,曾联松收到了中央人民办公厅的公函,国家感谢他做出的贡献,特意给他邮去了人民政协纪念刊和五百万元人民币(旧币)。

五星红旗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依靠,它会永远飘扬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

参考资料:

五星红旗诞生记 - 中国知网

五星红旗的故事 - 中国知网

五星红旗是怎样设计出来的——曾联松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始末 - 中国知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诞生 - 中国知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国旗   中国共产党   大团结   寓意   新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政协   图案   象征   代表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