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当天,世界各国是什么反应?

历史上有无数个秋天,无数个9月9日,但45年前的那个秋天,却成为了无数人一生铭记的时间。

1976年9月9日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万分悲痛的心情对外宣布,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于当天凌晨0时10分在北京逝世。

消息公布后的15分钟内,从中国到美国,从美国到西欧,从西欧到苏联,横跨五大洲四大洋,半个地球的人内心都久久无法平静。

01中国国内

在那个时代,毛主席就是中国的全民偶像,尽管毛主席他老人家生前十分反对个人崇拜,也不希望人们将他进行神化,可大街小巷、工矿厂房还是随处可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标语,民间的歌曲中更是把毛主席比作是红艳艳的太阳。

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他们大多出生于清末民国,经历了中华民族最屈辱的几十年历史,食不果腹、居无定所、颠沛流离了小半辈子,是毛主席带领他们重新找回了做人的尊严,所以在老百姓的心里,毛主席就是“开天辟地”的伟人,天塌了都会替他们顶着。

可是现在,这个守护他们的人,却倒下了……

中央十分担心直接通告会让很多人内心无法接受,所以在正式通告之前,通过广播向全国百姓做了连续6次,多达12遍的预告,给大家留下了一个心理缓冲期。

为了确保下午4点的通告万无一失,仅仅2560字的稿子,广播员竟然录制了足足三个半小时,原因就是因为语速既不能太快,也不宜过度悲伤,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感情中和点。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报了《告各族人民书》 ,通告的内容很长,可当广播员提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时,其他的内容也就都没那么重要了。

当时临近秋收季节,人们大多都在田间劳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原本只是一个风平浪静十分寻常的下午,可是这份平静却被村头的广播声所打破,听着广播员沉重的声音,听着那个难以置信的消息,人们的心理防线在顷刻间瓦解,有人嚎啕大哭,有人沉默的流下眼泪,有人伤心的在地里打滚,有人大喊着毛主席我对不起你。

悲伤也好、痛心也罢,终究还是要面对现实,当一切都重归于平静,人们开始自发地走上街头,全国经济活动、生产活动停摆,全国各地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及其他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并停止了一切娱乐活动,后来在天安门举行的“毛主席追悼大会”上,密密麻麻全是人,具体人数已经无法统计,根据亲历者回忆:“大家来自全国各地,都是来见毛主席最后一面,人山人海,估摸着有上百万人……”

02欧美国家

对于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来说,毛主席是他们十分敬重的一个人,在得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之后,英国路透社、美国美联社、法国法新社等世界主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毛主席去世的新闻。紧接着,世界各大媒体纷纷发表和转载毛主席的人生事迹和理论观点,甚至有的国家用了十多个版面刊登介绍毛主席的文章和照片。

没过多久,联合国总部以历史上罕见地快速度在毛主席逝世的当天就降半旗致哀。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在大会上发言:“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诗人”,“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勇气和决心将继续鼓励今后的世世代代。”联合国大会主席也高度评价毛主席是“我们时代最英雄的人物”,“他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毛主席去世十天之内,共有123个国家的政府和首脑向中国政府发来了唁电或唁函,105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他们的代表到中国使馆吊唁,53个国家降半旗致哀。

美国前任总统尼克松和时任总统福特都给予了毛主席极高的评价,在他们的评价用语中,出现的最多的是“出类拔萃”“高瞻远瞩”“巨人”。

日本前后五任首相,多名内阁大臣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日本首相三木武夫说:“毛主席作为世界的大政治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业绩”,外相福田纠夫则用带有崇拜的口吻评价说:“无论对他做多么高的评价,都是不过分的。”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日本政府大藏大臣大平正芳的评价,他说:“深感失去了本世纪最后一位巨人。这对今后的中国以及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坦率地说是难以估量的。一想到再也见不到他就不胜感到寂寞与孤单。”实在难以想象,到底是有多强的人格魅力,才能让他国领袖情不自禁地说出:“他的离去,让我感到寂寞与孤单!”这样的话。

现在看这篇文章的人,绝大多数都和我一样,都太年轻了,我们没有经历过毛主席的时代,我们距离毛主席最近的时候,是在深夜翻阅《毛选》的时候。

我们渴望通过文字去触摸他老人家的思想,去了解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才能让半个世界着迷。但从各国领导人的评价中,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毛主席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更加伟大。

03苏联和东欧

当时中苏之间关系紧张,勃列日涅夫经常扬言要对中国动武,所以听闻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时,苏联官方表现得十分冷漠,他们只在《消息报》倒数第二版的一个角落里发了一则寥寥数行的报道,而且还在苏联的另一份重要报纸《真理报》上发表针对中国的威胁性文章,文章称在毛泽东逝世后,如果中国不在一个月内采取与苏联和解的政策,那么苏联有可能采取某些“不可逆转的决定”。

东欧各国迫于苏联的压力,只能低调处理,但是他们比苏联的态度要温和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南斯拉夫的领导人铁托和毛主席一样,十分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所以在当时苏联和东欧集体沉默的情况下,铁托毅然决然的仗义执言,他说:“毛泽东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也是整个进步人类的无法弥补的损失”。“毛泽东把毕生献给了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献给了建立和建设现代中国的事业,几十年来他领导着这个伟大的国家和人民。

而且在毛主席去世后的第二年,1977年,铁托就亲自访华。

虽然,当初邀请他访华的毛主席已经魂归华夏大地,但是中国和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的友谊从那时起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不管是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还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塞尔维亚人民和中国人民都紧紧地站在了一起。

很多人不懂毛主席的良苦用心,诋毁和污蔑他老人家。

但其实毛主席在自己的晚年已经为这个国家、为自己热爱的人民找好了出路。

无论是缓和与美国的关系,邀请尼克松访华。

还是选择与日本建交,让日资企业援助中国。

或是邀请铁托访华,恢复与南斯拉夫的友好关系。

其本意都是为了让中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让中国人民能够安安稳稳地过几天踏实日子,人们为什么常常怀念他?因为在毛主席之前,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一位领导人把人民看得如此重要。

美国有华盛顿大街,法国有戴高乐广场,苏联有斯大林格勒。

但唯独在中国,只有人民路与人民广场。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自于当年一位老人在武汉黄鹤楼遗址前大声喊出的:“人民万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尼克松   东欧   西欧   广播员   苏联   日本   美国   世界各国   中国   当天   评价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