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周恩来延安遇刺,10多名战士战死,究竟是谁如此大胆

前言:

1937年周恩来同志受命前往南京谈判,当他们途径劳山时,周围瞬间响起密集而猛烈的枪声,敌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我军十余名战士拼死反击,最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周恩来同志回忆这次遇险的过程,表示这是最惊险的一次,也是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一次。

那么,这次刺杀行动究竟是谁策划的?为什么周恩来会记忆如此深刻?

周恩来

一、西安事变

1936年长征结束后,国内面临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在这之前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三省地区。

同年4月张学良坐飞机前去会见周恩来,两广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打算将预备征讨两广的两支部队北调,把张学良的部队撤离。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号召停止内战,但当时蒋介石依旧执迷不悟,还在想尽办法“剿共”,他这样的做法遭到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反对。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到达西安,张学良多次前往劝谏蒋介石,但每次都被拒绝,并且还受到了蒋介石的威胁。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学良和杨虎城在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并且通电全国。

张学良

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抗日,合力抵制外来侵略,派出周恩来前去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

在共产党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把蒋介石说服,蒋介石被释放坐飞机前往南京。

虽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但又一项艰巨的任务再次落到了周恩来头上,为了巩固合作关系,还要在西安建立八路军的办事处。

周恩来接受重任,有了蒋介石被捕的前车之鉴,这次行动共产党十分小心,几乎将消息全都封锁,就害怕出什么意外。

此次行动周恩来先到西安建立办事处,之后再前往南京和蒋介石谈判,为了确保周恩来的安全,警卫队伍中有中国解放军十大大将之一的张云逸,和中华人们共和国开国中将孔石泉。

还有几名新闻记者,队伍一共20多人,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周恩来的安全。

张云逸

同行人员确定之后,保卫那边在确定前进路线进行分析,他们认为蒋介石既然已经确定合作,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动作。

再加上当时正在对土匪进行清剿,他们应该也不敢冒头,保卫处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专门派了三辆卡车作为掩护。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原本打算4月24日启程出发,但中央对于双方洽谈的内容还没确定好,就将周恩来留下来进行商谈,其余两辆车先行出发。

因为这次行动绝对保密,所以警卫完全不知道此次行动的目的,只知道尽全力保护周恩来的安全。

副官陈友才还是担心路上会发生意外,于是让周恩来船上军装,自己换上周恩来的一身装扮,进行伪装。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25日早上,毛泽东亲眼目送周恩来离开延安。

那么,周恩来在劳山遇刺时,双方展开了怎样激烈的战斗?

二、延安遇刺

从延安前往西安的路程中,前半段是共产党的范围,后半段是张学良和杨虎城驻守的阵地,按理来说全程都相对比较安全,但还是发生了意外。

警卫们看着身后越来越远的延安,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不断观察四周的环境,整个路程需要经过劳山、甘泉县、铜川县、耀县等地,最终抵达西安。

卡车很快就行驶到了劳山,这也是路程中经过的第一个危险路段,劳山因为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这里也被称为“延安的南大门”。

周恩来看着外面的景色,想起了长征时期,他们刚走到劳山,就遇到了蒋介石的堵截,当时红十五军在劳山将东北军的两个团在这里消灭。

“砰!”突然的一声响打断了周恩来的思绪,他身边的警卫立刻警惕地看着周围,同时手已经摸上了枪,准备随时进入战斗。

紧接着又传来两声,这时坐在身边的张云逸反应过来说道:

“快隐蔽,这是枪声!”

张云逸

张云逸在不断的观察地形,想要找到能隐蔽的地方,同时,周恩来也在不断的观察枪声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

周恩来认为“西安事变”刚刚和平解决,应该不是国民党搞的鬼,为了完成西安洽谈,他立刻下令“冲过去。”

司机收到指令后,直接将油门踩到底,但还没开出去多远就落到沟里,原来敌方也考虑到了这样的情况,在他们前进的路上挖了个大沟。

卡车陷入坑里动弹不得,敌方立刻加强火力朝着卡车射去,司机直接中弹倒在了驾驶室,卡车受到子弹的冲击,车门直接被打开,张云逸安排警卫和陈友才带周恩来撤离。

但这时陈友才的腿部突然中弹,于是他决定自己留下里与敌人周旋,让张云逸和剩下的警卫带周恩来撤离。

陈友才

当时陈友才和敌人周旋时,发现敌军的火力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时他才反应过来,敌军是把自己当成了周恩来。

他心里清楚只要自己拖的时间够长,周恩来撤退的时间就越充足,他手握短枪,立刻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这次战斗十分突然,敌军不仅准备充分、火力十足,还占据了有利地形,直接将陈友才他们压制住了。

但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手握短枪和敌人正面抵抗,陈友才用卡车作为掩护,还学着周恩来的语气指挥作战。

尽管他再灵活,还是被敌军的子弹打中,他强忍着疼痛,继续站起来和敌人周旋,他看着身边的战士们一个个倒下,心里的信念更加坚定。

与此同时,张云逸和几名战士钻进了右方的树林,因为在出发前周恩来已经和陈友才换了衣服,所以敌军始终没有认出来。

他们虽然也遭到了攻击,但相较于前方的要小很多,没一会就看不见身后追逐的敌军了,前方也没有敌军堵截。

张云逸掩护着周恩来跑到了一个山头,确定暂时安全后在这里稍作休息,并且进行下一步计划。

那么,周恩来和剩下的三名战友死里逃生后,又是怎样和延安取得联络?

三、返回延安

周恩来在警卫的保护下成功撤退,前线的那些战士们最终还是抵不过敌军强大的火力,相继倒下,很快车边就倒满了战士们的遗体。

敌军看着全军覆没的队伍,确定安全后走到陈友才尸体的旁边,从他身上摸索出了一张写有周恩来名字的纸条。

他们认为这就是周恩来本人,确定他已经没了气息之后,拿起刺刀再他身上又连捅好几刀,直到满地鲜血他们才收手。

周恩来和张云逸、孔石泉在山头稍作休息的时候,突然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不断朝他们靠近,他们立刻将周恩来护在身后,拿出枪做好防御状态。

看着人影越靠越近,这时他们才看清原来是战士曹鸿都,他表示自己受到命令,前来支援,张云逸看着周围的环境还是不放心,他们没休息一会很快就出发。

他们没有了交通工具,只能靠步行往延安方向前进,他们走到另一个山头的时候,周恩来看见了和敌军交战的战士们,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他们在山上走了很久,终于看见不远处有一个村庄,曹鸿都立刻走到村民面前问路,由于他太心急,忘记把枪收起来,吓得村民连连后退。

周恩来见到后走上前去把他手里的枪拿走、收好,语气平和地表明了自己是八路军前来问路,村民一听到是八路军立刻放松了警惕,并且还给他们指明了路。

这时延安方面知道了周恩来遇刺是事情,做事一向沉稳的毛泽东也开始慌张起来,他立刻下令前往支援。

支援队伍正在前往时,周恩来他们得知往前走没多远就到三十里铺,好在当时在那里设了和联络站,得知路线后,他们没有任何耽误,立刻朝三十里铺走去。

周恩来一行人刚走到三十里铺,就看见了前来支援的队伍,他们汇合后,周恩来让张云逸前往战争地点,对他们进行支援。

张云逸带着一些战士们到达事发地点后,敌人早就已经跑走,他们立刻下马查看,在血泊中发现了几名身受重伤但还有一口气的伤员,立刻送他们前去救治。

这时张云逸突然想起来机密文件,他立刻跑到了机密员遗体旁边,发现机密文件并没有丢失,他这才松下了一口气,将战士们的遗体包好带回去安葬。

此时延安的城门口,所有人们都在眺望着远方,等待着周恩来的平安归来,毛泽东神情严肃,心里十分担心周恩来的安全。

就在这时,远处出现了一群马匹,当时人们的心情已经提到了嗓子眼,随着队伍不断靠近,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

“快看,是周副主席!”

随着这声呼喊,人们终于看清了周恩来的身影,毛泽东看见后可算是松了一口气。

周恩来平安回到延安后,和剩下的人共同拍了个合照,在照片后面写上:

“劳山遇险,仅剩4人。”

等他们安顿下来后,毛泽东立刻下令彻查此时,一定要将真凶抓住。

那么,这背后的主谋究竟是谁?

四、查明真凶

在他们刚遭遇袭击的时候,张云逸就怀疑是土匪,因为他们的作战方式并不像正轨部队。

周恩来回到延安后稍作整顿就继续前往西安进行谈判,延安方面,毛泽东将调查的任务交给了西北保卫局侦察部长谢滋群。

他接到命令后,先是了解了案件的具体情况,之后对周围的群众进行走访调查,但始终都没有一个很大的突破。

正当他打算改变策略,从另一个方向开始调查的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他,案发当地附近的李老汉可能知道些什么。

谢滋群

谢滋群听到后立刻前往村庄寻找李老汉,他害怕被土匪报复,所以一直没有说出自己知道的线索。

他见到谢滋群一行人之后,还是不敢说出线索,在他们不断地劝说下,终于说出了他当时看见了土匪李青伍的队伍。

弄清楚是李青伍的队伍之后,谢滋群立刻就知道了队伍中出了内鬼,但怎样才能悄无声息地将内鬼揪出,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长时间。

谢滋群连夜做出了这次事件全部人员的名单,并且逐一进行比对,之后还将一名专业人员安插到李青伍的队伍中。

就在他人员还没排查完的时候,在土匪队伍中的探子传来重要情报,李青伍在延安安插有眼线,这次的行动正是那个眼线泄露出去的。

有了这个线索,给侦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并且信中还直接标明了这个眼线的名字名叫“冯长斗”。

土匪

谢滋群确定好目标后,立刻进行抓捕,随着冯长斗的落网,案件的真相也逐渐揭开……

李青伍之前被红军招安,还被编入了突击队,但他的意志并不坚定,很快就被国民党策反,他当时公然违背和红军的约定,再次回到山中当起土匪。

这时他已经被国民党所控制,在这之后,国民党将李青伍为首的土匪队伍分成了两个队伍,从李青伍手中分走了一半人给姬延寿,成立了政治土匪。

这两股势力成立之后,一直在骚扰我军的行动,之前我军曾对他们进行剿灭,但没能成功,之后李青伍就对我军怀恨在心。

他为了讨蒋介石的欢心,就将目标放在了周恩来身上,他认为只要自己成功将周恩来刺杀,就一定会得到重用,之后便通过眼线策划了这场行动。

弄清事情的原委后,谢滋群立刻向上级请示进行剿匪哦,得到审批后,他带人展开了一个多月的剿匪行动,终于将李青伍和姬延寿活捉。

之后召开了审批大会,几人被判处死刑,这件事到此终于水落石出,之后对行动中牺牲的战士们开办了一场追悼会。

五、结语

回顾周恩来遇刺的全过程,很多战士都在保护周恩来的过程中牺牲,如果当时陈友才没有提出换装的要求,或许就会是另一个结局。

陈友才牺牲后,他的遗体被埋在了延安,1973年周恩来返回延安时,想要祭拜陈友才的墓i,但是得知他的墓在一次战争中不幸丢失。

得知这个消息的周恩来沉痛地说:

“陈友才同志死得很英勇,我一生遇到过多次危险,但最危险的就是这一次,要把牺牲的同志姓名全都搞清楚,将他们请进烈士陵园,给他们立个碑!”

如果当时没有陈友才等战士的挺身而出,就不会有周恩来的安全撤退,或许历史就会被改写。

这些战士的牺牲都是值得的,正是因为有这些战士的存在,才换来了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永垂不朽。

我们要时刻铭记这些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记住他们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记住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抵挡住了敌人的炮火。

直到1976年周总理去世是,他的口袋里还放着那张泛黄的照片,这张照片就是历史最好的证明。

让我们向伟大的革命先烈致敬,向战斗中奋不顾身的战士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周恩来   延安   西安事变   战士   敌军   西安   土匪   警卫   蒋介石   大胆   队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