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海战竟然是大清的甲午中日战争

说起清朝,很多人是骂声一片,因为这个王朝的后期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被世界连续狂揍了一百多年。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要我说事实确实如此,但是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大家常说的腐败无能、懦弱而一步步滑入深渊的,甚至有很多人经常拿汉朝来取笑清朝,比如大汉王朝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被网友改成了“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无非就是因为大清每次对外战争都失败,然后不是割地就是赔款。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康乾盛世没过多久一下变成了到处的割地赔款呢?

如果往前追溯就会发现罪魁祸首是因为大清王朝过于骄傲过于自信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尤其是乾隆这个皇帝。

乾隆年间,大清经过各种战争使得中国的领土达到了历史上空前的辽阔,超越了历代王朝,外蒙古、新疆、西藏、台湾、东北在大清时期第一次真正处于中央的直接管辖之下,这也是大清对现代中国的疆域所做出的最重大的贡献,不管大清入关时对汉人做出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种令人发指的恶劣行为,我们也要承认此时此刻的满族对中华版图确实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时我也纳闷,这么一个实行闭关锁国的满族,在处理起边疆少数民族的问题上竟然会有如此厉害的手段,要知道两千年以来历任王朝一直没有真正征服过这么全面的周边民族,而且大清的统治是稳定的,即使强汉盛唐虽然也统治过一小部分边疆地区,但是极不稳定而且只是短暂统治,朝廷跟边疆总是像打太极拳一样,互有战争。而大清直到后期都沦为半殖民地了,甚至慈禧太后西逃至西安时南方五省都逐渐脱离了中央控制出现了跟西方私自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有了要军阀割据的意思。但即使是这样,边疆广大地区竟然安然无恙的忠于朝廷,这是挺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深入研究,要放在以前的朝代,此时此刻中央弱小、边疆地区早就乱成一锅粥了,不知道满族究竟用了什么魔法能让边疆地区永远臣服的,朝廷都被揍成这熊样了,日本侵占台湾时台湾人民竟然誓死追随大清。


面积辽阔的大清帝国


话说回来,此时此刻的乾隆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也许是太得意忘形,竟然封自己为“十全老人”,而且经常擅自在各种古代文物、历代名家作品上朱批评语加盖私人印章,这分明就是对文物的破坏。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英国女王此时此刻写来的书信希望两国之间能进行现代化合作贸易,竟然被乾隆拒绝,乾隆还给女王写了封回信,说我大清是天朝上国、物产丰富,不需要与外国来往。乾隆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英国刚刚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马上变成现代化强国。

直到虎门销烟,大清一直是很强势,不把外国人放在眼里。鸦片战争后,大清对待西方的态度还是很强势,从撤换了与英国签订耻辱条约的皇族钦差一切职务并下狱问罪,就可以看出来道光皇帝觉得面子是最重要的,而且朝廷的旨意对洋人的用词是“抚恤金”而不是赔款,可见大清并不是人们心中认为的那么懦弱,这个王朝只是没有看清楚世界格局马上要发生大的变化了,错过了进步的最佳时间。

但说起来其实也不晚,大清在鸦片战争后被打醒了,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原来国家的实力是靠科技来表现的。于是大清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的海军,花重金从西方购入了定远镇远等一大批现代化战舰。

此时此刻日本在干什么呢?日本也才刚刚开始明治维新,几乎是和大清同步进行改革的,可是结果是大清仅仅几年时间连续赔款2.3亿两白银、4.5亿两白银。这些天文数字看着是那么的恐怖,可是没错,这是事实,不是在拍戏。。。

朝鲜内战爆发的时候,虽然此时此刻的大清帝国八旗兵已经堕落不堪,失去了战斗能力,早已不是刚刚入关时在疆场策马狂奔的威猛骑士了,他们已经变成了社会寄生虫,啥也不会干,只知道抽大烟遛鸟喝茶。但朝廷还是下旨东挪西凑了一批汉族军人开赴朝鲜平息内乱,此时此刻日本也增兵朝鲜,大清已经预感中日之间要有一场大战了,大清也在继续增兵,可见大清并不是软骨头。

为什么日本这弹丸小国敢挑衅大清呢?

原来大清购买了西方大型战舰后,到处耀武扬威,经常直接开进日本港口,并规定士兵可以上岸游览观光,日本人看到这么大的战舰,本来心里就嫉妒,可是它又买不起,只是买一些比大清稍微小一些的战舰来追赶大清,双方形成了军备竞赛,每当大清购置一辆军舰的时候,不久日本也会购置一辆同等级别的战舰。

这时有人可能要问了,为什么大清的军舰可以随意进出日本港口呢?

原来西方跟日本也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按照这个条约,北洋水师排名亚洲第一、全球第八,大清进入了所谓大国的行列,可以随意进入日本港口。

可是终于有一天,日本民众内心的仇恨被激发了,在北洋水师官兵上岸游玩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事件,八十名北洋士兵被日本民众杀死,朝廷震怒马上与日本签订了条约,结果是日本赔偿所有遇害官兵大量抚恤金,大清支付一小部分抚恤金,受伤人员的治疗费用全部由日本赔偿。

这个条约是大清唯一一次同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被西方称为大清第一次的外交胜利。

可是好景不长,接下来的事情就悲催了。

由于海军是一个非常烧钱的兵种,大清已经开始出现了财政赤字,于是不想在继续投入资金更新军舰。因为当时的科技在人类史上第一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北洋水师的军舰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落后西方许多,这时候西方已经出现了威力较小但射速航速很快的战舰。大清觉得北洋水师用于国防已经够用了,周边很多国家连海军这个兵种都没有,大清已经很满足了,但是朝廷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已经被日本针对了。

日本也没钱买,但日本心里发慌,因为它是岛国,弹丸之地,它要走对外扩张的道路才有安全感。日本要购买更先进的军舰的计划被议会多次否决了,这时天皇出来说话了,要拿出私人财产支持买军舰,迫于压力议会只好同意财政购买速射舰。

有人说是慈禧太后挪用了军费,导致北洋水师最终全军覆没。

其实慈禧是打算退休,试着让光绪尝试亲政,退休后要住颐和园,所以要修颐和园。可是朝廷拿不出这笔钱来,于是户部让各省财政纷纷拿出一点钱作为孝敬钱来为慈禧修颐和园。

如果这笔钱用于北洋,绝不会出现后来的惨剧发生,可是,这笔钱确实是修了园子。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慈禧确实是太腐败了,为什么不拿这笔钱支援国防,但如果不修颐和园,北洋还是会拿不到这笔钱,因为这笔钱不属于中央。不过,朝廷决定不再支援海军购买新式军舰的策略,慈禧也肯定是点了头的。

直到突然有一天,日本联合舰队跟踪了北洋舰队一个小时,北洋舰队才也发现了日本联合舰队,但整整晚了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时间差日本早已安排部署好了作战任务,双方在黄海大东沟展开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动力现代铁甲舰高科技战争,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蒸汽动力海军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先发现北洋舰队一个小时呢?由于篇幅原因,咱们下期再说。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北洋   颐和园   乾隆   王朝   甲午   军舰   海战   边疆   战舰   日本   朝廷   此时此刻   中日   战争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