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孙立人病逝,临终前拉着儿子的手交代:不葬大陆,棺不入土

孙立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不过才堪堪享受了2年多的自由时光。

在1988年以前,他一直过着被人监视、没有人身自由的“软禁”生活。而长达33年的软禁时光,让他从一个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将军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

1990年11月19日,抗日名将孙立人于台中逝世,享年90岁。

临终前,渴望落叶归根的他留下这样一句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

那么,孙立人为什么留下这样的遗言?他为何被软禁了33年?这33年里,他又是如何度过的呢?他的棺椁最终又是否葬到大陆了吗?


孙立人自小生活在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朝举人,曾担任过山东登州知府。

他幼时进入私塾学习,后跟着父亲到山东济南上小学,到1914年,已经长大成人的孙立人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便远赴海外读书,后于1927年辗转回国。

这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7月,蒋介石任命孙立人为南京中央党校学生大队上尉队长兼教官。

从那以后,孙立人和蒋介石就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1930年1月,由于表现优异,孙立人担任陆军教导师第三营中校营长。又过了4个月,孙立人被调到陆海空军总司令宪警教导队担任上校大队长,直接领导人就是蒋介石。

之后随着“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得爆发,孙立人积极带领部队抗日救亡。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一边扩大华北战场,一边大肆进攻上海。看着国土危在旦夕,孙立人不顾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毅然率领部队驻守在苏州河南岸,与敌军进行了长达14天的血战,共七次击退来势汹汹的日军,给日军迎头致命一击。

然而,在这场狙击战中身先士卒的孙立人,不幸被日军炮弹炸伤,全身上下共有十三处炮弹碎片,整整昏迷了三昼夜。身负重伤的孙立人被紧急送往香港接受医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最终痊愈出院了。

军人的归属感永远都是在战场,痊愈后的孙立人迫不及待赶赴下一战场,抗击日军侵略者。

1941年12月7日,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继对日宣战。次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为保卫国土,阻断日军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威胁,中国政府派遣10万部队从云南西部进入缅甸,与盟军会合后协同对日作战。

其中,孙立人原属部队改编为新38师,隶属于66军,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1942年4月,孙立人率领部队从昆明来到了腊戍,然后继续南下,最后到了曼德勒。刚到这里的时候,饱经沙场的战士们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座名叫曼德勒的城市已经被敌军的炮火炸的满目疮痍、面目全非、残破不堪,丝毫看不出原本的面貌。

孙立人不禁攥了攥拳头,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和感悟!

在对当地居民进行安抚后,被任命为曼德勒卫戍司令的孙立人观察周围战况后,认为,守着一座被炮火炸毁的空城毫无意义,无法一展身手,于是他准备去别处寻找战机。

恰逢在缅甸战场中,英军节节败退,我军戴安澜师长率领第5军第200师前来同古支援,同日军激战12天后,最终取得胜利。这是我军来到缅甸战场后第一次击退日军,此战赢得了英美友军的称赞。

同古保卫战胜利以后,日军决定绕道北上,进一步包围英军第1师,这使得英军不得不退守仁安羌。在被日军包围的这段日子里,英军已筋疲力尽,弹尽粮绝。

就在这危急关头,孙立人率领部下冒险赶赴前线,最终击退了敌军主力,拯救了在缅甸仁安羌战役中被围困的英军7000余人,还拯救了500多名战俘。

这场救援运动对英军来说是救命稻草;而对孙立人来说,就像一把风光与灾难并存的双刃剑,让他前半生风光活跃在国际社会,后半生则伴随着33年的监禁生活......

那么,孙立人后来经历了什么?他为何被蒋介石软禁了33年?


孙立人是一位拥有辉煌战功的“常胜将军”、著名抗日将领,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为何后来会被蒋介石软禁长达33年?据史料记载,这与美国和蒋介石的矛盾密切相关,这又是为何?

将时间继续拉回到1942年的仁安羌战役。

在仁安羌解围战中,孙立人拯救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后,那些获救的英国士兵被孙立人在战场上舍生忘死营救英军的举动深深打动,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由欢呼“中国军队万岁!”

同年5月3日,被救英军的两名将军以私人名义向孙立人表达了感谢,之后还代表英国女王向孙立人颁发“英帝国司令”勋章。

而这件事,也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孙立人被很多欧美军事家称为“东方隆美尔”。

1943年,罗斯福颁发给孙立人一枚丰功勋章,并这样称赞他:

“中国孙立人中将,于1942年缅甸战役,在艰苦环境中,建立辉煌战绩,仁安羌一役,孙将军以卓越的指挥歼灭强敌,解救英军第1师之围,使其免被歼灭。后复掩护盟军撤退,于千苦万难中,从容殿后,转战经月,至印度后犹军容整肃,不减锐气,尤为难能可贵。其智勇兼备,捋略超人之处,实足为盟军楷模。”

另一边,艾森豪威尔听闻孙立人的事迹后,也大为赞赏,在1945年缅北战役结束后,他一度邀请孙立人赴欧洲考察。

孙立人在国际上名声大振,又受邀赴美访问,这对蒋介石来说犹如强天霹雳,引起了蒋的猜疑和妒忌。孙立人的锋芒过于强烈,反而变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

1949年,自蒋介石兵败退守台湾后,美国政府便对其心生不满,暗地里一直物色新的领导人选。蒋介石对美国政府的暗箱操作也心知肚明,然而他当时迫切需要美国的援助,因此对这件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么,美国政府最想扶持的人是谁?毫无疑问,就是当年在仁安羌大捷中崭露锋芒的孙立人。远东统帅麦克阿瑟曾不止一次劝说孙立人,不过都一一被孙立人拒绝了。

然而,蒋介石却将美国政府这一系列举动尽收眼底,他心里对孙立人的敌意更深了。


岁月如梭,时间一眨眼来到了1955年。

这一年,蒋介石一手设计兵变事件,将孙立人软禁。

被软禁的孙立人被安排在台中居住,没有工资的他只能依靠定时拨发的生活费生活,为数不多的生活费也只能维持温饱罢了。

根据孙立人的大儿子回忆道:每逢开学时就是父亲最发愁的时候,因为要交学费了。虽然他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够节俭了,但还是抵不上学费,孙立人只得去上山种果树,卖果子赚钱。

当时台中街曾盛行一种名叫“将军玫瑰”的花,芳香四溢,让人流连忘返,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那是著名将军孙立人亲自养护培育的。

即便日子过得很艰难,孙立人仍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他曾在卧室旁边栽种了一株紫白色的茉莉花,孩子们并不知道这有什么含义。后来,孙立人告诉他们:紫白是清华的校色。

原来,孙立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清华读书的那段日子,他经常跟孩子们说:在清华读书的那几年是他最快乐的时光。孙立人不仅怀旧,而且执拗,他告诫自己的孩子,将来即便考得再好,也不能上别的学校,应首先考虑清华大学。

记忆中,孩子们总是看到父亲每天早上喝一杯奶粉冲泡的热牛奶,喝完后父亲总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用白开水把杯子涮涮,然后一起把白开水喝完。

孩子们起初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只觉得父亲勤俭节约。直到后来有一天,孙立人告诉他们,这是他从抗日缅甸战场上养成的习惯。

原来,当年弹药、粮食短缺,战士们只能依靠美国空军空投下的炼乳充饥,这种炼乳必须用开水冲淡后才能饮用,自那之后,孙立人便养成了这个习惯,喝完牛奶总用开水把杯子涮涮。

就这样,孙立人喝了一辈子带有牛奶味道的开水,他自己丝毫不觉得生活艰苦,反而觉得内心无比幸福,因为他每次喝都会回忆起在缅甸战场的那段时光,那段与战友并肩作战的日子。

孩子们知道了父亲的这段故事,深受启发,纷纷以父亲为榜样。

1988年孙立人被解除监禁后,他并未觉得开心,反而心情愈加沉重起来。长期的操劳让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他开始急切寻找自己在大陆的亲人,关心那些已故亲人的墓地情况。

他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他是一个来自安徽的乡下人,从金牛山出来。

由此可见,孙立人对家乡的记忆十分深刻。

同年4月,孙立人旧部回大陆探亲,回台湾后给孙立人带来了一张家乡的照片。孙立人看后感慨万分,他惊讶于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痛恨自己没能回去看一看。

1989年清明节前后,潘德辉先生回大陆探亲,作为孙立人旧部,潘先生首先就去了孙立人父母的墓地。潘先生回来后,得知父母墓地仍被完好保存时,孙立人十分高兴和激动。次年3月,孙立人专程让长子孙安平回家乡祭奠祖父祖母,孙安平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招待。

虽然离开大陆已久,但孙立人始终对故乡念念不忘,对于孙立人来说,最遗憾的,莫过于他最终未能回到大陆。那么,孙立人最终被葬到了哪里?


1990年10月11日,90岁的孙立人突发昏迷,被立刻送到了荣民总医院。

11月,由于重症肺炎合并败血症,孙立人因肺水肿转入了加护病房。相关检查发现,孙立人的心、肾功能已经出现了重度衰竭,只能依靠呼吸机来维持呼吸。

这时,孙立人的儿女们都来了。

孙立人仿佛知道了自己处于弥留之际,虽然状态看着有些不好,但他依旧努力缓缓抬起了头,使尽全身力气拉着儿子的手说:“死后不葬大陆,棺材不入土”。

是了,孙立人内心十分渴望“落叶归根”,可惜他的心愿无法实现,这让他很是郁郁寡欢。

11月19日,孙立人逝世,他走得很安详,没有一丝痛苦。孙立人死后,儿女们遵循他的临终遗愿,按照“暂厝”,即“不葬大陆,棺材不入土”的方法安葬。

直到现在,孙立人的灵柩仍伫立于台中市北屯区大坑东山墓园,高于地面放着,后人也尊重死者的遗愿,没有将孙立人的灵柩入土安葬......

孙立人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能回大陆看看,更没有葬在大陆,临终的一句“不葬大陆,棺材不入土”让我们感受到老人临终前的愤慨与无奈。

这对孙立人来说是巨大的折磨,对其他千千万万个像孙立人一样的人更是如此。

最后以龚自珍的绝句作结尾吧:

“风云才略已消磨,其余尊前百感何。吟到恩仇心事涌,侧身天地我蹉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美国政府   缅甸   大陆   日军   棺材   临终   英军   蒋介石   交代   战场   将军   父亲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