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中医之道-痛经吃啥好

本网讯 痛经之痛,女性之病,男性不懂。中医对痛经有几种辨证论:一般痛在经前、经行之初、中期,疼痛剧烈、拒按、绞痛、灼痛、刺痛者多属实;痛在月经将净或经后,隐隐作痛、坠痛、喜按喜揉者多属虚。痛甚于胀,血块排出疼痛减轻者多为血瘀;胀甚于痛,时痛时止者多为气滞。冷痛得热后痛减者多属寒;灼痛得热后痛甚者多为热;痛在两侧少腹者病多在肝,痛在腰脊病多在肾。此外,临床上还应该结合月经量色质及舌脉,从而进行辨证分析。

痛经方药治法:

1、气滞血瘀证:若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血块多者为气滞血瘀证,临床上可以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来理气行滞、化瘀止痛;

2、阳虚内寒证:若小腹冷痛,喜按喜揉者为阳虚内寒证,可以应用温经汤加减来温经扶阳、暖宫止痛;

3、寒湿凝滞证:若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者为寒湿凝滞证,可以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4、气血亏虚证:若经后期小腹隐痛,月经量少,面色无华者为气血亏虚证,可以应用圣愈汤加减来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缓解痛经吃什么好?关爱女性,银川缘生堂特为你推荐:

红糖生姜水。

食材:红糖:20g 生姜:12g

功效:

①红糖:味甘,性温,能健脾暖胃,还有止疼、活血、补血、散寒的效用;

②生姜:味辛,性温,能温中祛寒,止呕效用。

制作方法:加适量水,放入生姜、红糖煮沸后温火5分钟即可食用。

可缓解腹部坠痛感,能起到活血化瘀,帮助女性温暖子宫的作用。

二、红枣桂圆糖水汤。

食材:红枣15g、桂圆10g

制作方法:桂圆、红枣浸泡15分钟,泡软后选择适量水,将食材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温火煮15分钟即可。

功效:

①红枣:味甘,性微温,养血安神,健脾补血,补中益气;

②桂圆:味甘,性温,主补气血,美颜,久服延年。

可滋补气血,养心安神,补中益气,温补祛寒的作用,能够改善痛经。

三、当归羊肉汤。

材料:当归15g、生姜20g、鲜羊肉一斤。

制作方法:先把羊肉焯水去沫,加适量的水,放入当归、生姜、羊肉,大火煮沸后转温火煮两小时后,放入少许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

①当归:味甘,性温,能活血补血,调经止痛效用。

②生姜:味辛,性温,能温中祛寒,止呕效用。

③羊肉:味甘,性温,能暖中益气,治疗脏器虚寒效用。

可治疗寒颤、痛经、虚劳不足。若怕冷者再多加生姜20g。

四、韭汁红糖饮

材料: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

制作方法: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温经、补气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

五、山楂酒

材料:山楂干300克,低度白酒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山楂干洗净,去核,切碎,装入带塞的大瓶中,加入白酒,塞紧瓶口,浸泡7~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浸泡期间每日摇荡1~2次。

功效:健脾、通经功效。适用于妇女痛经症,并可促进身材和皮肤健美。

痛经时应如何预防?银川缘生堂小贴士:

1、剧痛时应卧床休息,如出现面色苍白,肢冷出汗等虚脱症状,应立即平卧,保暖,必要时就诊。

2、对痛觉敏感及精神紧张者,尤其青春期少女,因缺乏对月经的了解,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而致加重疼痛,因此需要加强心理护理,了解妇女生理知识,解除精神负担,保持心情舒畅,痛经自会减轻。

3、痛得受不了的,可采用针灸止痛:、足三里、关元、合谷、内关。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安静、舒适、温度及湿度适宜。

5、正值经期,注意腹部保暖,两足勿触冷水,防止寒邪侵入。同时注意生活起居,避风寒,防感冒。月经期避免激烈运动及过度劳累。

6、经前期及行经期,勿食冷饮、辣椒、酸醋、甜品及海产品等寒性食物。

7、平时注意营养,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桂圆   当归   红糖   生姜   制作方法   红枣   效用   月经   羊肉   餐桌   功效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