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咳、祛痰、抗炎,4个用于止咳的中成药,一定要知道

这个秋天,气温起伏很大,且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不少人出现喉痒咳嗽、干咳少痰的症状,而且一旦咳起来就很难制止。今天为大家介绍4个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强力枇杷露由枇杷叶、罂粟壳、百部、桑白皮、白前、桔梗、薄荷脑组成。方中枇杷叶味苦能降,性寒能清,归肺、胃经,可清泄肺热,化痰降气而止咳;罂粟壳性味酸平,可敛肺止咳,二者共为君药。百部清泄肺热,化痰止咳;桑白皮降肺气,泻肺火;白前清肺化痰止咳,三药共为臣药。桔梗辛散苦泻,宣开肺气;薄荷脑芳香疏散,祛风利咽,二药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敛肺止咳之功。

强力枇杷露具有镇咳、祛痰、抗炎、抑菌等药理作用。用于痰热伤肺所致、阴虚内热型的咳嗽,经久不愈,胸闷气短,痰少而黄较黏稠或干咳无痰,口干咽燥,急、慢性支气管炎,外感咳嗽及痰浊壅盛者不适宜。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外感咳嗽及痰浊壅盛者慎用。该药含有罂粟壳,其主要成分吗啡、可待因,不可久用。


复方鲜竹沥液由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桔梗、生半夏、生姜、薄荷素油组成。方中鲜竹沥性寒滑利,清肺降火,化痰止咳,为君药。鱼腥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枇杷叶清热降气,化痰止咳,共为臣药。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生半夏燥湿化痰;生姜既可佐助君药化痰之力,又可佐制生半夏毒性,共为佐药。诸药合用,使痰祛咳止,全方共奏清热、化痰、止咳之功。

复方鲜竹沥液用于感受外邪,入里化热,肺失清肃,痰浊内生所致的咳嗽,痰多黏稠色黄,舌淡,苔薄腻,脉滑;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寒嗽及脾虚便溏者慎用,孕妇慎用。

苏黄止咳胶囊由麻黄、紫苏叶、地龙、蜜枇杷叶、炒紫苏子、蝉蜕、前胡、炒牛蒡子、五味子组成。方中麻黄、紫苏子为君药,具有宣肺疏风、止咳平喘的功效;五味子、蝉蜕为臣药,有收敛肺气、化痰止咳效果;前胡、地龙、枇杷叶、紫苏子有利咽化痰及止咳作用;牛蒡子有明显止咳利咽效果。诸药联用共奏止咳祛痰、平喘润肺的功效。

苏黄止咳胶囊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该药含麻黄,高血压运动员慎用,心脏病尤其是有心动过速或者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禁用。


通宣理肺丸由紫苏叶、麻黄、前胡、苦杏仁、桔梗、陈皮、半夏(制)、茯苓、黄芩、枳壳(炒)、甘草组成。方中紫苏、麻黄性温辛散,疏风散寒,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共为君药。前胡、苦杏仁降气化痰平喘,桔梗宣肺化痰利咽,三药相伍,以复肺脏宣发肃降之机;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共为臣药。黄芩清泻肺热,以防外邪内郁而化热,并防麻黄、半夏等温燥太过,枳壳理气,使气行则痰化津复,共为佐药。甘草化痰止咳,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功。

通宣理肺丸具有镇咳、祛痰、平喘、解热、抗炎等药理作用。用于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气逆痰阻所致发热恶寒,恶寒较甚,头痛鼻塞,咳嗽痰白,无汗而喘,骨节身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风热或痰热咳嗽、阴虚干咳者慎用,含麻黄,心脏病高血压运动员慎用,孕妇慎用。

以上四药均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但每种药物特性不同,具体选用时,还需注意区分。

#守护银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地龙   白前   桑白皮   宣肺   麻黄   半夏   紫苏   桔梗   支气管炎   中成药   枇杷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