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的薛明一定要参加儿子贺鹏飞遗体告别,一段话让人泪奔

窑洞里来了不速之客

1942年清明时分,新绿在陕北的田野里弥漫,野花悄悄地开满了黄土高坡。

时任延安县委组织部长的薛明没有进城,正在窑洞外和一群婆姨们给八路军纳鞋底,坡下突然传来县委书记王丕年的声音:“薛明在吗?有客人来啦!”

薛明一抬头,看到一身戎装的军人,留着短短的唇髭,嘴上叼着一个大烟斗,正笑咪咪地随王丕年朝她走来。

还没等薛明反应过来,王丕年便朝她喊道:“薛明,贺司令员来看望你来了!”

“贺司令员!”薛明连忙站起身来,朝贺龙敬了个礼。贺龙冲她点点头:“我和王书记来转转,问点情况。”

王丕年笑着说:“贺司令员,你们谈,我向这帮婆姨们问点事!”说完,王丕年冲着那帮婆姨们使了个眼色,带着她们走下了土坡。

薛明见院子里就剩下她和贺老总了,不禁有些紧张。贺龙明显看出了她的这种紧张,于是示意她坐下,不紧不慢地问道:“王书记说你的工作做得挺不错,我是来学习学习的!”

听贺老总说是来听工作汇报的,薛明便将一年来延安县的组织工作和妇女工作向贺老总做了详细的汇报。

贺老总听完汇报,亲切地询问道:“听说你是从天津来的?我的司令部有个厨师也是天津人,会做狗不理包子,哪天你有空可以去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薛明刚想推辞,王丕年便走进了窑洞,扯着大噪门替薛明答应了下来:“好嘛,以后就让薛明常去老总那里看看么!”

从这天开始,王丕年每次去向贺老总汇报工作,总要拉上薛明。

次数多了,薛明也看出了一点名堂:每次只要她去贺龙的司令部汇报工作,王丕年总会朝贺龙挤眉努嘴,贺龙却像没看到一样,始终在专心地听汇报。

这一天,王丕年和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又来找薛明去贺龙的司令部“汇报工作”,薛明怎么也不肯去了。

她告诉两位领导,自己接连去了十几次,干过的工作早已汇报完了,实在没什么可汇报的了。

看到薛明终于“摊牌”了,陈正人和王丕年对视一眼,笑着对薛明说:“薛明同志,你工作上的表现,贺老总早就一清二楚了。你还看不出来,老贺他是一肚子感情说不出来么?”

王丕年也连忙帮腔道:“薛明同志,你是个聪明人,就别给我装糊涂啦!”

听两人这么说,薛明的脸也红了:“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件事现在不考虑。”

陈正人拉住正准备往外走的薛明:“不要说得那么死嘛!这样吧,今天你就不去了,你再考虑考虑吧!”

彭真、蔡畅上门说媒

薛明1916年生于河北霸县,原名王爱真,参加革命后改名为薛明。

她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幸好她的母亲是个性格坚强、思想开明的妇女,即使家里条件很困难,仍然省吃俭用供薛明读书。

天津三八女中上学时,薛明接受到了不少进步思想的熏陶。“一二·九运动”爆发后,薛明和同学们纷纷走出校门,举行了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1936年,薛明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天津地下党的交通员。

目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后,薛明参加了天津地下党组织的“天津流亡学生南下抗日请愿团”,一路向南京进发,一路发放传单,发表演讲,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日。

上海失守后,薛明辗转来到了延安,先后担任过女子大学指导员、延安县委员组织部长等职务。

来到延安后,薛明听到过不少有关贺龙的传奇故事,对贺老总早就产生了崇敬之心。但她的心里也有顾虑,一是怕结婚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二是怕两人年龄相差比较多,婚后难以相处。

仿佛是知道薛明的顾虑,几天后,彭真带着蔡畅上门来当媒人了。

得知薛明的顾虑后,蔡畅笑了:“谁说结婚影响工作?我不也结婚了吗,影响工作了吗?至于岁数的事,我也不和讲大道理,就问你贺老总身体好不好?”

薛明不知道为什么蔡大姐会这样问,于是点了点头:“他身体看起来很好。”

“对啊!他身体这么好,活个80岁没问题的,也许你还活不过人家呢!”

薛明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可是这件事,贺司令员为啥不亲自跟我说呢?”

蔡畅用力一拍薛明的大腿:“贺老总是个直爽人,怕说错话惹你不高兴呢。你不是新时代的革命女性吗?他不敢来,你就去么!”

1942年8月1日,贺龙与薛明在一间简陋的延安窑洞里结为伉俪。这一天,刚好距离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15周年。

薛明知道贺龙有胃病不能喝酒,所以在同志们要敬酒时,便站起来替贺龙挡酒。任弼时见状笑着说:“薛明真行,刚结婚就知道心疼起贺老总来了。贺老总要以后不用怕了,关键时刻有薛明帮你挡着呢!”

从这一天开始,薛明与贺龙甘苦与共,风雨同舟,共同走过了几十年的人生之路……

儿子的名字之争

薛明和贺龙在性格上一个温柔含蓄,一个直爽梗直,刚结婚时,也和其他夫妻一样,免不了磕磕碰碰。

有一次贺龙一连开了几天会,回到家中后,薛明想让他放松一下,便提出去散散步。二人带着两个警卫员出了门,一个警卫员走在两人前面,一个走在两人后面。

走了一段路后,走在后面的警卫员对贺龙说:“首长,上级给我发了一把新手枪。”说到枪,贺龙来精神了,忙对警卫员说:“拿来我看看!”

枪拿到手后,贺龙忍不住将子弹上膛,对着远处的一棵大树“砰”地开了一枪。

薛明当时正在前面走路,被突然的枪声吓了一跳,一下子摔倒在地。贺龙笑嘻嘻地把她扶起来说:“没事,没事,你怎么这么胆小?你走你的就是了!”

为了这件事,薛明生气了好几天。但她后来一想,贺龙一辈子都在部队,在他眼里打枪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所以才会在散步时看到新枪,也要忍不住开上一枪试试,其实并不是有意吓唬自己。

想到这里,薛明又原谅了贺龙。

1944年9月28日,贺龙和薛明爱情的结晶在延安呱呱落地。毛主席闻讯后,亲自打电话向贺龙报喜:“贺龙同志啊,恭喜你半百得子……”

得知贺老总有了儿子,曾担任贺龙警卫员的贺炳炎将军第一个赶到贺家,嚷着要给孩子起名字。贺炳炎一进门便嚷道:“我的儿子是打雷时生,叫雷生;贺老总的儿子是下雨时生的,就叫雨生吧!”

贺炳炎的提议,却遭到了贺老总的老搭档关向应的反对。关向应对薛明说:“人家都说贺龙是中国的夏伯阳,我不同意,夏伯阳怎么能同贺龙比呢?我看贺龙很像岳飞。岳飞字鹏举,我看这个孩子就叫贺鹏飞吧!”

当时的关向应正在病中,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特批每天供应关向应一定量的牛奶。

但关向应却把这些奶粉全拿了过来,送给薛明母子吃。无论别人怎么劝,他自己都舍不得喝一口。

1946年7月,关向应在延安病逝。关向应与贺龙共事多年,两人的感情极为深厚。关向应的去世,让贺龙悲痛欲绝。

贺老总在挥笔为关向应写下了一篇血泪交融的《哭向应》悼文后, 对妻子薛明说:“儿子的名字就叫鹏飞吧,这可是向应同志起的名字!”就这样,贺鹏飞的名字就定了下来。

与贺老总伉俪情深

贺鹏飞出生后,贺龙一直戎马倥偬,转战在前线,和薛明母子聚少离多。

1945年日本投降时,贺龙率部队路过延安柳林店薜明母子的住处时,见到了在路边抱着孩子的薛明。匆忙间,贺龙伸出手抱了抱妻子和儿子,只留下了一句“打完仗再见”,就又驱车远去。

嫁给贺龙后,薛明给自己立了两条规矩:一是在生活上尽其所能给予贺龙照顾;二是在工作上决不干扰贺龙,不吹“枕边风”,不拉丈夫的后腿。这两条原则看似简单,可要做到并不容易。

贺龙患有糖尿病,但仍然经常工作到深夜。

为了照顾好贺龙,只要贺龙没回家,薛明都会等他,不管等到多晚,只要听到贺龙的脚步声,薛明就会将贺龙要吃的药准备好,倒上温开水,照顾贺龙服下。

贺龙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文件,身为贺龙秘书的薛明想出了个好办法:她和秘书们将需要送给贺龙批阅的文件整理好之后,事先阅读一篇,并将这些文件的内容进行口语化的归纳,然后趁陪贺龙散步的时候,把这些文件的内容讲给贺龙听。

这样做的好处是:贺龙既得到了休息又听了文件。

贺龙虽然是大领导,但在家里非常尊重薛明薛明喜欢吃醋溜白菜,尤其喜欢吃这道菜里那些经过油炸的小辣椒。

每次吃这个菜的时候,贺龙总是提前把小辣椒挑出来放到一个干净的小碟里,还对孩子们说:这是你们妈妈爱吃的,一会儿给妈妈。

等薛明在厨房忙完坐上桌子吃饭时,贺龙就会把碟子里挑出来的小辣椒倒到妻子的碗里。每当这时,两人都会相视一笑,脸上都是满满的幸福。

1969年,贺龙元帅因病去世。53岁的薛明中年丧夫,遭受的打击可想而知。但为了三个孩子,为了这个家,薛明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

1975年6月9日,薛明终于等来了中央为贺龙举行的、迟来六年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上,她听到毛主席对贺龙的那句“贺龙同志是一个好同志!”的评价后,再也忍不住了,泪水顺着她的脸庞流了一地。

周总理见状走上前来,紧紧地握着薛明的手对薛明说:“你们要好好的生活,有困难可以来找我。”

海军中将贺鹏飞

让薛明欣慰的是,几个孩子都没有辜负贺老总的期望,是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儿子贺鹏飞出生时,贺龙已经接近五十岁了。虽然疼爱这个儿子,但贺龙和薛明从不娇惯儿子。有一次,读中学的贺鹏飞在踢足球时,不慎摔倒,造成了腿部骨折。

在家里养了没几天,贺龙和薛明就让打着石膏的贺鹏飞继续上学。贺鹏飞无法走路,贺龙又不可能让事儿子坐组织上配给自己的专车,薛明就亲自推着一个借来的板车,每天负责接送贺鹏飞上下学。

有人看到薛明亲自推板车送儿子上学,觉得贺龙不近人情,薛明却说:“儿子本来就是普通人,一个母亲送儿子上学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有什么近不近人情的?”

1962年,贺鹏飞高中毕业后,本可心按照当时的规定,被保送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

但贺龙却不想儿子这么做,他要求儿子能靠自己的真本事考上大学。就这样,贺鹏飞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终于在1964年考入了清华大学。

大学毕业后,贺鹏飞先是来到甘肃武都汽车修配厂工作,1974年调入北京的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工作。

1977年,贺鹏飞光荣入伍,成了总参装备部计划处的一名参谋。1980年,贺鹏飞被推荐到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学习军事工程诱导战术,毕业后先后在总参通讯部和装备部工作。

在总参装备部工作期间,贺鹏飞认真贯彻军委指示,积极开展新武器装备技术的引进和技术合作,为我军装备建设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8年9月,在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后,被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授予少将军衔。被授予少将时,贺鹏飞年仅44岁,是当时最年轻的少将。

1992年1月,贺鹏飞调任海军副司令员,分管装备建设工作。两年后,贺鹏飞晋升为海军中将。

早在三十年代贺龙在江湖根据地闹革命时,当地民间便有“贺龙是水龙”的传说。

贺鹏飞这条小龙,最后还是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升任海军副司令后,贺鹏飞曾深情地说:爸爸生前十分关心海军建设,曾陪同刘少奇观看了海军参加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演习,也曾和叶剑英一起在舟山观看了海军大比武,他老人家的心里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能看到我去海军服役。要是爸爸能看到今天我穿上海军的军装,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贺鹏飞任海军副司令员时,恰逢苏联解体。作为前苏联最大的军工企业集中地,乌克兰想出售瓦良格号航母,以解经济上的燃眉之急。

乌克兰想出售瓦良格号的消息,引起了贺鹏飞的注意。

他知道航母对一个国家海军发展的重要性,中国一旦引进瓦良格号,将会让我国海军的战斗力完成一个质的飞跃。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感觉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

1998年1月,中国和乌克兰完成了谈判,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了“瓦良格号”。贺鹏飞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坚强的元帅夫人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也拖垮了贺鹏飞的健康。虽然医生警告他要多休息,但为了国家的海军发展大业,贺鹏飞仍然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2001年3月28日,贺鹏飞忙碌到深夜才上床休息,没想到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

在贺鹏飞的追悼会,薛明痛哭流涕,闻者无不动容。她执着地趴在儿子的遗体上,声泪俱下地哭道:“我的儿子,你怎么狠心先我一步去见你爸?这让我怎么活啊!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啊!”

薛明的一生,经历了幼年丧父、中年丧夫和晚年丧子这三大不幸,如今面对儿子的遗体,她怎能不伤心欲绝?

在送走了儿子之后,薛明收起悲痛,表示要继续为国家、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1989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薛明和罗荣桓元帅的夫人林月琴、王震将军的夫人王季青、杨勇将军的夫人林彬等人联名发出了一封倡议信,要在陕甘宁、鄂豫皖、湘赣闽等老少边穷地区为孩子们建立起七十所希望小学,让孩子们能上学读书。

薛明等人的倡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国家也决定拨款2100万元,协助老人们建立这七十所希望小学。

薛明虽然人近暮年,但对学校的建设仍然十分关心。

有一次,她听说洪湖老区某地将建学校的款挪做别用,气得摔碎了好几个饭碗,直接打电话找到省委领导,将挪用建校款的干部撤了职,然后亲自监督,直到学校建成。

这所小学开学后,学生们特意寄了几瓶洪湖的水给薛明奶奶。孩子们在信中说:贺龙爷爷喜欢喝洪湖的水,今天我们给爷爷送水来了!

读了这封信后,一向坚强的薛明不禁热泪盈眶……

除了建设学校之外,离休后的薛明,也一如既往地关心着百姓的生活。1998年贺龙的家乡湖南桑植县遭了水灾,薛明得知这一情况后,建议把那年的“贺龙杯”高尔夫球赛办成一个赈灾的义赛。

她的这一建议同样得到了国家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通过这场义赛,薛明为桑植县筹集到了近两百万的钱款和物资,这些钱也都被她全部捐给了贺老总的乡亲们。

2011年8月31日,贺龙元帅夫人薛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六岁。她是十大元帅夫人中最后一位去世的老人。

据薛明的小女儿贺黎明说,离休后的薛明,最爱《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生前经常捧着与贺龙的合影,轻轻地唱起“洪湖水啊,浪呀么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呀么是家乡啊……”

参考资料:

《炎黄春秋》杂志:《薛明:烽火征程中与贺龙并肩战斗》

李光荣:《魂牵梦萦洪湖水——访贺龙元帅夫人薛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洪湖   延安   儿子   警卫员   司令员   天津   遗体   海军   夫人   老总   工作   贺鹏飞   薛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