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痰湿,所以长结节 化痰散结用何方?大名鼎鼎“二陈汤”

痰湿和血瘀是容易生长结节的主要原因,包括肺结节,甲状腺结节,还有乳腺结节,我们中医认为脾者土也,治中央,脾胃管理着人一身的气血生化运行,如果脾气虚弱,则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不化,这样湿邪就容易停留在体内,从而生湿生痰。

而痰呢,我们分成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是可以排出体外的,无形之痰是看不到的,它在人体内的某一个部位积聚,就会形成结节、囊肿等等。

健康的人一般痰很少,只是身体为了保护呼吸道的湿润而分泌少量的粘液。但是身体一旦出现不适,呼吸道出现炎症,或是主呼吸的肺出了问题,痰量就会增加,痰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黏痰变成黄脓。

而中痰、无形之痰则广泛存在于我们身体的各个组织、脏器、经络、血液之内,是肉眼看不到的。

当痰湿聚于中焦,影响胃气和降,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痰湿阻滞气机,则胸膈痞闷。痰湿困脾,脾主四肢,可以导致肢体困重。痰是浊阴之邪,阻遏清阳,清阳不升,导致头目眩晕。

当人体的脏腑阴阳失调,再加上致病因素的影响,致使气血、津液等水液停滞不运化,失去了正常的运化功能。逐步情绪凝结成为一种粘稠状的有害液体,也就是痰湿,它在人体内的某一个部位积聚,就会形成结节、囊肿等等。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个专门克服痰湿的中药方。这个方子叫做“二陈汤”。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二陈汤吧!下面我带大家仔细的了解一下。

二陈汤是调理湿痰症的代表方,后世很多调理痰湿的方子都是以二陈汤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成。痰湿的特点是痰多易咳,色白,量大。痰湿的形成主要与脾失健运,水湿聚而成痰有关。

很多患者的舌苔为白滑或者白腻,这就是痰湿的常见舌象。痰为湿邪,往往出现滑脉。针对上述病症,本方从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面立法。

此方是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所组成。

方中以半夏为主药,半夏擅长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针对本证痰浊之气的上逆。

半夏

陈皮理气化湿消痰,体现了“治痰要先治气,气顺痰自消”的理论。

半夏、陈皮相配是整个二陈汤里的基本结构,也是治痰常用的一个配伍组合。“二陈汤”中“二陈”就是半夏、陈皮,陈者良,有些药物采集以后要放一段时间,来缓和它的燥烈之性。

陈皮


方中茯苓健脾胃之运,有助于调理生痰之源;渗湿之功和半夏的燥湿、陈皮的化湿结合,湿去痰消。

茯苓

甘草、茯苓相配有一定补气健脾作用,兼以调和诸药。

甘草

最后注意,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切忌自己盲目试药。如果你还有没了解清楚的地方,可以与我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燥湿   半夏   方子   陈皮   茯苓   囊肿   甘草   呼吸道   大名鼎鼎   气血   身体   何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