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的身体探索之旅,带你看见我们的爱与怕

好家伙,极简又有趣的封面图,“身体+旅行”四个字的魔力,欸,编著竟然是小红书团队,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本《about关于•出发吧!了不起的身体旅行》的内容会很够意思,购物车都不用加了,直接秒了回来。

书籍封面

拿到手的第一感觉是:他比我们常规买的的书籍版面要大些,封面纸质的触感,以及折叠页的设计,看起来不太像平常的书籍,更像一本厚杂志。

翻开一看,果不其然,这里面的内容呈现形式就很有意思。

图文相结合,形象生动的插画人物,真人动作上图指导,多结构的灵活排版,问答阐述形式等等,再加上通篇彩印,这就是一本杂志书呀,有趣,精致,易读,不犯困。

抽一个空闲的周末就能轻松又悠闲地把它读完,这可不是说它内容少哦,而是这本杂志书的魅力就是,让你一沉浸进去就想酣畅淋漓地读完为止。

那么,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是一本书指引当代年轻人进行身体探索和健康生活的书,书中的重点内容在第二部分,里面提出了这么些问题: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你的身体是否被过度使用?我们该如何真诚地与身体共处互生前行?以此来引导我们与自己的身体进行对话。

01.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书的第3-9页,插入了关于职场人生活方式图鉴。里面形象地描述了我们打工人经受的身体伤害,比如久坐党的腰颈椎问题,互联网熬夜党们的黑眼圈和心脑血管问题,得陪酒应酬的销售精英们的啤酒肚和三高问题等等。

用了小型的正方形内翻页版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设计,挺新颖独特的

当然啦,里面也给出了一些好方向的健康养生模范,比如坚持运动的自律达人,反焦虑反内卷的心态王者等等。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提醒我们留意自己的职场生活中的身体状况。

里面还插入关于身体使用度的小调查。折叠长图的书页设计,再配上上生动有趣的插画描述,将28个被采访者的身体信息和反馈都写了上去,顿时可爱极了。

这设计也让数据看起来不费力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数据结果,有60.7%的人工作时长超过了40小时,有接近一半的人都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而且我还发现,大多数觉得自己身体健康的人,工作时长都在40小时内,这是一种隐形的提醒,提醒我注意工作时间长短并劳逸结合,避免为了工作而忽略了个人健康问题。

书中还汇集了一些生病了的年轻人的反思录。我们可以看到被emo症困扰女孩的焦虑和转变,可以看到患上强直性脊柱炎13年男孩的悔恨和重生,也可以看到面临HPV和甲减后年轻人的积极乐观心态等。

我觉得这样的内容很有必要,现在社会上的年轻人压力大,不停内卷,卷着卷着就累了厌了生病了。

这些内容都是在告诉我们,当我们谈论身体时,不要只关注它衍生出来的社会议题,或者把它符号化,我们更要看到“身体”本身,我们越了解自己的身体,就能越大程度收获健康的身体。

诚实一点吧,积极地面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肩颈疼痛就开始锻炼起来,不胖就避免暴力减肥,心情持续低落就尝试心理咨询帮助。

02,你的身体是否被过度使用?

你知道吗?当代年轻人生活中存在着无法避免的“七宗罪”,他们分别是痘痘,眼干,牙病,脱发,失眠,肥胖,emo。

仔细想想,你是否也曾中招过呢?

你是不是换了好几波护肤品,但皮肤依旧粗糙长痘,暗黄无光?

你是不是盯会儿屏幕,就容易眼干眼涩头闷?

你是不是年纪轻轻,就开始大把掉头发,面临发际线危机?

你是不是容易失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你有没有曾觉得,自己身体哪哪不舒服,去全身体检却什么问题都没有?

这都是我们身体被过度使用后的表现。

幸运的是,比起傲慢、贪婪、嫉妒、暴怒、暴食、懒惰和色欲这真正的七宗罪来说,这些身体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更容易被解决和治愈的。

只是当局者迷,深陷其中的我们很少用心去觉察到,并且缺少科学的眼光以及有真正针对性的方式去看待它们,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任由他们伴随我们一起生长,也暗地里阻碍了我们更好地成长。

《about关于•出发吧!了不起的身体旅行》就用了70页的大篇幅,分别从护肤问题、睡眠困扰、用眼健康、饮食问题、口腔健康、运动管理、脱发焦虑以及心理问题出发,带领我们深度探索身体之旅,通过科学专业的解读来帮助我们找到与身体和谐共处的方式。

里面探讨了时下的一些热门问题。

比如针对护肤问题,就有提到:如何有效护肤?你知道自己是哪种肤质吗?面膜需要天天敷吗?早C晚A是万能护肤公式吗?宣称天然或无添加就真的安全吗?

比如针对用眼和牙齿问题,就有提到:眼睛太忙太累会导致的几种后果,近视眼手术靠谱吗?牙齿不够白该怎么办?牙齿正畸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脸型?

针对脱发问题,里面解释了什么才算真正的脱发?为什么会脱发?我们该怎么拯救日渐稀疏的头顶?

针对睡眠问题,里面用了插画人物的呈现形式来揭示夺走我们睡觉的罪魁祸首们,告诉我们想拥有好睡眠的3个方法,以及还找到了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睡眠科的专业医生进行了探讨,就大家的一些代表性问题做了科学的解答,最后还用表格形式给大家分析了睡眠障碍的类型,整体的内容是很容易让人读进去的。

当然啦,里面还探讨了女孩子们很关心的两大大问题:饮食管理和身材管理。比如怎么吃得高质量又不长肉?你是否需要吃保健品?代餐减肥靠不靠谱?轻断食和低碳饮食健康吗?等等……

看完这两部分,我才惊觉自己这些年踩了很多雷。比如自己要么不运动,一运动就操作猛如虎,结果搞得自己腰酸背痛;不喜欢跑步是因为怕小腿变粗;减肥期间天天称体重,认为体重不变=没瘦。还好碰见了这本书,纠正了我的错误观念。

如果说前60页的内容是探讨的身体外部的物理特性,那么后10页就是探讨的身体内部的心理特性,主要是指向emo症。

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团队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的一篇关于我国精神卫生调查的研究文章,里面报告显示,我国emo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8%,12个月患病率为3.6%,这意味着中国的emo症患者超过9500万,这数据还是有点可怕的。

如果你身边有人告诉你太emo了,请别忽视,或许也可以推荐他们来看看这本书,或许能给他们提供一些“自救”指南。

03.我们该如何真诚地与身体共处互生前行?

我很喜欢书籍结尾说的那些话:“我们要更多的把自己的身体交给这个世界,一边观察身体的样貌,一边倾听生活的声音”。

书籍的后半部分,就围绕着身体与生活的关系展开,可以说,身体的想象力促就了你想要的生活。

我们可以看到顾童夫妇的乡村惬意生活,这是他们放弃都市的浮躁与焦虑后的收获;我们可以见证让身体提前变老的年轻女孩“孙孙女王”的变装历程;我们可以看见到去户外用脚步丈量大地的限度与追逐极致的风景,我们可以看到舞者对身体与运动艺术的极致运用与追求等等。

看完这些人和故事,我开始明白生活的方式和状态是有多种可能性的,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想,诚实地面对内心的渴求并踏出行动的第一步。

读完这本书的几天里,我渐渐感觉身体和生活轻盈了起来,不再疯狂刷手机熬夜,不再胡吃海喝,脑中时刻提醒自己在椅子上坐个1h就该站起来活动活动,同时也活动活动眼球。这些变化真的有让我身体和生活状态变得越来越好耶!

总之,这本书真的很适合我们年轻人读,对于身体各纬度科学又专业的解读,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内容呈现形式,这可真书个不可多得的健康养生“绿宝书”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年轻人   身体   插画   焦虑   睡眠   当代   形式   书籍   方式   内容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