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到底是出家了还是去世了?

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一时心灰意冷,看破了红尘,确实有过出家的打算,执意削发为僧。顺治帝本就崇尚佛教,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因此获得法号“行痴”,时常会找高僧到宫里给他讲授佛法,以解他的烦闷之情,因此认识了高僧玉林琇和他的徒弟茆溪森。当他向茆溪森表明了自己出家的决心后,茆溪森苦苦相劝,可顺治帝执意不听,茆溪森只得为顺治帝剃发。茆溪森临终前做的一首偈语“大清国里度天子,金銮殿上说禅道",讲的便是他和顺治帝的故事。

文武百官和孝庄太后知道后,大为震惊,苦口婆心劝顺治帝还俗,但他决心已定,无动于衷。孝庄太后无奈之下召来了茆溪森的师父玉林琇,因茆溪森本就是玉林琇介绍给顺治帝的,让他必须对此事负责。玉林琇想了一个对付顺治帝的绝招,他让茆溪森坐在一堆干柴上,然后拿着火把,对顺治帝说,皇上如果不蓄发还俗,他便将茆溪森活活烧死。顺治帝怎能看着他烧死茆溪森,只得答应蓄发。


这件事之后,顺治帝想出家的念头依然没有打消,他再次向玉林琇表明出家的意愿, 并问:“佛祖释迦牟尼和禅祖达摩,不都是舍弃王位出家了吗?”玉林琇回答道: “佛祖和禅宗是悟立佛禅,而当今世间需要您护持佛法正义,所以,您应该继续做皇帝。”正是这段规劝,才让顺治帝回心转意,打消了他出家的念头。但顺治帝仍然眷恋佛法,在他驾崩的前几天,还亲自把平日最宠信的太监吴良辅送到京城悯忠寺替自己出家。


天意弄人,顺治帝刚放弃了出家的打算,正想振作治国安邦,却不幸患上了让当时皇宫里的人谈之色变的绝症——天花。顺治帝对天花十分恐惧,多次出宫避痘,但天意难违,最终还是染上了天花。当时的翰林学士王熙在他所著的《王熙自定年谱》中记录了这件事:顺治帝死的前一夜,召他至养心殿,说:“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顺治帝刚说了两句,便疲惫不堪了。待王熙等人连夜起草了诏书,顺治帝强撑着修改完,当天就去世了,年仅24岁。顺治帝最终与康熙帝的生母及董鄂妃合葬于遵化孝陵,也算是得偿所愿。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六岁登基,在位十八年,看似很光鲜,实则很心酸,政治上被母亲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牢牢把控着,郁郁不得志;爱情上娶的妃子大多是政治联姻,并不幸福,好不容易遇到一生至爱董鄂妃,可谁想刚结婚四年,董鄂妃就撒手人寰了,这也是压倒顺治帝的最后一根稻草。事业爱情的双失利使顺治帝觉得多活一天都是多余,死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解脱,也许这也是他早已心向往之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遵化   达摩   释迦牟尼   蓄发   诏书   天花   高僧   佛法   太后   佛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