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之韵》风土人情:匣子沟,那个鲜为人知的绝景



桨鳞鱼化石

吴少东/文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讓泉也。”每每读到〈醉翁亭记〉的这一段美文,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一处美景———匣子沟。潺潺溪流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匣子沟也。

匣子沟位于宁夏中宁县白马乡三道湖村南边的大山里,离七星渠约有七八里路。为什么叫匣子沟呢?此处先按下不表。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又一个暑假,天麻麻亮,母亲就起来烧火做饭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吃到了香喷喷的黄米粘饭和酸菜,风卷残云,很快吃完了。我打着饱嗝,跟父亲带上吃的和水,赶着生产队的一群羊,往南山放牧去了。穿过一大片沙枣林,很快到了南山边。正常放羊不一定非要进山里面,到大石子沟,或小石子沟里,都是牧羊的好去处。可今天,父亲决定去匣子沟,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催赶着羊群,沿着和尚路,弯弯曲曲,到了干水沟,远远就看见匣子沟口了。不一会儿,快到沟口了。我看见山坡上有一个草绿色的帐篷,父亲和我进去,原来住着两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他们是负责在匣子沟里头炸石头,等待其他战士开着汽车来,拉石头回去建营房用。想来战士们的生活是十分寂寞单调的,似乎有一条拴着的狗,向我们猛扑猛咬,我真担心栓它的绳子被拽断来咬我,解放军过来挡住狗不让咬。听说过一段时间就换人驻守,毕竟谁也不愿意在深山里常呆啊。

战士们看到我和父亲,就说了几句话,父亲把我们的水壶加满开水,和战士打了声招呼,就赶紧追上羊群,进山了。

一到匣子沟口,两边的山一下子陡峭了许多,越往里走,沟越狭窄,峭壁直立,凉飕飕,阴森森的。不下雨的时候,匣子沟时常流淌着水,清清的,凉凉的,四季不断。有大山,有石壁,有深沟,有流水,这样的造化在我们这里岂不是太稀罕金贵了!这使我想起了那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两边的山全是石头,石质坚硬,或呈褐红色,或是上好的石材,解放军就选一些地方采石头,搞建筑。鸣沙、白马的一些村民也来拉石头修渠闸或盖房子作地基用。这就是匣子沟的奇绝了。我们这里的山大部分都是土山,只有匣子沟有取不尽的上好石头,流不完的清凉山水,而且石头缝里长着酸枣树、各种中药材等野生植物,山大沟深,阴森险峻,人走在里面,静悄悄的。不知道这沟的尽头在哪里。现在想来,它的源头可能在罗山吧。

上午父亲和我赶着羊群,尽量快一些往峡谷深处走,不知道走了多远,找到一个凹口处,就把羊赶出去上山吃草。

越是深山处,来牧羊的越少,可吃的草就越多。只见羊们沿着羊肠小道,边走边吃,几乎顾不上抬头,享受着尽情吃草的快乐。这里的草长得比较高比较肥,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中药材呢,羊吃了自然是很不错的,正如有句话调侃的那样:“吃的是冬虫夏草,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啊。”中午时分,羊们吃的也差不多饱了,我们把它们赶下來到峡谷,找到一个拐弯处,这里在石壁下有一洼水,或是从上游流下来的山水,或是此处石头缝里流下来的水,在此处积攒了一个水池,不深不浅,可以洗澡,水可是凉的很,有点渗骨头的感觉。乘着中午大太阳天,父亲就把一些羊抓拽过去给洗澡,洗完一个放走一个,羊使劲摔掉身上的水,毛显得白多了。这样剪下的羊毛就比较干净了。我明白父亲大老远来匣子沟牧羊的原因了。

避过了中午的酷暑,太阳也从峡谷的正上方移到了偏西,我们该下山回家了。峡谷有的地方很窄,山很高,倾斜着压下来,让人似乎不敢喘气。突然,一只鸟从石缝里飞出来,呼啦啦煽动着翅膀,把人吓一跳。我长长地“啊——奥”地喊着,回音在峡谷飘荡,传的很远很远。有那么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感觉。又有一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萬重山”的感觉。下雨天的时候,是绝对不敢进匣子沟的,因为山洪会从峡谷咆哮而下。我惊叹大自然的伟力了,也许是远古时代的地壳运动,在这里撕开了一个口子,但凡下雨,山洪就咆哮而下,以排山倒海之势经过下游的干水沟冲入黄河。历经千年万载的冲击,峡谷越发险峻深邃了。就像大山深处镶嵌的一个五彩的匣子。这可能就是匣子沟的由来吧。

七八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带着儿子和外甥,去阔别二十年的匣子沟看看。到了干水沟,远远地就看见了匣子沟口。只是觉得它没以前那么险峻了。到了跟前,当年解放军驻扎帐篷的斜坡已不见了踪影,沟口两边全是被炸碎的石头在那里散落,像是一头马或一头牛的嘴被撕扯烂了,在那里突兀地张着。我感到极度的震惊和心痛。

我们踩着随处散落的不太大的石头,继续往匣子沟里走。几十年前那个秀美的,安静的,甚至是孤傲寂寞的匣子沟,已经体无完肤,被蹂躏得不成样子了。没有了险峻挺拔的身躯和秀发,到处是被炸毁挖掘的石头瓦砾。据说这里已经被不少人开设了采石场,修路,盖楼,筑桥,中国的城市化,高速公路,房地产突飞猛进,需要大量的石头,沙子,水泥,钢材。匣子沟,从此再无宁日,再也回不到从前的模样了。我的心里一阵阵的悲凉。

我和儿子翻捡着炸开的石头,有各种颜色的,甚至上面还有水晶状的成分,我猜测红的石头里面应该有铁吧,水晶状的应该是含有单晶硅的矿物质吧。如果有技术部门检测,或许能开发什么宝藏来造福桑梓呢。或者,如果把匣子沟保护好,保持它的险峻,幽深,奇特,山上还有发菜可以观摩,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它的北面就是牛首山大小西天,中有匣子沟,上游可以到罗山山脉,这真是一条挺不错的旅游线路呢,集远足、跋涉、探险于一体,足可以畅叙幽情,游目驰怀了。中卫的寺口子就保护得较好,现在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了。

我还在想,如果当初政府把开采匣子沟山石的审批权管住,只准有计划地小量开采,绝不允许滥采,保护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一方青山绿水美峡。及至后来适时加以修复和开发,或许可以变成中宁县的聚宝峡呢。

现在的匣子沟,你怎么样呢。我期待今年的夏天,再去看你。约三五好友,穿越匣子沟,及至罗山徒步探险,或许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匣子   罗山   中宁县   绝景   险峻   羊群   水沟   风土人情   鲜为人知   峡谷   解放军   石头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