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会看面相,第一次见到慈禧时,他做了什么评价?

说到晚清著名的大臣,曾国藩可以说是无人不晓;特别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达到了人生的巅峰,拥兵百万掌管江苏、江西、安徽和浙江四省军政大权;然而,众所周知,晚清实际的掌权者为慈禧太后,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如何评价慈禧,令人好奇!

▲曾国藩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相传,曾国藩很会看面相,在“识人观相”上面,其有着独特的心得体会。曾国藩在《冰鉴》中有言: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从一个人的五官,一个人的气质中,就能判定这个人是个怎样的人,未来有着怎样的成就和事业。

▲曾国藩很会察颜观色。(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因此,曾国藩每次接见生人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先不和你说话,让你坐在座位上,从上到下打量你,看上几分钟,然后再开口。这个习惯挺吓人,但曾国藩自己认为这是他鉴别人才的一种方式。

曾有一个故事记载。曾国藩在李鸿章推荐的三人中,一眼就看出谁有大将之才;曾国藩只是简单看了三人的言行举止,就说第一人老实忠厚,可以做后勤管理;第二个人做作圆滑,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也就罢了;唯有第三人乃大将之风,日后必有作为。时间印证了一切,曾国藩识人果然一丝不差,最后一位就是刘铭传,后来以将军的身份当上了中国台湾地区巡抚。

▲慈禧太后做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事。(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据悉,有一次曾国藩进宫撞见慈禧与慈安,闲聊了几句。曾国藩回到家便记下感触:

两宫太后才识平常,见面无一要语。

两人确实没有什么才学和见识,特别是慈禧,果不其然,后期清朝的割地赔款愈演愈烈,慈禧面对列强来犯,根本没有一点解决的办法,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割地赔款求和,卑躬屈膝,丧权辱国,实乃厚颜无耻之人。

曾国藩写过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家书,他的部分家书得到很多读者的青睐。他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1.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4.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5.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9.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10.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1. 作字:饭后写字半小时。
  12. 夜不出门。

《中国近代史》如此评价曾:

“曾国藩的政治家风度、品格及个人修养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他或许是十九世纪中国最受人敬仰、最伟大的学者型官员”。

史学家评论道:

“曾国藩虽然并非才华横溢,但却是一位坚持信念、孜孜不倦的士人”,“在居留京城期间,他与一些宋派理学的首要人物交友,并从他们那里获取了对“静”、“耐”和“约”的领悟,这些信念运用到实际事务中,即意味着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和务实克己。他在日后的生涯中将大大利益于这些品格。”

曾国藩无疑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参考资料:《清史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后汉书   太平天国   慈禧   丧权辱国   晚清   词条   家书   面相   品格   大将   百科   评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