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李天佑受伤,邓小平说:他是小老虎连长,后来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天佑,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军中有“虎将”之称。

李天佑于1914年1月8日出生于广西临桂县,家中兄弟姐妹共五人,他排第三。桂林米粉可谓天下闻名,而李天佑就曾在桂林米粉店做过学徒。

当时国内,内有军阀割据林立,外有强敌欺凌,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百姓生活十分不易,正是由于这样,出身贫困家庭的李天佑,就有了出去闯荡的想法。

1928年6月,李天佑就在桂林参军,加入国民革命军。1929年春,李天佑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7独立团,从武汉回到广西桂平。有一天晚上,部队遭到敌人袭击,李天佑听到枪声,拿起一杆枪就冲了出去,这时他看到教官在前面,就说:“教官,我来了。”

教官说:“嗯,好。”

此时李天佑见教官披着军衣、帽子歪着,武装袋也是搭在肩上,鞋也没穿,很显然,教官一听到枪声,就急忙出来了,连鞋子也没顾得穿。

李天佑见状,于是就把自己的鞋脱给教官。教官很感动的说:”我不能穿你的鞋,再说了,这样你就没鞋穿了。”

李天佑说:“没事,我从小就赤脚走路,以前经常翻山越岭,习惯了,不穿鞋也没事。”他说完,就帮教官把鞋穿上了。

这时敌人的枪声越来越近,李天佑找来一匹马让教官骑着去团部。而李天佑则准备阻击敌人。

过了一会,敌人过来了,幸好李天佑枪法厉害,又处于隐蔽的地方,所以打死了数名敌人,剩下的敌人一看情况不妙,就急忙逃跑了。

这次的战斗,虽然场面并不是很大,但由于李天佑出色的表现,得以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后来在1929年6月时,李天佑被派选送到教导总队学习,在这里,李天佑受到共产党员张云逸、李朴等人的影响,使得思想进步很快。10月下旬,邓小平、张云逸带领教导总队和广西第4警备大队等部队前往百色,在去百色的途中,李天佑加入中国共产党。

部队到百色后,就召开部队党委会议,会议决定首先在部队和群众中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并准备一场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府、工农红军和红色政权。

教导总队到百色后,改编为教导营,李天佑为教导营机枪连的排长。

有一天夜晚,部队准备和敌人战斗。教导营机枪连连长,把李天佑等共产党员找来说:“这次行动不是演练,是真枪实弹的战斗,作为共产党员,要起到模范的作用,要做到冲锋在前,退却在后。”

李天佑等人听了说:“我们一定做到。”

连长又说:“你们知道我们这次去打谁吗?”

其中一人回答说:“不知道。”

连长高兴的说:“我们这次打的是广西第三警备大队,去活捉狗熊。”

大家一听,都乐了,也知道连长说的是谁了,原来是广西第三警备大队的大队长熊镐。

这时李天佑着急的问:“连长,你快说,我们这次怎么消灭他们?”

连长见李天佑问到了,于是就把作战部署和作战任务告诉了大家。

之后,李天佑就带领全排的人整理武器弹药。此时他信心满满,心中也下定决心要打好入党后的第一仗。一切准备就绪后,部队到达目的地,然后就对敌人发起了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后,敌军仓惶而逃。这一仗,不仅俘虏了1000多人,而且还缴获了700多支枪。

而李天佑则带领全排战士在回百色的途中,又收缴了田东、田西等警备队、警察局、兵团的枪支,然后又把这些缴获的枪支,分给了右江的农民部队。

1929年12月11日,正值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韦拔群等人领导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教导总队、右江农军在百色宣布起义,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红军第七军,下辖三个纵队,共2800多人。由张云逸担任军长,陈豪人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军政治委员。而此时年仅15岁的李天佑则担任军部特务连副连长。百色起义的爆发,不仅震惊了桂系军阀,也震惊了国民党反动派,同时也震惊了全国。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红七军,就派兵向红七军驻地发动攻击。

1930年2月初,李天佑带领军部特务连和一个不到300人的部队到隆安驻守,没过几天,于2月4日,敌人就带着三个团和一个特务营,共4000人的部队向隆安发起了攻击。

敌人本欲以优势兵力攻下隆安,消灭李天佑的部队,所以就发动了多次攻击。

不过,李天佑的兵力虽然不占优势,但他们斗志高昂、团结一致,所以还是坚守住了阵地没有丢弃。

但敌人并没有因此撤兵,反而还不断的增加兵力,使得隆安处境越来越严峻。而李天佑也在指挥战斗中,被子弹打中左腿不能站立,住进了野战住院。隆安被困后,张云逸等人就带领部队前来增援。张云逸的增援部队赶到后,和守城的部队密切配合,并向敌人发动攻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伤亡五百多人。

敌人遭到重创后,张云逸趁敌人目前不能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为了保存实力,就撤出战斗,把部队和野战医院转移到了东兰休整。

部队和野战医院到了东兰后,有一天,邓小平到医院看望伤员。李天佑之前是军部特务连副连长,他是见过邓小平的。所以当邓小平走到他病床前时,就急忙说:“首长好。”

邓小平就微笑着说:“你就是特务连的吧。”

李天佑回答说:“是。”

这时,又有人回答说:“他就是特务连的李天佑副连长。”

邓小平听了后,就说::“在红七军的连级干部中,李天佑是最年轻的。不过他年龄虽小,但作战勇敢,所以大家都称他是小老虎连长。”邓小平说完,又问李天佑还能不能参加战斗。

李天佑忙回答说:“能,没关系,没关系。只是受点轻伤,很快就好了。

邓小平听了后就说:“我知道你打仗勇敢,但同时也希望你能好好的养伤,好好的学习,争取成为一位智勇双全的指挥员。”

1930年3月,红七军决定向外线开展作战,此时李天佑虽然腿部伤情未愈,但他还是跟着部队向贵州挺近。

同年4月,李天佑由特务连副连长升为连长。4月底,红军攻打贵州榕江县城,最后消灭敌人600多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1930年5月,李天佑又随部队回到右江,期间再次受伤住进了医院。等他伤愈后回特务连时,部队又准备进行转移。

1930年10月,红七军接到北上的命令。之后红七军一路长途跋涉、披荆斩棘,冲破敌人重重阻拦,终于在1931年底到达十都村。

红七军到达十都村后,就消灭了当地的民团,并在此休整。一天下午,突然传来了枪声,李天佑以为敌人又来袭击了,于是就组织部队准备应战。但过了一会李天佑却发现,对面是打着红旗的部队,原来是王震带领湘赣红军独立1师第3团前来迎接红七军的。

张云逸见到王震非常高兴,两支队伍会合后,就一起投入了保卫中央苏区、参加第二次反围剿的战争中来。

1931年7月,红七军到达江西宁都县,和中央红军主力会师,之后部队进行改编,红七军划归红三军团建制,彭德怀为军团长,滕代远为政委。

1932年1月,李天佑带领特务连,随军参加攻打赣州的战斗。在赣州战斗中,红军损失不小,其中李天佑也身中三弹。

当时情况是,红军攻打赣州不顺利,李天佑就组织70多名敢死队发起冲锋,由于敌军火力猛烈,结果敢死队死伤严重。

李天佑只得再次组织敢死队冲锋,但结果他身中三弹昏迷了。战士们突然发现连长不见了,就派人去找。当一个通信员找到他的时候,通信员一边喊他的名字、一边推他,却始终不见李天佑有反应。通信员很担心,于是就把他背了回来,结果在途中他又醒了,大家就急忙把他送到野战医院。

这次李天佑受伤,休养了两个月才好。病好之后,他回到部队,担任58团副团长,没过多久,又被调到瑞金中央红军学校学习。

1933年1月,李天佑从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归来,重新回到部队,担任58团团长之职。在接下来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他带领58团英勇作战,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作出了不少贡献。

1933年6月,李天佑担任红三军团第5师13团团长,之后李天佑带领13团战士和敌人进行运战。期间,13团还把敌军中号称没有打过败仗的61师366团消灭了,从而创造了红军一个团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一个团的战绩。

正是由于13团打下了这样出色的战绩,所以在军团召开的表彰会上,授予13团“英雄模范团”锦旗。当时彭德怀把19岁的李天佑拉到身边,高兴的说:“小李,别看年轻,指挥打仗可真有本事,真是好样的,以后好好干。1934年1月,李天佑升为红三军团第5师师长,此时第五次反围剿战争正在激烈的进行着。

但由于此时毛泽东失去了对红军的指挥权,而掌握军队的博古、李德又放弃正确的运动战不用,而改用“碉堡推进、步步为营”的不当战略,结果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红军损失惨重,苏区也急剧缩小。

比如,李天佑带领的红5师,在高虎脑和敌人血战三天四夜,当时师长李天佑和政委轮流到前线指挥战斗,最后虽然消灭敌人五六千人,但红5师也伤亡惨重,到后来部队在瑞金集结时,红5师下面有的营,打的只有十几个人了。

随着红军伤亡的不断增加,也随着苏区的不断缩小,在此危难之时,为了摆脱敌人的围攻,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也就是长征。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带领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撤出苏区开始长征。

红军长征后,师长李天佑和政委钟赤兵带领的红5师,负责担任红三军团的前卫。后来李天佑带领红5师战士在新圩阻击敌人两个师,经过三昼夜的血战,使得中央纵队安全渡过湘江。当然,红5师也损失惨重,经此一战,全师3000多人,损失2000多人,各级指挥员几户全部非死即伤。此战非常惨烈,但红5师还是完成了任务,体现了红军无畏生死、勇于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中央纵队和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李天佑和钟赤兵带领部队进入贵州。

1935年1月,李天佑担任红三军团作战科科长,和叶剑英、黄克诚等人,一起协助军团首长指挥军队战斗。此后李天佑先后参加了攻占娄山关、袭取遵义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通过彝族区、飞越大渡河等战斗。

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由于陕甘支队2纵大队长黄珍不幸壮烈牺牲,李天佑就接任黄珍的职务。后又先后为红一方面军第10团团长、红2师副师长、红四师师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国共再次合作、联合抗日、一致对外,自此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此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分别是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而李天佑带领的红四师改编为第115师343旅686团,李天佑为团长,杨勇为副团长,彭雄为参谋长。

云阳誓师大会后,李天佑、杨勇接到师部命令,命令他们带领686团参加第一批东进部队、渡过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并于老爷庙附近设伏。

1937年9月23日,李天佑、杨勇带领686团战士,来到离平型关大约15公里的冉庄驻扎了下来。

此时,战士们都明白,这是和日军第一次交战,可谓意义重大。同时日军在中国横行直撞、滥杀无辜,战士们早想和日军交手血战了。所以战士们纷纷写下决战书、挑战书,都表示在战场上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战役打响了。

在平型关战斗打响前,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命各参战部队,于25日零时向设伏地点开进,并在设伏地点等待命令。

由于离出发还有八九个小时,战士们还可以休息休息,但李天佑却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这时杨勇开玩笑的说:“都是身经百战的人了,怎么还这么紧张?”

李天佑说:“也不是紧张,只不过咱们这是第一次和日军交战,要想想哪里还没有布置周到,不然就误事了。”

杨勇听了李天佑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和李天佑又谈了一些细节问题。

25日零时后,第115师各作战部队开始行动,向设伏地点开进。部队进入设伏地点后,就隐蔽起来,开始专等日寇的前来。

李天佑看了看周围的地形,对这次的设伏作战很有信心,他说:“我们686团已经拉好了网,687团在东,685团在西,只要敌人来了,到时687团、685团对敌人斩头砍尾,我们686团再拦腰横切,敌人算是死定了。”

战士们一直在静静的等着敌人的到来,终于到了上午的时候,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渐渐的日军进入了八路军的伏击地点,这时战士们只等着攻击命令一下,就可向日军发动攻击了。

当部队等到攻击的命令后,顿时之间,枪炮声响了起来。日军遭到伏击,他们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组织反攻,并抢占了老爷庙高地。

这时李天佑对三营营长周海滨说:“不要怕伤亡,一定要抢回老爷庙阵地。”

周海滨说:“保证完成任务。”说完就带着三营战士向老爷庙冲了上去。

老爷庙是高地,对这场战役很重要,所以杨勇就说:“老李,你负责在这里指挥,我和三营一起去把老爷庙拿下。”

之后,三营战士穿过枪林弹雨,越过山沟,冲向公路后,直向老爷庙冲去。到了地方后,八路军战士就和日军进行了惨烈的白刃战。

这是八路军第一次和日军交手,也是第一次和日军近身博杀,当然这更是一场生死较量。

正当686团和日军激战之时,687团来了,在两团合力之下,将辛庄至老爷庙之间的日军很快歼灭了。当然,686团3营也损失不小,比如,9连干部大多数战死。

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第115师取得平型关战役的胜利。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次大胜仗,得以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极大的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和意志。

1938年,李天佑先后担任343旅副旅长、代旅长,之后带领部队进入吕梁山地区,参加晋西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李天佑由于为了战事,长期劳累过度,所以身体虚弱,1939年经组织安排,把他送到苏联莫斯科养病,并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4年,李天佑回到延安。

抗日战争结束后,李天佑又投身于解放战争,曾参加过攻打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湖北等战役,为全国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李天佑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8年,李战佑担任广州军区代司令员。1962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1970年9月27日,虎将李天佑在北京因病去世,时年56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天佑   连长   平型关   隆安   百色   虎将   军衔   特务   日军   上将   红军   老虎   部队   敌人   邓小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