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一个女生,尤其是一个嫁入他乡的女生,对于生她养她的这个家乡真的是控制不住的越来越远。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从此故乡只有春夏再无秋冬。而后毕业、工作、嫁他乡,每一样都使自身在离家的路上越走越远。前方的梦想与身后的家乡二者注定是不可兼得。

这次休年假得以间隙直奔老家,阔别已久的家乡已经变了样,但家乡那清晨清纯寂净的空气,谷雨前后那绿油油的麦田,还有那熟悉的一草一木,无一不让我触景生情……

一 奶奶家门前的那条路

奶奶,老家,用魂牵梦绕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知道我无论在哪,走的再远,奶奶总是在家等着我,只要我回家,就等见到站在街口老树下翘首待我的奶奶。小时候奶奶家门前的这条路还不是油路,是土路,宽度刚好容下一辆汽车经过。路东面是浅浅的沟,那是上上上辈人挖土盖房留下的印记,如今大多已是人去沟在房不在,之前辛苦起的土房大多被他的后人推翻起了高楼。路西面就是我家,我家后面是我奶奶家,我们两家仅有一墙之隔。奶奶家对面是我老奶奶家,说是老奶奶不过是辈分比我们家高几辈,年岁比我奶奶要小10岁左右,她家与我奶奶家是有这一路之隔。我是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有时夜幕降临我还在外面疯玩,奶奶就会掩上门,拿着手电筒走过这条路,去我的小伙伴家找我。找到我之后,奶奶一手牵着我,一手拿着手电,在路上奶奶会说,你数到50步的时候,就到咱们家了。就这样皎洁的月光下,一老一小手拉手数着步子往前走,老人手里手电筒的灯光把他们前面的路照的格外的亮彻…


二 奶奶与她的邻居的二三事


有时候晚上我们早早吃了晚饭,我闹着不想睡觉,奶奶就会带着我去对门邻居老奶奶家看电视,(说是老奶奶,不过是辈分比我们高,实际年龄比奶奶小10多岁)记得有一次看的是关于古代人挨饿的一个电视剧,剧里的人吃树皮,卖孩子,衣衫褴褛,头发凌乱…看到这里奶奶、老奶奶就会掉眼泪。我问他们为何哭,他们说这是真实存在过的。她们小时候就是吃不饱,穿不暖,见啥吃啥,只为填饱肚子…然后俩人一起感叹现在日子终于是一天天好起来了。

奶奶与我这个老奶奶在我的记忆中从没有见两人红过脸。在小时候我的记忆中是俩人常常是把各家的羊从家里赶到这路两旁,羊安安静静的吃草以后,俩人各自坐在各自搬出的的小木箱旁一边剪兔子毛,一边拉呱聊天,在这间隙时不时的瞅一下自家的羊。那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听他们聊天,聊哪家儿媳妇怎么怎么的厉害,聊聊哪家婆婆怎么怎么的过分,再或者说前面那条路上的哪个老太太又在街上骂人了…


还有时候奶奶家来了亲戚,奶奶家会做好多好吃的,奶奶总会提前盛出一碗好吃的让我给老奶奶家送去,而老奶奶收到后总是喜笑颜开,有时见奶奶家来的亲戚多,担心奶奶家板凳不够这么多人坐的会稍几个小板凳过来,顺道和客人寒暄一会,久而久之奶奶家的客人都认识了老奶奶,有时他们来奶奶家走亲戚见奶奶家锁着门,也会拍老奶奶家的门问老奶奶我奶奶去哪了。而有时老奶奶家来了亲戚,老奶奶也会给我奶奶留一碗肉,有时也会用上我奶奶家拿几把椅子备用。

他们俩的故事我知道的基本就是这些了,她俩的一辈子基本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如果没有意外俩人应该也还会这样的过着。

三 奶奶的对门再没有邻居了

18年4月份我也是休假回家,妈妈说如果你再回你奶奶家,你奶奶若不在,不要再去敲对门老奶奶家门了,因为她上一年11月份已经去世了。我一阵头昏,惊愕到怎么可能?可事实就是这样,她脑梗走的,走时刚刚66岁。老奶奶一辈子省吃俭用,到最后她也没有去城里的大医院检查检查身体,一直是在我们村赤脚医生的诊所住院,输液,最后眼看着人不行了,旁边的人才开始打120,还没到了医院人就咽气了。。。而她的老伴一辈子没有下过厨房,平时爱喝个小酒,老奶奶去世后他饮酒更厉害,终日以酒为伴,每天醉醺醺的,眼睛扑朔迷离,身上永远是衣衫不整的,走路腿脚也不灵便,蹒跚的步履,有种风烛残年的老态。

老伴不过刚去世刚一年多,他整个人已判若两人。时间真是一把无情的剑,磨灭了人的朝气,削减了人的斗志,要不那么好的老爷爷怎能成这般模样啊。熟悉他的村里人都知道他年轻时血气方刚,进过部队当过兵,还当过我们村里头的大队书记,惩治过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另外搞养殖也有一手。种过几亩桃林,摘桃卖桃都是他,也种过桑树养过蚕。但是到晚年怎么就成了这般光景…听妈妈说,他老伴去世一年后的某一天的雨后,村里人路过他门前,听到他门里的鸭子一直呱呱呱呱呱呱的叫个不停,好心人凑近门缝一看,只见他躺在地上,脸上、身上沾满了泥,鸭子们在他身上走来走去,他也一动不动。。。

这次我再回去,他们家的大门已经锈迹斑斑,门锁也看不出自身的颜色,门口开始长出杂草和野花,这情景仿佛这院子里从来没有住过人似的。可明明早些年这个院子里有那么多的欢声笑语,转眼间却成了过眼云烟。


如果人的最终归宿是死亡那么中间消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现在村子都老了,年轻人基本也都出务工了。


家还是要常回的,否则“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矛盾;“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断肠等种种情绪齐迸发最后会击垮你内心的重重防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家乡   辈分   老奶奶   老伴   村里   俩人   亲戚   对门   门前   奶奶   人事   岁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