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志愿军刚到朝鲜,金日成就要指挥权,彭德怀处理方式真高明

1950年10月19日,彭老总带着3位随行工作人员和一辆电台车,驶出十三兵团军营。趁着夜色,彭德怀准备驶过鸭绿江大桥,前往朝鲜战场腹地。此时志愿军尚且处在备战期,一军主帅只身涉险,难免让人有些担忧。

彭德怀对于自己的决定很清楚,只身涉险的价值远超出旁人的想象。从西北赶回北京后,彭德怀出席过多场会议,期间他便听到了一些消息。二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出现了南北分治的格局,前线是南北朝鲜,背后是美苏争霸,而中国因为地理位置,自然也很难置身事外。

首先是北朝鲜,金日成在1950年的年初,认为自己统一南北的时机已经到来,所以多次去跟斯大林会谈。而斯大林和金日成,都认为美国不会介入朝鲜半岛的统一战争,所以北朝鲜才会向南发动进攻。

斯大林已经多次说过,他们苏联并不会直接卷入这场战争。而中国方面的毛泽东,则对此事颇为意外,按照毛泽东的设想,在我国稳定之后,才能给予北朝鲜必要的支持。金日成则在不通知中国的情况下,发动了统一战争,毛泽东得知此事的时候,半岛已经燃起了战火。

中驻朝大使参赞柴成文,曾经回忆过一段往事。朝鲜初期对战场局势存有盲目乐观的情况,但金日成对中国,始终封锁消息,所以柴成文只能通过收音机获悉前线战场的情况,然后再发回国内,金日成认为战场局势依旧可控,我国也只会派出少量部队参战。金日成希望志愿军入朝之后,继续由自己指挥。对于这个决定,彭老总断然不能够轻易接受。但金日成毕竟是友邦领导人,如何劝说金日成便成为大问题。

素来被认为脾气火爆的彭德怀,并没有一上来便展露出自己雷厉风行的一面。同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商议期间,彭德怀始终没有谈到过指挥权的问题,双方之间的重点还是落到当前美军进展,彭德怀需要知道联合军东、西、中三路进军之后,眼下对方是否已经攻占平壤、远山和阳德三处关键点,此时彭德怀心生一计,他决定只身涉险奔赴大榆洞。

10月21日,历经两天时间之后,彭老总终于抵达大榆洞。在朝鲜民房内,彭德怀代毛主席和总理向金日成送上问候,而后便拉着金日成做进一步的战略分析,将此前同毛主席沟通的内容分享于金日成,毛主席在战略上指出要利用好美军东西对进的机会。期间,彭德怀并未谈到指挥权归属的问题,大战在即分权自然不妥,谈战事才是将军应该要做的事情。

在毛主席看来,美军选择东西对进的计划,固然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巩固战果,但只要人民军能够站住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以北地区,待志愿军入场之后,便利用山体构建数道防御阵地。再依托于元山铁路线、宁远公路边两条交通大动脉,敌军若从平壤、元山来犯,便寻薄弱处攻之。若敌军避战不出,我军便养精蓄锐,待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方整训部队进入战场,利用优势反攻。

毛主席一开始的计划,想要达到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效果。但由于大榆洞内并无电台设备,彭德怀并不知晓,人民军在北线已经全面溃败,麦克阿瑟借此机会已经全速从东西两路向北进军,蜂腰部预定防守阵地的洪源、五老里等地已经尽数失守。而后,彭德怀提出想要邀请朴一禹出任志愿军副总司令,负责做两军之间的联络员。

到这时,彭德怀本人已经给足金日成面子。虽然并未明确表明是否给予指挥权的问题,但也通过邀约朴一禹出任副总司令的行为,已经表明志愿军愿同人民军合作共进的心。但金日成本人,还是希望尽快拿到指挥权。这样的情况,直到志愿军渡江带回电台之后才被打破。人民军前线溃散的消息传回,金日成不再多加言语。

彭德怀知晓美军动向,了解到朝鲜北部多地阵地无法固守的情况下,从未在电报沟通期间同毛主席表露不满。但实际作战期间,彭德怀清楚感受到中方志愿军、朝方人民军、苏联顾问之间的统筹工作难度颇大,志愿军将士习惯大军团作战,更讲究战略上重视敌人,从全局作战;而朝方由于地形缘故,还停留在局部战役的阶段,相对而言对于一座城池的得失更为计较。

以什特科夫为首的苏军顾问,虽然能够理解志愿军的大军团行动风格。但什特科夫夹在中间,多数时间并不好过多言语。三方之间就后勤保障、协调作战问题曾经发生过数次争吵,期间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处理人民军第六师和志愿军一二五师问题。由于战役失利,人民军仅存5000余人,彭德怀提议让其同一二五师协同作战。但金日成顾及面子,并未给出答复。

彭德怀多数时间,依旧遵守毛主席指导建议,多站在朝方立场和角度考虑协同作战安排。整个过程中,彭德怀一直保持理智、克制,并未过多发过脾气。但唯独在朝方提议强攻汉城这件事情上,彭德怀据理抗争。此时通过第一、第二次战役,抗美援朝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彭德怀指出兵困马疲,需要时间休整。

但金日成坚持向什特科夫施压,要求志愿军强攻汉城。为此彭德怀第一次在苏、朝两方指挥面前压不住情绪:“昔日作战,便说美军不会出兵,不提前攻占登陆点;撤退期间不做准备,致使美军东西对进计划升级为向北进军;如今要强攻汉城,只是说预测美军会因此退出朝鲜。万事无根据,只有一厢情愿,此事不可取。”

这些问题,彭德怀一五一十写进电报之中交付毛主席之手。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同总理商议提出一个解决方案,邀请金日成前往北京进行商讨,通过北京的经历向其展露我国帮助朝方抵抗侵略之决心。同时向莫斯科发出电报,请求斯大林协同处理此事。关键时刻,莫斯科致电人民军,这才使得三方统筹问题落下帷幕,强攻汉城的计划告吹。金日成答应让彭德怀来指挥两军的作战,三方成立联合司令部。

该冷静时,便坐下来仔细分析战局。面对原则性问题,便坚持己见表明态度,彭德怀在处理金日成索要指挥权一事上照顾到友邦情绪,在照顾对方的情况下将抗美援朝的胜利果实保存下来。作为一军之帅,彭德怀的做法着实高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金日成   朝鲜   志愿军   北朝鲜   朝鲜半岛   斯大林   汉城   人民军   作战   美军   方式   高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