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死前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懂乾隆的苦心

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乾隆皇帝

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没有了老皇帝的庇护,和珅很快迎来了亲政的嘉庆帝的制裁。当时,乾隆的丧事还没有结束,和珅就被士兵逮捕入狱。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文武百官开始盘点和珅之前的罪行,嘉庆皇帝借坡下驴判处和珅死刑,三尺白绫在监狱送他上路。

和珅被抄家时,嘉庆帝在他的府邸中得到了价值8亿两白银的财产,足足是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

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事情,民间才流传着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笔钱也的确帮了嘉庆皇帝的大忙。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嘉庆皇帝才想到和珅的好,对于当初杀了他深感后悔。

李侍尧案和珅由白变黑

公元1750年,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有着八旗背景、官宦之子身份的他本该有着幸福的生活,奈何三岁母亲去世、九岁父亲去世,和珅的命运陷入最低谷,甚至家中的财产差点就被别人占据。



幸运的是,家中的老仆、父亲的偏房保护了他,和珅这才有了栖身之地。为了中兴自己的家族,和珅努力学习四书五经,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

相传,和珅从学校毕业以后还参加了当时的科举考试,但最后却名落孙山。不过,当时皇宫之中正在选拔侍从,他便听从岳父之言参与了这次选拔。

最终,和珅进入了紫禁城,还成为了乾隆皇帝的侍卫。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和珅的文化水平很高,他的政治情商更高,种种表现使得他成了乾隆身边的红人。

据悉,有一次乾隆正在在看《孟子》的注解,但因天色昏暗看不清楚,和珅便询问乾隆皇帝是哪一部分,随即他便把那一部分的内容与注解全部背了下来。




公元1773年,和珅被乾隆任命为管理布库的大臣,他管理下的布库不仅有序得当,甚至布匹的存量还增加了不少,乾隆皇帝为之称赞不已。

由此观之,和珅并不是一个“耍嘴皮”的人,他有着非凡的才华。总的来说,和珅的前期的仕途之路,是靠着他的才华一步步走出来的,充满了艰辛与汗水。

从时间上来看,和珅的“黑化”发生在李侍尧案之后。李侍尧是乾隆年间的一个贪官,皇帝派遣了几人去查他都没查出来头绪,和珅成为钦差后很快就破了案。

当时,和珅从李侍尧抄家的东西中获得了大量的财物,再加上乾隆皇帝赏赐给他的东西,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此事也为他打开了他贪污的潘多拉魔盒。

和珅一倒,嘉庆吃饱

李侍尧案件之后,和珅的仕途之路一番丰顺,不仅是朝廷的军机大臣,更是身兼多个重要职位的朝廷大员,他的弟弟和琳也是镇守一方的军事将领,人生迎来了辉煌与巅峰。

靠着乾隆皇帝的宠幸与自身的权力,和珅不但敛财并扩展自己的产业,据说广东十三行都与他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和珅从中牟利巨大。

另外,他还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文武百官大多都是和珅提拔上来的人,以至于乾隆晚年不得不依靠和珅,对他所作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退位,嘉庆皇帝登基称帝,但此时乾隆虽然不再是皇帝,但实际权力还在他的手里,和珅就是他在前朝的一枚棋子、一个话事人。



朝堂之上,朝廷百官要向和珅跪拜,嘉庆皇帝虽然看不惯和珅的所作所为,但他也无可奈何,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皇帝之位不得不去讨好和珅。

从某个角度来说,嘉庆皇帝之所以要杀和珅,与他在这期间的所作所为有很大关系。嘉庆四年乾隆皇帝去世,朝政大权全部落于嘉庆皇帝之手,和珅也迎来了人生的终点。

乾隆皇帝去世还不满15天,嘉庆就宣布了和珅二十条不可饶恕的大罪,和珅在监狱中被杀,他的家也被皇帝给抄了。嘉庆皇帝知道和珅很贪,但他看到数字时还是吓了一大跳,“白银八亿两”足足是朝廷十几年的财政总收入。

乾隆执政后期大清朝的阶级矛盾非常严重,各地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白莲教便是其中之一,双方进行了长达九年的战争。与此同时,河流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这也是朝廷的一大笔开销。



康熙去世给雍正留下了千万两的白银,雍正去世给乾隆留下了几倍于康熙的遗产,可乾隆去世给嘉庆皇帝留下的却是烂摊子,想要处理这些事情需要不可估量。

所以说抄和珅的家所得为嘉庆皇帝解决了很大的财政压力,而且事情处理完之后还有盈余,民间才有了“和珅一倒,嘉庆吃饱”的说法。

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天下每天都在变化,朝廷治理天下的花费也如同流水一般,靠着抄和珅的家嘉庆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但大清朝又有几个和珅呢?这样的好事又能有几次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清朝内部的矛盾与问题再度出现,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嘉庆皇帝逐渐意识到和珅的好,慢慢懂得乾隆皇帝为何不杀他了。



和珅虽贪污,但却是办实事的人

乾隆作为历史上“术治”手段最高明的皇帝之一,和珅贪污成性他能不知道,答案是当然知道,甚至还有人说和珅富可敌国是乾隆皇帝纵容出来的。

既然乾隆皇帝知道和珅贪污,为何他不直接处理呢?原因就在于和珅能够为乾隆解决问题,尤其是解决财政问题。乾隆晚年贪图享乐、好大喜功,他曾多次下江南游玩,甚至屡屡对外发动战争。

做这些事情都是需要钱的,钱从什么地方来,很多人都找不到这个渠道,可和珅却能够完美解决。再比如,为了效仿并超越自己的爷爷康熙,乾隆曾三次举行“千叟宴”。

三场宴会虽然都是以吃喝玩乐为主,但其中的花费可不小,这三场宴会皆是由和珅主办,其中的花费也是他来想办法。



总的来说,在和珅的帮助下,乾隆皇帝晚年不仅能够安心吃喝玩乐,而且还不用为钱发愁。

试想一下,这样一个人哪一位皇帝不宠信呢?正如上述所言,和珅能成为大清朝的重臣、权臣不仅仅是靠耍嘴皮子,还是因为它的确有能力、有两把刷子。

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乾隆皇帝明里、暗里告诉嘉庆皇帝重用和珅,奈何当时的嘉庆皇帝没听懂父亲的意思,大权在握之后有怨报怨有仇报仇,直接将和珅斩杀并抄家。

可惜的是报仇一时爽,后续迎来的问题却比杀和珅更麻烦。嘉庆皇帝亲政后,大清朝的贪污问题短期内有所缓解,但在后来又形成了一种无法制止的风气。



除此之外,原本被镇压的各地叛乱再度兴起,黄河等诸多的河流再度泛滥成灾,从和珅家里所得的8亿两的资产很快被挥霍一空,从此清朝的财政陷入泥潭。

嘉庆十八年,也就是和珅死后的第15年,北方的天理教再度爆发起义。天理教起义的规模并不算大,嘉庆皇帝想要平叛,但平叛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国库中早已没有了钱。

朝廷的大臣虽然依旧有很多,但却找不到像和珅一样有能力搞到钱的人,面对嘉庆皇帝的训斥大臣好似躺平了一般,或许此时嘉庆才明白父亲当年为何不杀并宠信和珅了。

事情到了这里还不算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利益的牵扯,紫禁城中的太监、宫女都有天理教的线人,甚至满清皇族甚至有人还加入了天理教。



不久之后,大约有140人组成的一支小队偷偷潜入紫禁城,或许是对自己的工资水平不满吧,朝廷的禁卫军巡查的也不尽心,140人的小队差点就杀了嘉庆皇帝。

若不是嘉庆皇帝跑得快,再加上健锐营、火器营官兵千余人来得快,估计皇帝真有可能被这140人的小队杀死。自古以来,王朝末期有被义军攻陷城池的,也有被义军俘虏的皇帝。

但像天理教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有皇族从中帮助历史上只此一家吧,所以史书将其记载为“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事后嘉庆皇帝无奈下达罪己诏,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奇观。

从年龄上来说,和珅只比嘉庆皇帝大10岁,若是嘉庆不杀他,或许执政期间也不会为了钱发愁,更不会因为小小的天理教差点身死道消。



也是在和珅死后的15年,清朝史官们编写的《和珅传》成书,或许是为了迎合嘉庆皇帝,他们将和珅写得一无是处。让人不曾想到的是,嘉庆皇帝在看了此书之后,直接告诫官员“和珅并不是一无是处......”

从这句话来看,嘉庆皇帝有些认可和珅的为人了,或许也明白了乾隆的帝王之术。奈何人死不能复生,即使嘉庆皇帝后悔了,也无法改变之前所作的决定。

对于和珅此人,你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嘉庆   乾隆   紫禁城   雍正   天理教   朝廷   苦心   大臣   清朝   皇帝   年后   儿子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