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土葬、瘗窟葬-唐朝僧尼的丧葬方式为何如此多样化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在汉使张骞凿空西域后,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著名的河西四郡,敦煌就是其中之一。

自古以来,敦煌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是东西方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自汉武帝时期始,历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直至隋唐北宋,这里承载了千百年间的东西商贸与文化交流。

两汉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并在西域这片土地上快速发展,有“千里佛国”的景象。

时移世易,虽然我们已经不能看到当年这片土地上恢弘盛大的景象,但流传下来的遗迹依旧向后世诉说着那段历史。

初到敦煌,许多人会去探寻莫高窟的魅力,但除此之外,僧尼的丧葬遗迹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千百年前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不同群体之间的丧葬礼仪却不尽相同,尤其是僧尼这一群体,他们的丧葬仪式和丧葬形制都有相应的仪式与流程。

一、临终行仪与葬仪

僧尼的丧葬仪式不仅在于僧尼下葬的当天,而是有一个完整的过程。

这一过程不仅是其他人对于亡者所进行的仪式,还包括亡者生前临终时自己本人需要参与的仪式。

1、临终行仪

虽然许多史料已经遗失,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传世史料的吉光片羽中寻找到相关记载的一丝踪迹。

《高僧传》中对于僧尼的临终行仪有零散的记载,如:“今病者面西,作往佛净刹想如下临终行仪。”或是“澡浴、为其同住及侍疾者说己见、平坐而化。”

关于这些内容的记载虽各有不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僧尼的信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临终行仪的记载中关于诵经的内容大量出现。但令人惋惜的是,史料之中关于临终诵经的记载多是“诵经千余言”这一类语言。

由于史料内容有限,我们无法知道僧尼临终所颂的经文以哪几种为主或者是否有所规定,但可以知道都包括哪些经文。例如《宝积经》、《维摩》、《波若》等。

第二,“北首右胁而卧”、“面西念佛”、“端坐面西”等记载大量出现。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传入中国的路径中,经由西域传入内地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因此,在中国僧尼的观念中,佛祖的位置就是西方,故而在临终之前会采取面向西方的做法,这也是僧尼信仰的体现。

第三,在临终行仪中还经常出现“焚香合掌”、“合掌念佛”、“惟称念佛,合掌分明”的记载。

在佛教的诸多仪式中,合掌这一行为多次出现,在佛教的起源地印度,双手合十有祈祷之意,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一礼仪也保留了下来。

“左手多静,代表自觉,右手多动,代表觉他。”在不同的场合中,合掌有不同的含义,但都是僧尼对信仰的表达。

因此在临终行仪的过程中,僧尼也会采取这样的手势来表达自己的信仰。

虽然记载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临终行仪的材料有限,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僧尼临终时的主要行为,例如念佛、诵经等。

僧尼的临终行仪深刻地体现出来了他们的信仰和期盼,同时也作为丧葬仪式的开端为后续活动奠基。

2、葬仪

丧葬葬仪即处理亡者遗体的过程,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敦煌僧尼从临终行仪结束后到遗体安置的主要过程包括邈真、入龛、吊丧、大夜、出殡、荼毗入塔等环节。

邈真指的是亡者的真像,与我们现在的为亡者留遗像有些类似。

敦煌地区有为亡者邈真留影的风俗,在邈真结束后会为逝者进行洗浴、著衣净发,准备入龛,在入龛结束后再进行相应的念诵及祭奠活动。

在以上程序完成后,僧尼的丧葬仪式到了吊丧举哀出殡入塔的环节。

“僧道吊答言语及封题,一依俗人同”,吊丧报丧的环节与俗家略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前往吊丧的人既有同为僧尼的佛门中人,也有俗家之人。

即使自身无法前往吊唁,也会请他人代替前往。

亡故僧尼出丧的前一晚是生者要和亡者告别的时候,这个环节被称为大夜或者大宿夜,是整个僧尼丧仪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之一。

大夜中会有祭文这一环节,例如史籍之中有这样的记载,“慈颜日远,将赴荼毗,已选来晨,迁神永往。”

其后,出殡、荼毗起塔、拾集遗骨舍利,迎真回影堂或纪念堂安奉等环节依次进行,由此,形成了一个清晰且含有浓厚佛教色彩的丧仪过程。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文中所提及的敦煌僧尼丧仪流程中有许多地方与我国传统的俗家丧仪有类似之处。

这充分地展现了佛教东传后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并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吸收借鉴。

二、葬制形式多样

唐五代宋初的敦煌,已经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在这片土地上,有了自己的地方特色,这一点也体现在僧尼的葬制上。

与传统的僧尼葬制不同的是,这一地区的葬制形式多样,如火葬、土葬、瘗窟葬等。

1、火葬

火葬是僧尼葬制中最主要的形式,火葬就是简单的字面含义,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柴等助燃物,它存在的意义不仅是丧葬环节,更是人们一份助亡灵往生的心意。

火葬不仅是将亡者的遗体用助燃物燃烧,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前边仪式结束后,亡故僧尼的遗骸仍需进一步处理,“面一硕三斗五升,吴僧统和尚收灰骨造顿用。”

早期,有德行的高僧大德的遗骸可起塔供养,但随着佛教的发展,起塔已成为佛教徒纪念亡故僧尼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但敦煌僧尼遗骸起塔供养的方式却又不同。

其一是墓塔供养,这是我们较为熟悉的高僧舍利塔,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僧尼都能使用这一形式。

墓塔供养仅限于高僧或僧官,其范围并不十分广泛,具体方法是在僧尼火葬后,将其骨灰置于墓塔下或是墓塔下的地宫中,以供后人敬仰。

其二是脱塔,是将火葬后的僧尼骨灰和泥制成小佛塔,散置于寺院或石窟中,这一做法较为流行。

2、土葬

土葬也是这一时期敦煌僧尼的葬制之一,根据记载,在佛教的产生地印度,早期僧尼葬制也采取这样的形式。

但佛教东传后,僧尼的土葬也结合了我国当地的一些土葬风俗,例如封树制度与树碑刻铭。

除此之外,我国的佛教土葬形式还结合了立塔的传统。“晋太元五年(380),春秋七十有四矣。帝以钱十万,买新亭岗为墓,起塔三级。”

这一形式在我国较为常见,是佛教与本土风俗习惯相结合的产物

3、瘗窟葬

敦煌僧尼的瘗窟葬和火葬与土葬一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丧葬形制,这一形制在相关的史籍记载中却多次出现。

瘗窟是指瘗埋佛教徒遗体、遗骨或骨灰的石窟,因盛放了亡故僧尼的遗骨而与其他石窟有所不同。

在佛典的记载之中,很难发现瘗窟的痕迹,但根据其他史料佐证可以肯定,是僧人首开的此种风气。

这里涉及的石窟多是以石室岩窟作为自身遗体安置之所,后为佛教徒接纳并兴盛。

这些瘗窟在安放在僧尼遗体之前,很可能是某位禅僧修禅之所,在这些僧尼亡故之后,就直接用自己生前修禅居住的地方作为自身安放遗体的地方。

这既是僧尼对信仰的执着,也是与当地开凿石窟之风盛行有很大关系。

瘗窟葬并不仅仅在敦煌地区出现,著名的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中都可以探寻到这一形式的踪迹。

瘗窟葬在盛唐时期达到鼎盛,这也是敦煌盛极一时的表现之一。

三、结语

敦煌,丝绸之路上的河西四郡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

一代代百姓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地点,也正因为如此,佛教在这里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临终行仪到葬仪再到遗体安葬,敦煌地区的僧尼丧葬有着自己较为完整的流程,流程的每一步都深刻体现了僧尼虔诚的信仰,从一个角度巧妙的反映了敦煌地区几百年间佛教的发展与变化。

在敦煌关于僧尼丧葬的研究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来自南亚印度的特点特色,也可以发现佛教东传后受到了当地风俗习惯的影响而进行的改变,为文化交流留下了佐证。

参考文献:

1、《高僧传》

2、《中国古代僧人生活》

3、《中国传统佛教仪轨》

4、《敦煌壁画中的丧葬民俗》

5、《敦煌石窟内容总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僧尼   土葬   丧葬   敦煌   佛教   石窟   遗体   史料   临终   唐朝   仪式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