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马虎虎原创:自驾三江并流之青岩古镇:凝结在青石板上的幽光

马马虎虎原创:《自驾三江并流之青岩古镇:凝结在青石板上的幽》原本写完青岩古镇结束自驾三江并流游记的写作,但苦苦找不到写作的兴趣点,难以在景点介绍和众多的描写青岩古镇的文章中独辟蹊径写出一篇角度独特文字优美的游记散文来,所以一直有十余天无从下笔,但又不写出来心里总觉有任务没有完成,有一种无形的逼迫感,故而无论如何,也要记述下这一经历。 青岩古镇在中国的古镇中没有乌镇周庄南浔那么出名,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宣传不够或许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毕竟是我国十大著名古镇之一,多年来也是心向往之,这次终于有了机会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得以一睹她的芳容。 经过贵阳时天色已晚,按常理说是该住在贵阳市区的。但青岩古镇的诱惑力还是大的,所以我们一行一致同意直接到古镇去住,好在古镇离贵阳也就三十公里的距离,开车不到个小时就到了古镇。此时古镇已灯火通明,饭店旅馆民宿的霓虹灯光闪烁耀目,我们寻一景区旅安顿好,便在古镇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的饭店徜徉转悠。饭店皆无窗无门,大敞亮开地直对古镇街巷,这也是一路看到的所有饭店餐馆的共同特点,和北方的截然不同。不用寻问,从各家的招牌中便知此地的名吃卤猪蹄蔬菜汁豆腐土豆饼糕粑。一看到卤猪蹄,我们兴致陡增,在一家较高档的饭店门口的矮木凳子坐下,点上这几大名吃,饮着自带的白酒,大口畅饮咀嚼起来。听老板道来卤猪蹄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卤猪蹄也称为状元蹄,相传一书生在考取功名前来此买卤猪蹄宵夜。是时,店家预祝书生会金榜题名,缘于蹄和题谐音,是个好兆头。书生大为高兴,得借吉言,题榜高中。一时让青岩古镇卤猪蹄名扬四海。故事也好,典故也罢,不去理论真假,皆为美好向往。但卤猪蹄好吃却名不虚传,闻之香气扑鼻缭绕四,入口则浓香馥郁食欲喷张了。 一觉醒来,东方将晓。旅老板督促我们尽快进入古镇景,此时不收门票,天气凉爽,人也稀少,这个建议还真不错,便按其所指路线开始游览。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南部,距贵阳市中心城区29千米。古镇面积3平方公里,四周城墙厚重,东西南北4座城门楼高矗,现存南北二,古镇内4条正街26条小街和巷道四通八达,遍布楼、台、亭、阁、寺、庙、宫、祠、塔、院等众多古迹。街巷皆用青石铺砌,民居也多是石砌的墙基和院墙。古镇布局沿袭明清建筑风格,保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瓦屋面、重檐悬山、花木门,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遗风,成为了研究考证明清建筑的标本和活化。2005年青岩古镇被国家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青岩古镇地势显要,因军而建,因商而兴。古为贵州丝绸之路重要驿遗址尚完整留,明清两朝军事重镇。明洪武六年即1373年因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设铺和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史称青岩屯。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大军远征滇黔,在黔中腹地驻军屯田,青岩屯逐渐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明天启四年至七年布依族土司班麟贵建青岩土城,即今青岩城的雏形。其后数百年,经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石砌城墙,商贾云集,终达鼎盛,承继于,成为国家文保单位,重点保护,古为今用,重现生机盎然勃勃活力。 还未进入内城,蜿蜒盘旋的城墙映入眼帘,我们踏在几百上千年铺设的青石板的古驿道上,心随千百年的发展史而跌宕起伏波澜汹涌,人在历史长河中已微不足道,而古城墙在山岭上环绕,绵延不绝延伸到远。几座城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荡然无存或已颓败残,唯有这座定广门仍屹立在山岗上气势磅礴岿然不动。定广门是贵阳通往外界扼贵阳粮道的重要关隘,当年有“米三日不至,省城即成粮荒”的说。雄关漫道,沿石级而上,城楼高耸巍峨。古驿道旁田野的青岩油杉直插云霄,听说现在全世界仅存青岩油杉9千余株可称国。牌坊是我们进入古镇中最先赏到的景观。古镇中原有八座牌坊横跨在青石板铺筑的主街上,今尚存两座百岁坊和一座贞节牌坊。赵理伦百岁坊,清道光二十三年奉旨建造,是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牌坊,高近10米,宽约9米。石牌坊精心雕琢,上方正中横石镌刻着道光皇帝的题额,正面题“七叶衍祥”,背面“升平人瑞”,钦赐二字遒劲俊,在朝阳的映衬下,泛着青幽的光芒,显得极为凝空灵。抱柱的四对石狮子非同寻常,既非站狮,亦卧狮,更不是蹲狮,更像威猛的雄狮卯足了力量怒吼着,仿佛从高山上俯冲下来,形态逼真灵性十足,颇有康雍乾创。 青岩古镇主街道两侧皆为铺面,可印证当年的繁华。商铺多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小屋,青砖黛瓦,门前挂招牌幌子,商品琳琅满目,地方特产居多。一客栈门前依然悬挂着从前的“鸡鸣早看天,未晚早投宿”的灯笼招牌,让人瞬间感受到远古的沧桑。古镇大户人家的院落皆处于幽静的小街深处,并不十分阔绰,一般是三合院,有小朝门、石院坝、花坛、石凳、小轩窗,简朴、宁静而有书香气。古镇曾出现太多的富商巨贾文人墨客,贵州省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就出在这里,其故居被称为状元,大门两侧悬挂简单的“琴鹤谱志,论语传家”对,显示主人一生的愿。府第坐南朝北,为两进四合院,赵以烔捧读塑像立于院中。现存前殿正殿两厢和朝门,朝门内墙上有许多不同“寿”字残迹,据说这是赵以炯曾曾祖父赵理伦百岁时所留。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庄重气派而不张扬,宁静恬淡彰显书香风范。古镇还云集着近现代很多的名人故居,抗日战争期间,青岩古镇城墙完好,四座城门易守难攻,且偏僻安全,便接纳了很多的“避难者”。八路军贵阳交通站在青岩建立安宣点,把许多革命干部家属疏散到此。周总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秦邦宪)的家属都曾经在青岩住。周总理的父亲周懋臣老人曾青岩背街2号居住达两年之久,已辟为纪念馆对外开放。当走进这个小院时,同行的刘兄恍然大悟如梦初醒,说此地在十几年前曾参观过。我笑称,幸好今天没买票,否则再花几十元重游,还不得让老兄心疼半天呢。谈笑间又来到张公馆,这原为蒋介石侍从张尚钦及兄弟张尚全的私宅,为民国年间建筑,是青岩典型民居。该建筑地块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经修复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公馆文化,成为贵州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表演及非遗文化产品手工技艺展示的窗口及基地。 青岩古镇聚集了数量众多的旅游资源单体,成为主题明确特色突出的旅游景区,有各类文物景点近百处。文物古迹归纳起来主要有一宫(万寿宫)、二祠(班麟贵土司祠、赵国澍祠)、五阁(奎光阁、文昌阁、云龙阁、三宫阁、玉皇阁)、八庙(孙膑庙、财神庙、火神庙、黑神庙、药王庙、雷祖庙、川主庙、东岳庙)、九寺(九泉寺、慈云寺、欢音寺、朝阳寺、寿福寺、圆通寺、迎祥寺、凤皇寺、莲花寺),还有青岩书院、状元府、水星楼、名人故居、石牌坊等,我们无法一一品味。在有限的时间内匆匆忙忙游览供奉东晋许逊真君曾是江西会的万寿宫和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石雕艺术精慈云寺,拜谒了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年间重修,攒角重楼八角式旧时读书人读书聚会祭拜文昌帝君的文昌阁,一瞥了赵公专祠,寿福寺即湖南会馆及北城门。北城门又称玄武门,是古代钦差下达皇帝圣旨的场所,初建于明朝天启年,清顺治十七年改建为石城墙,清嘉庆三年武举人袁大鹏重修扩建,是青岩古镇的象征之一。但在古镇中最让我着迷的却是从周总理父亲居住地出来所穿越的一段弯弯绕绕的青石小街,小街两侧皆用青石垒砌成墙,层层叠叠,青藤依附缠绕,青石板被脚磨得光亮润滑,泛着青幽幽的光泽,如凝厚的包浆把远古所发生的事情均一一镌刻在了青石板上,让我们深怀幽古之心,慨叹时光荏苒,怅惘世事沧桑,喟人生短暂,无生命渺小。 历史的辉煌于我们当事者引以为豪,但历史于我们只是一瞬,我们不祈求在历史上光宗耀祖,也不期愿在时光中永垂不朽。但我们人生几十年,该奋争该拚搏该留存该记录的应该有一个符号,记述我们这微微几十年的时光,这该是我们所争取的。所有的历史只是一瞬间,我们只是一份子,只要做到了,便是拥有。所以我用我自己不可能被拥戴的理念陈述给大家,历史是属于政治家治理的延续,而我们只是历史的一个见而已,无谓对错。 我们开了青岩古镇的幽光,不会再见到比这缕幽光更真实的历史,我们无能力复制历史,更无力规划未来。(2022年6月30日游9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青石   古镇   牌坊   驿道   贵阳   青石板   小街   猪蹄   城门   明清   城墙   状元   饭店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