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一个不起眼的数据却透露出重要信息,或预示平台经济的未来?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阿里一个不起眼的数据却透露出重要信息,或预示平台经济的未来?

最近,我看到了阿里巴巴的一组数据感到非常的震惊。阿里巴巴表示,在淘宝和天猫所有用户中,有1.23亿用户一年的消费金额超过了1万元,这部分人群就是阿里巴巴的所谓“高净值”人群,而这部分高净值人群的留存率是多少呢?98%。这个留存率简直是高得吓人。

什么叫用户留存率呢?一般在互联网行业中多使用这个术语。我们开展业务都要拓展客户,但是很多客户拓展后,他用过一次两次就不再用你的系统了。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比如为了参加某个活动、领取某个奖品或优惠券,下载了一个APP或者办了一张信用卡。但是把礼品领完后,或者优惠券用完后,直接就卸载了这个APP,信用卡也不用了,这种客户其实非常的普遍。很多商家在拓展业务初期,遇到的客户大部分都是这类客户,真正一直坚持使用你这个系统的客户很少,那些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仍然继续使用的用户,就叫做留存用户。这部分用户占当时新增用户的比例,就叫做留存率。

比如说,我们公司在过去的一年中,一共新增了100万客户,但是一年后,只有30万客户还在使用我们公司的产品,那么这个留存率就是30万除以100万,等于30%。所以,通常来说,留存率越高越好,说明你的产品真正有吸引力,你们公司的服务能够满足大部分客户的需求,这也是很多公司评价自身产品和服务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指标。

通常来说,由于统计的时间不同,留存率是一个经常变动的指标,时间越长,留存率越低。阿里巴巴公布的这个留存率居然高达了98%,这是其他任何一个电商都达不到的。而且这还是阿里巴巴高净值人群的留存率,说明阿里的这些高净值人群使用粘性还是非常高的。不仅如此,淘宝的数据还显示,淘宝推出的88VIP用户已经超过了2500万人,这2500万vip每年的消费占到阿里销售总额的18%,远远超过那些普通用户。

可惜的是,很多人都忽视了阿里巴巴这一组重要的数据。人们在评判一个公司好与坏、预测这个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关注营业收入、净利润、利润率这些指标。其实,这些指标只是财务指标,代表的是发展潜力,而对于以客户为主的公司来说,客户统计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蕴含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

那么,我们到底能从阿里巴巴的这个数据中看出什么来呢?我觉得,或许我们能看出阿里巴巴未来发展方向的转变。而且,也许这种转变也代表了整个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还得从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来龙去脉和优缺点说起。

一提到互联网平台经济,大家就有点爱恨交织的意思。我们的生活已经严重依赖各种各样的互联网平台了,小到交友、聊天、吃饭、购物,大到出行、支付、投资、办理各种业务,在这些领域,平台型商业模式的广泛应用和平台型企业,正以日新月异的趋势发挥着作用,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这也说明了平台型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21世纪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需求,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我们现在确确实实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平台了。

互联网是1969年正式起源于美国,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则是快30年后的1994年,算下来,到现在还不到20年的时间,起步确实比较晚。但是,就在这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却飞速发展,目前发达程度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网络信息资源,亦或是便利度、交易额等方面,我国都是其他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比如,截至2022年6月,我国已经拥有10.51亿网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4%,其中有10.4亿人是移动互联网用户,占全体网民的99%,每天的信息发送量超过了几百亿条。仅就电子商务而言,我国更是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成绩,早在2014年,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去年的交易额更是达到了42.3万亿元。

在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仅在我国资本市场,以及香港、美国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就多达100多家,总体市值达9万亿左右。其中,在美国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市值所占份额最大,超过了50%。

但是,互联网行业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马太效应特别明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被称为BAT,B就是百度,A就是阿里巴巴,T指的就是腾讯,这三家公司的市值前几年,占到我国互联网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的70%还要多,堪称妥妥的互联网巨头。而阿里巴巴,无疑是这其中最为成功的代表之一,也是整个中国互联网平台成长的一个缩影。阿里巴巴集团,是马云于1999年在杭州创立的,当时互联网刚刚传入我国才5年,一群极富战略眼光的年轻人,带领着阿里巴巴一路披荆斩棘,并于2014年9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总市值更是高达2314亿美元,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线上交易平台,也是我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更是因此雄霸我国内地首富好多年,并登顶过亚洲首富。

但是,为什么说我们对互联网平台爱恨交加呢?就是因为它们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便利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这些平台把大量的资金投向了虚拟经济,导致我们国家的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几年实体经济逐渐遭遇寒冬,大家都从网上购物,没几个人去实体店买东西了,而更要命的是,这些平台非常乐于去搞什么娱乐、游戏、社交、社区团购,而真正提升我们国家地位的科技创新、生物制药等领域,他们却兴趣不大。大把的资金没有用在国家最亟需的地方,长此以往,后果会很严重。以至于我们国家在网购、社交、社区团购、短视频这些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芯片等诸多高科技领域,却依然被国外卡脖子。

再比如,一些平台经济的巨头进行无序的扩张,通常的套路就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大笔的资金,就是所谓的“烧钱”,用各种优惠、红包等吸引用户使用它的产品或系统,为了拓展市场、拉拢用户,有的时候根本就不考虑成本。为什么不考虑成本?因为他们要先占领市场,谁的客户越多,谁未来赚钱的潜力就越大。这样的后果就是,这些大型平台由于资金实力雄厚,逐渐形成了垄断,一些后来者、中小平台根本就没有生存的机会,严重影响了市场公平,拉低了市场效率,甚至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所以国家去年底提出要对资本设置红绿灯,限制资本的随意扩张。

比如上面提到的BAT这三家,在国家出手治理前就一直在不断的通过投资、兼并、收购,扩大商业版图,他们的业务范围涉及电商、软件、文化、物流、娱乐、社交、医疗、教育、金融、公益等诸多领域,并在部分领域形成了几家独大的局面。

但是这种情况最近几年已经不可行了,不仅不被社会所允许、不被政策允许,而且也不被群众所接受,因为你这么大的巨头,你还攻城略地的话,还怎么让其他的中小企业生存下去?其他企业怎么可能抢得过阿里巴巴这样规模的企业?那以后,所有的用户都是你阿里巴巴的用户了,还要其他企业干什么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近几年国家对平台经济进行规范治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阿里巴巴作为平台经济的代表,自然是首当其冲。经过这几年的治理,我国的平台经济比以前更加规范了,所以,最近国家在不同层面也肯定了互联网平台在活跃经济,尤其是增加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们看到,阿里巴巴现在应该也是想明白了,过去那种摊大饼式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阿里现在最需要做的是,与其把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本用在规模扩张、抢夺用户身上,不如用在为现有的这些用户提供更加完善、高效的服务上面来。

说到这里,有的人可能还是有点一头雾水,你说了这么多,到底与阿里巴巴的用户留存率有什么关系呢?我现在就揭晓答案,阿里巴巴98%的用户留存率,预示着未来的阿里巴巴,将要放弃以前那种一味的扩张用户、扩大规模、到处攻城略地的发展模式,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深耕现有的用户、特别是深耕高净值用户上面,专注于在已有的领域深耕细作,充分挖掘现有客户的潜力,把现有的这些业务做到极致。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应该明白了,阿里巴巴这个时候对经营策略做出调整,非常的及时也非常的必要。而且,以阿里巴巴在平台经济中的标杆作用,我觉得整个平台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将出现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跟阿里巴巴一样,更加专注于在现有领域深耕细作,专注于做自己专业的事,而不是什么业务都想去分一杯羹,什么领域都要去参与一下。

所以我说,阿里巴巴的这个转变,非常重要,不仅仅预示着阿里巴巴的转变,而是也预示着整个互联网平台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其实是天大的好事。因为如果这些巨头们能够收敛扩张的步伐,我们很多的中小企业就将迎来一波大的发展机遇。

那么,未来的阿里巴巴,除了深耕用户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我觉得肯定就是公益,这也是阿里巴巴自身所追求的。我记得马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假如你有1000元钱,那么这是钱,你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1000元花出去;假如你有1000万,那这就不是钱了,而是资本,你就得想各种办法去投资、去增值;假如你有1个亿,那这1个亿就已经不是你的了,而是整个社会的,你必须把这1个亿回馈到社会,造福于人民。

我觉得马云这句话说得非常好,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就应该有这样的胸怀。企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西方经济学里面教会我们的都是股东利益最大化,但现在这种自私自利的观点已经逐渐不被人所接受了,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必须在股东利益与社会利益方面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就是说,你在给股东尽可能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多的回馈社会,这是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其实,阿里巴巴这么多年来,在回馈社会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就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企业社会责任应内生于企业的商业模式”,这在当时是很有前瞻性的。也是从2007年开始,阿里巴巴每年都要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涉及公益、爱心、环境等多个类别。2009年以来,阿里巴巴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如推进青川灾后重建,探索建设社会责任平台等。

2010年,阿里巴巴拿出集团年收入的0.3%,建立了我国首个互联网企业环保基金。近年来,阿里巴巴聚焦扶贫、救灾、环境保护、关爱儿童等多个领域,先后开展了“清源行动”“回箱计划”“95公益周”“团圆计划”“码上公益”等多个主题公益活动,通过公益宝贝的迭代以及淘小学、童话镇等公益产品。持续提升公益参与度,并带动更多的用户关注和支持公益项目,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地,并延伸至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其公益平台累计产生了6亿元的公益捐赠,员工总公益时长超过了40万小时。

在阿里巴巴这么多的公益项目中,最知名的就是蚂蚁森林,这是阿里巴巴发起组织的一个植树造林活动,以社交和游戏为切入点,非常的成功。我相信很多使用过支付宝的人都玩过这个蚂蚁森林,用户产生的步行、公共出行、网络消费等行为,都可以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用户以此和平台共同在特定区域种下一棵真实的树。也曾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目前,蚂蚁森林的参与者已经超过了5.5亿人,种植、养护的数目早就突破了2亿棵,种植面积有300万亩左右。

相信,未来的阿里巴巴,会在深耕和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经济   阿里巴巴   平台   阿里   不起眼   公益   领域   客户   未来   我国   社会   数据   用户   企业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