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即将来袭,美联储基加息连累全球,中国成世界经济压舱石

加息75个基点,意料之中,风暴来临

美联储日前再添一把火,连续第三次加息75点,这也是今年的第五次加息,累计加息300点,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3.00%~3.25%,预计明年4月会达到4.5%的峰值,这是大衰退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联储加息强度、密度空前,为了抑制通胀再下猛药,将带来3个直接影响。

第一,如此激进的疗法并没有显著降低通胀率,反而拖累了全球经济。

由于美元进一步升值,各国货币纷纷下跌,以美元计价的商品更加昂贵,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饱受摧残,新兴市场和不发达地区的资本大量流入美国,贫困国家面临严重主权债务危机。

第二,紧缩的货币政策将蔓延全球,各国纷纷加息。

在通胀高企的大背景下,如果本国货币与美元利率差距继续拉大,将加速资本流失,为了保护本国货币和资本,各国不得不跟随美国加息。

第三,美国经济陷入实质性衰退。

从美联储加息的决心来看,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收紧财政政策,经济增长速度将显著放缓,2022年GDP增速下调至0.2%,失业率至少升至4.4%,预计美国经济将在明年下半年陷入实质性衰退。

对于美联储加息是外界早有预料的,归根结底还是通胀问题让美国焦头烂额。数据显示,8月美国CPI上涨0.1%,同比上涨8.3%,前几轮加息并没有遏制通胀率上涨的势头。

其实并不是加息没有效果,真正造成目前通胀率居高不下主要是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收紧财政政策有一个过程,反映到通胀率下降需要一定的时间,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初步看到成效,想要完全控制到2%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二是此次通胀早在去年就有征兆,美联储反应迟缓,应对不及。他们没有提前制定控制通胀的预案,造成了决策压力,导致现在除了加大力度加息也别无他法,所以见效慢。

所以说到底这还是美联储自己的锅,判断和决策的失误导致通胀失控,再加上国际因素推动物价飞涨,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为了平息民愤,拜登政府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即使以经济衰退为代价也要抑制通胀。至于加息策略会持续多久,除非通胀率得到显著控制,否则药不能停

但除此之外,世界能源危机、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等等因素仍在加剧通胀风险,而这是加息无法解决的问题。

曾成功预言了2008年金融风暴的“末日博士”鲁比尼认为,包括美国在内,全球都将在今年年底陷入“漫长而惨烈”的经济衰退

随着新一轮加息,美元年内涨幅已经超过了14%,多个国家面临金融和债务危机,不只是发展中国家,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同样遭受重创,绝大部分货币大幅贬值,各国民众和企业叫苦不迭。

日本首当其冲,经济雪上加霜

受美国国债利率上升影响,日元贬值压力越来越大。日本央行将召开金融政策决定会议,预计日本仍会坚守宽松货币政策

在欧洲诸国解除“负利率”政策选择加息的同时,只有日本央行政策利率为“零利率”,预计2022年名义GDP将时隔30年首次低于4万亿美元。

日元常年维持低利率是为了配合刺激经济增长,然而持续贬值反而造成了生活成本、进口成本升高,降低了民众和企业消费投资的信心,这种情绪直接反映在岸田内阁的支持率上。

为了稳定自民党执政地位,岸田文雄有可能会通过行政手段对经济政策加以干涉,阻止日元进一步贬值。

但这大概率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岸田仍然延续着安倍经济路线,而事实已经证明安倍经济学收效甚微,无助于经济振兴。

欧元遭遇滑铁卢,遭美元严重压制

在美元冲击下,欧元指数下跌超过12%,甚至一度跌破平价关口。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欧洲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通胀压力不亚于美国。

在美元走强的推波助澜下,大量资金流出,欧洲正面临着一场空前的金融危机。

在应对通胀问题上,美国反应迟缓,欧洲更加迟缓,这导致收紧货币政策也落后于美国,而且美元抢先升值,把欧元压制得死死的,从欧洲抽取了大量资本。

数据显示,9月第一周,全球基金经理从欧洲股票基金中撤出34亿美元,上半年总共抽出830亿美元;而美国国债利率飙升到3.44%,同比上涨了一倍,吸引了全世界的投资者。

关键是欧洲还有能源短缺这一不可承受之重,严重拖累经济增长,预计明年GDP增速将从3.1%下降至0.9%。

欧洲央行表示将采取更激进的政策,但这实际上也只能延缓局势恶化,根本不可能逆风翻盘。欧元不论如何也赶不上美元的强势上涨,这也证明美元的霸主地位仍然稳固。

英镑大幅贬值,债务创25年新高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涨幅达10.1%,8月为9.9%,花旗银行预测,2023年1月的通胀率或将达到18.6%,将再次刷新40年以来最高纪录。

为了防止英镑贬值,英国央行决与全球保持同步进行加息,外界预计可能加息50个基点。

而除了受美元冲击以外,英国本身就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在通胀高企和能源危机的双重影响下,英国经常账户开始出现赤字,国际收支入不敷出,资本持续流出。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英国首相特拉斯公布了一项价值400亿英镑的援助计划,但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如果增发债券只会进一步使英镑贬值,加重政府债务负担。

除此之外,“脱欧后遗症”也开始在英国显现。英国自身生产力水平一般,又无法得到欧元区优惠政策,导致整体对外贸易下降,同样影响了英镑的竞争力。

在通胀高企、能源危机、财政困难、美元加息的多重影响下,特拉斯政府执意增加债务进行社会救助,看似减轻了企业和民众的账单压力,实则杯水车薪,而大规模的借贷无疑将推高债券市场的风险。

人民币韧性十足,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压舱石

欧美央行同步激进加息,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普遍下调,加之地缘冲突、能源危机等等国际事件愈演愈烈,全球经济衰退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但与各国的颓势相比,中国人民币贬值幅度明显较低,汇率稳定在6~7之间,贸易顺差逆势增长,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显然,中国经济更加坚韧,顶着全球经济下行逆风输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这得益于中国特有的经济特点和独立的经济政策。

一、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完全能够根据国情制定经济策略,不会过多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

通胀和经济下行是全球性的问题,美国加息,大部分国家无可奈何,只能随之加息,而中国有更多手段抑制通胀和经济下滑,比如通过降息提振内需,完全不用受制于美国。

二、对中国这种大级别经济体来说,内部经济稳定运行更为重要,外部经济次之,所以人民币汇率的小幅波动影响并不大,而与国内经济主体挂钩的利率变化更重要。

此次降息进一步降低了真实利率水平,同时仍保持了相当的经济增长,利于投资消费,加速内需循环,虽然物价等指标略有上涨,但仍处于正常可控范围。

三、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压舱石。近十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居全球第一。

2021年,中国GDP突破17.77万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的18%,与210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深入融入了全球产业链,带动了全球各个经济体的发展。

四、中国有责任,有担当,中国一直积极参与重大国际事务。

例如积极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建立联系,扩大国际多边合作体系,毫不吝惜将巨大的国内市场提供给志同道合的经济伙伴,加强彼此的政治互信和经济韧性,为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所以面对美国加息带来的贬值风暴,我们完全不用慌张。

哪怕人民币短期内有贬值压力,但国内经济基本盘十分稳固,宏观经济指标超出世界预期,仍然受到世界资本的青睐,所以人民币不会长期贬值

美国一向喜欢通过美元霸权割全世界的韭菜,但如今风向已经发生了变化。

肆意妄为的美国万万没想到多个国家纷纷走上了“去美元化”的道路,美元在国际货币支付体系中的统治地位已经受到挑战。

此外,美国国债已经高达31万亿美元,如此高额的债务将极大提高财政风险。而美国还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置全球经济体系于不顾,全然一幅死后不管洪水滔天的样子。

也许还没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美国霸道的经济大棒就会亲手埋葬自己的美元霸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中国   通胀率   全球   通胀   欧洲   英国   美国   世界经济   利率   风暴   美元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