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记忆 - 走进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

今天,跟读者朋友们一起,走进中共铜陵县(今义安区)首次党代会纪念馆

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

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坐落在义安区顺安镇境内的凤凰山风景区

据中共铜陵县党史资料记载,1939年4月下旬,中共皖南特委决定,撤销中共铜(陵)南(陵)繁(昌)中心县委,分别成立中共铜陵县委和中共繁昌县委。张伟烈担任中共铜陵县委书记。中共铜陵县委驻地先在三条冲方家祠堂附近,后迁到凤凰山新屋岭。

1939年7月,中共铜陵县委在凤凰山新屋岭周氏小学,召开中共铜陵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出席会议的代表约50人,代表全县3个区委、13个中心支部、275 个支部和895名党员。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铜陵县委员会,选举张伟烈、余起、张世杰、张东、田文(女)、刘功成为县委委员。并选举张伟烈、周坚铠、王文礼、胡家康等6人为出席皖南特委党代会代表。中共铜陵县委设组织部、宣传部、军事部、青年部、妇女部,余起任组织部长,张世杰任宣传部长,刘功成任军事部长,张东任青年部长,田文(女)任妇女部长。

1939年9月,张伟烈调任中共繁昌县委书记,张世杰提任中共铜陵县委书记。

1940年2月,张世杰调离铜陵,张东提任中共铜陵县委书记。

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

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召开后,中共铜陵县委开展了以下工作:

01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继建立中共铜陵三区委后,1939年11月,又建立了中共铜陵北二区委。区委驻墩上陈,下辖三民、和平、流潭、永丰等党支部、中心支部。

1940年春,建立了中共铜陵中二区委,区委驻罗卜冲一带,下辖朱村、陶城、陶凤、顺安等党支部、中心支部。党组织遍及铜陵乡村。为此,中共铜陵县委在凤凰山荷花塘,举办了3期党训班,训练支部书记、支委、农会主任等党员干部。

02 加强地方武装建设

根据中共铜陵县委的指示,1939年8月,由叶为祜建立的叶家洲游击队、陈孝铠组织的青年营、郜元恺组建的游击队、刘英组建的两湖游击队,合编成立铜陵独立连,叶为祜任连长。该连共有六、七十人,下辖两个排,战斗力很强,在铜陵敌后的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铜陵山区,则发展和扩大了猎户队

03 组织各种抗日群众团体

中共铜陵县委放手发动群众,组建抗日团体,壮大抗日力量。各地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工抗会、商抗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1939年9月1日,成立铜陵县青年抗敌协会,统一领导全县青年抗日工作。

04 开展借粮斗争

借粮斗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铜陵县委领导的一次较有影响的群众运动。

1940年5、6月间,正值青黄不接之际,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又使铜陵大片田地荒芜,百姓普遍缺粮断炊,军需民食极为紧张。国民党铜陵县政府在此危急关头,不是积极采取措施保障供给,反而暗中策划,将囤积在闸口汪村粮库的大批粮食,转运到南陵县去,妄图卡断广大民众的粮食供应,造成粮荒,困扰我抗日军民。消息传开,群情激愤。针对这种情况,以张东为书记的中共铜陵县委决定,迅速采取对策,揭露顽固派阴谋,决不能让他们将粮食转移。中共铜陵县委指示县青抗会领头,会同乡农抗会、青抗会及猎户队一起行动。

遵照中共铜陵县委指示,县青抗会理事及青年工作队队员,立即出动,深入到各村各保向群众广泛宣传,揭露国民党铜陵县政府企图把粮食运往南陵的险恶用心,号召群众鼓足勇气,奋起抗争。由此展开了一场声势较大的借粮斗争。

在县青抗会的宣传发动下,近千名群众携带扁担、稻箩,组成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往闻家山国民党县政府驻地,高呼口号,反对粮食外运。国民党铜陵县长王瑞麟、县党部书记长曾达文和县粮管会主任陈尚坛等,慑于声势浩大的示威群众,不得不出面进行谈判。我方参加谈判的代表是县青抗会主任周坚铠等人。谈判开始,王瑞麟以保护粮食安全为借口,说需将粮食转移到后方。曾达文、陈尚坛也相继发言,如出一辙。我方代表据理反驳,指出:南陵为产粮区,又是敌人进攻不到的后方,运粮去那里无任何必要。而铜陵正值青黄不接之际,政府不但不体恤民情,助民度荒,反而把粮食运走,使军心扰动,民心不安,妨害抗战,罪责难逃!当局要认清后果,慎重考虑。我方代表的发言,义正辞严,国民党铜陵县党政头目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嚣张气焰顿时丧失。但对借粮接济群众一事,仍不予理睬。

在国民党铜陵县政府理屈词穷的情况下,第二天下午,县青抗会组织各村各保广大群众,带着扁担、稻箩和米袋,秩序井然地来到闸口汪村祠堂积谷仓前,要求借粮。在场的国民党县粮管会主任陈尚坛窘态百出,不得不交出钥匙,打开粮仓。群众喜气洋洋地分粮、挑粮。

从下午2点开始,一直分到晚上8点,“借”掉了国民党县政府1000多石粮食。国民党县常备队一个班约10余人闻讯,荷枪实弹地赶往积谷仓,以示威胁。县青抗会成员同猎户队一起严阵以待,严密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对他们的镇压予以还击。国民党县常备队见此情形,心生胆怯,不敢下手,掉头向钟鸣方向逃去。借粮斗争取得彻底胜利!

与此同时,中共铜陵县委还领导当地群众,把泉水坑地主胡卓哉的粮食“借”了,把凤凰山大地主的粮食“借”了,把三条冲闸口汪村汪大先生的粮食也“借”了。群众分到粮食,情绪高涨,更加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斗争。

为此,中共中央来电报表扬,称赞铜(陵)繁(昌)的群众运动已经走上正规的道路。

中共铜陵县委领导的借粮斗争的胜利,不仅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群众运动顺应历史潮流,深得民心,还说明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倒行逆施,为世人所不齿,最终被全国人民所唾弃!

农民向地主借粮(网上下载)

讲到这,我觉得很有必要,向读者朋友们简要介绍一下,前面提到的时任中共铜陵县委书记张伟烈

据党史资料记载,张伟烈,又名张永猛,抗战时期曾用名张开南,1911年6月出生,广东饶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优秀的外交战士。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江西抗日义勇军第2支队宣传队长,新四军服务团组织股长、团代表。1938年8月任皖南特委巡视员。

1938年10月起,先后任中共铜陵中心区委书记、中共铜(陵)南(陵)繁(昌)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4月,任中共铜陵县委书记,同年9月,调任繁昌县委书记。1940年6月,任中共铜陵敌后县委书记。1940年12月,任中共皖南特委委员兼中共铜(陵)繁(昌)芜(湖)中心县委书记。1941年5月,任中共皖南特委宣传部长,同年7月,任铜(陵)繁(昌)行政办事处主任兼皖南财经委员会主任。1943年3月,任中共铜(陵)青(阳)南(陵)县委书记,同年11月,任中共皖南地委组织部长。1945年初,任皖南联立中学校长。抗战胜利后,任山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胶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西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中共西海地委委员,华东警备第五旅副政委,中共烟台市委委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广西宜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钦州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桂北区党委委员,中共海南区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委员。驻苏联大使馆参赞、党委副书记,驻伊拉克大使、党委书记,驻摩洛哥大使、党委书记,驻蒙古大使、党委书记,驻泰国大使、党委书记,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85年3月离休后,曾担任中蒙、中泰友好协会会长。2006年4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最后,介绍一下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旧址和纪念馆

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旧址,位于义安区顺安镇凤凰山村新屋岭。当年会议在新屋岭周氏小学召开。该旧址现仅存门楼一座,2004年11月,中共铜陵县委党史办公室对其进行抢救性加固维修。

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旧址

2011年,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铜陵党组织成立80周年,中共铜陵县委、县政府决定,易地建造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作为铜陵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经过多次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特别是党史专家的意见建议,最终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地址,选择在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旧址附近。

据了解,当时修建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省、市、县有关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的条例规定,按照原周氏小学房屋结构进行修建,重视原状及环境整合。坚持真实性、识别性、安全性原则

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2011年6月28日开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展陈内容,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和丰富。

如今,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展陈内容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星火燎原》,第二单元——《抗日烽火》,第三单元——《夺取胜利》,第四单元——《创造辉煌》

纪念馆内,展出的200余幅图片和大量实物,是老一辈亲见亲历的,内容翔实、生动、具体,真实再现了会场情景,生动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在铜陵地区的建立、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铜陵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谱写出一篇篇辉煌历史篇章。

据统计,每年到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累计均达10000人次以上。

1990年8月,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旧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7月,中共铜陵县首次党代会纪念馆被公布为铜陵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读者朋友们,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建设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铜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王先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铜陵   党代会   猎户   繁昌   纪念馆   凤凰山   皖南   中共   特委   旧址   县政府   县委   国民党   粮食   群众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