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究竟有多荒淫可笑,最终被外族灭国屠城,造成五胡乱华

历史上我们只知道三国之后为西晋,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西晋,可你们知道吗,西晋仅存在51年就“寿终正寝”,归其原因,与在此期间发生的八王之乱有很大关系,“八王之乱”,即西晋后期八位宗室王为争夺政权而引发的大规模、长时间的动乱。所谓“八王之乱”一般指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周、河间王颟、成都王颖、长沙王义和东海王越。

290年,愚弱的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皇后贾南风为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没 生矛盾。贾后密诏楚王玮人京杀杨骏,以汝南王亮辅政。接着贾后令楚王玮杀汝南王亮,随后 又杀掉了楚王玮。299年,贾后废太子,赵王伦以替太子报仇为名,杀贾后及其党羽,自立为帝 由于宗室诸王对赵王伦称帝不满,齐王周、成都王颖、河间王颟等纷纷起兵讨 伐赵王伦,惠帝得以复位。此后,这三位诸侯王与长沙王义、东海王越等,为争夺中央统治权 反复冲突,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战火蔓延至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域。306年,东海王越入朝专政, 毒死惠帝,另立怀帝,诸王的力量消耗殆尽,八王之乱才告结束。

八王之乱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第一八王之乱长达十六年的战乱 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第二八王之乱引发了西晋皇室内部大规模的自相残杀,严重动摇了统治力量,是西晋政权崩溃的直接诱因。第三八王之乱激化了民族矛盾, 许多诸侯王在战争中大量雇佣非汉民族的武装力量,导致东汉以来逐步迁居内地的匈奴、鲜 卑、羯、氏、羌等“五胡”的军事力量坐大,乘虚而入,最终成为埋葬西晋王朝、掀起十六国北朝 二百年分裂局面的乱源。

其实不仅八王之乱,造成西晋短祚还有四点内在原因:(一)贵族腐化。西晋统治者的奢靡腐化是历史上罕见的,开国之君晋武帝“后宫殆将万 人”。士族官僚日食万钱,还说“无下箸处”。贵族王恺、石崇相互斗富,晋武帝不仅不予制止,反而助长其气焰。刚刚建国的西晋,便没有了王朝新立时的蓬勃朝气。奢靡生活的背后, 是魏晋之际士族思想空虚所致,名教的破灭、道德的沦丧,为政治的黑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宗室相残。西晋取代曹魏后认为,曹魏之亡国主要是由于没有分封宗室。因此西晋 建国不久便分封了27个同姓王,并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允许诸王自选长吏,可以置军, 并且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由此诸王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晋武帝死后,随着朝政的混乱,诸 王大都卷人了争夺中央统治权力的斗争中,引起了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黄河南北生灵涂炭,直接导致了西晋的崩溃。

(三)民族矛盾尖锐。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塞上的非汉民族已经陆续迁入内地,内迁胡 族逐步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的农耕生活过渡,大多为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但还保留着旧有的 部落组织。西晋时期,胡族受到的压迫很重,甚至常被掠卖为奴,他们对西晋的“怨恨之气,毒 于骨髓”,不断起兵反抗,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关中氏羌齐万年,都曾掀起连续多年的大规模 战争。八王之乱中,诸王大量招募胡族雇佣军,为永嘉之乱埋下了祸根。

(四)流民四散。由于胡族起兵反晋的失败、宗室诸王的常年混战,加上政治腐败和天灾 流行,造成了西晋时期各族人民的大流亡,大规模流亡户口在三十万户以上,这些流民成为社 会持续动荡的因素之一。李特、张昌、王如、杜强等人都掀起了较大规模的流民起义,极大地动摇了西晋的基层统治。

正是西晋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导致王朝迅速衰落,公元311年,匈奴大军攻破洛阳,晋怀帝被俘,公元316年,长安失守,宣告了西晋的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汝南   河间   士族   王朝   东海   汉民   流民   宗室   西晋   楚王   荒淫   外族   可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