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慢性心衰患者易出现便秘?和这6大因素有关

便秘就算是正常人都很痛苦,更何况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患者便秘时会排便困难,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导致心律不齐或猝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原因是什么?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1.疾病因素

患者心脏的供血和充盈能力下降,血液回流心脏必然受阻,从而引起胃肠充血。胃肠道淤血可使胃肠道蠕动减慢,延长食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根本不能对直肠壁产生很大压力,更不能引起排便反射。如果大量的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就会被肠道吸收过多的水分,导致粪便干燥,难以排出体外,最终造成便秘。

2.年龄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于老年人,他们的腹部肌肉松弛,张力下降,排便时不能更好地对腹部施加压力。此外,老年人活动量下降,胃肠动力不足,导致便秘。

3.和饮食有关

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有水肿。为了缓解病情,有必要限制他们的饮水量。身体缺水时,粪便会很干净,很难排出。另外,肠胃充血会使消化能力变差,容易出现腹胀和消化不良,再加上体内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所以会引起便秘。

4.排便的环境和方式发生改变

患有严重慢性心衰的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下床排大小便不方便,在床上排大小便不习惯,所以常常憋着大便,长期下去会减弱直肠刺激的敏感性。另外,粪便长期堆积在直肠内,吸收水分,使粪便干燥,不易排出。

5.受药物影响

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要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帮助他们排尿。排尿次数增多,会减少体内水分,增加直肠对粪便水分的吸收,导致大便干燥。

6.精神压力太大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过度紧张、焦虑或恐惧可导致慢性便秘。这是一种慢性病,病情反复,预后差。另外,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在医院花费大,所以会增加心理压力,从而引起焦虑抑郁,加重便秘。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便秘怎么办?

经常进行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加快大小肠的收缩,减少肠道对水的重吸收,帮助排出粪便。按摩前一定要排空膀胱,每天早晚顺时针按摩15分钟。另外,你要养成早餐后排便的好习惯。即使没有便意,也要蹲在厕所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反射。

平时可以多吃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软化大便。此外,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如果便秘严重,应根据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帮助排便。必须卧床休息的患者可以在床上多做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

【声明:文中所用的资料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献,仅作医学知识的科普所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患者   利尿剂   心衰   心力衰竭   直肠   粪便   胃肠   肠胃   大便   腹部   水分   因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