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回顾之中共八大

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举行了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革命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为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为中华民族开启了发展进步的新纪元。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为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意志、各民族平等团结、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下半年召开,为深入学习党的历史进程,领会党的奋斗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坚定强国信念,清徐县委政法委开辟“喜迎二十大”专栏,开展重温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活动,通过对十九次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回顾,探寻会议历史、学习会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1956年上半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取得巨大进展,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如何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党所面临的全新课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八大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021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50多个外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参加大会。

在大会上,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朱德、陈云、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大会的政治报告以《论十大关系》为指导思想,突出经济建设的主题,集中了党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

大会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大会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在此基础上,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党的八大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确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大会还提出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在我国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战略设想。


党的八大还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大会《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一方面突出地提出反对党内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批评那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思想作风;另一方面,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反对突出个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

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五年,每年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后来除1958年5月召开八大第二次会议外,八大再没有举行过全国会议)。党章增加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一款。这是因为这年夏天毛泽东已向中央提出,他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不当党的主席。他还提出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并且建议修改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连选只得连任一届。

这些可以说是初步酝酿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准备实行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重要设想。根据毛泽东本人的多次提议,新党章在党的指导思想中没有提“毛泽东思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也没有影响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

大会讨论通过了各项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的建议》,选举产生由委员97人、候补委员73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大会还强调要扩大人民民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方针。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为大会决议所采纳。董必武着重谈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问题,建议尽快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劳动法、土地使用法等法律。

中共八大,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八大的召开成为党领导全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起点。

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在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么多年的历史也证明,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之际,八大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文艺以及党建理论等富于创造精神的新方针与新设想是正确的。

中共八大堪称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设计的第一个蓝图,不仅给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指导,而且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董必武   中央委员会   主要矛盾   历次   国民经济   中共   社会主义建设   大会   我国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