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总录

#点亮真知计划#

早期人类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 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 早人类。

2、蓝田人:陕西省蓝田县,距今约 115万—70万年,属早期直立人。

3、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 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 火。

4、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北 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能人工取火。

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三皇五帝

1、三皇:

燧(suì)人华夏文明钻木取火的发明者(今河南商丘—“火文化” 发源地)

伏羲发明创造八卦,结束了“结 绳记事”。

神农:炎帝,中国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被世人尊称为“药祖”“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2、五帝:

(轩辕)黄帝(发明指南车,建造房屋,创制衣服、车船等)、颛顼(zhuān xū)、帝喾(dì kù)、(开创禅让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全部职权让给舜)、(把部落联盟首领的职权禅让给禹)。

夏(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1、禹: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黄河);禹年老时沿用禅让的惯例选举继位人,但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打破禅让制度,开创了子继父位的世袭制度,从而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2、桀(jié):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朝第17代君主,也是最后一个。夏朝延续400多年。

3、夏历:夏朝开始有了历法,人们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夏历是按月球运行周期制定的,又称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商(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1、汤:公元前1600年,伊尹辅助汤建立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商人”最早出自商朝。

2、纣:商朝第30代君主,也是最后一个;宠信妲己,“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3、后母戊大方鼎(原称司母戊大方鼎):商朝后期制造,重达875公斤,是世界上迄今考古发现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4、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

1、周文王姬昌,拜姜子牙(“谋圣”)为军师;“文王拘而演《周易》”

2、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以少胜多)中打败商纣王,建立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开启了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

3、周幽王:西周末代君主;宠信褒姒(bāo sì),“烽火戏诸侯”。

4、分封制: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的制度。分封制源于周朝,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5、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井田属周天子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6、商高:商高在公元前1000年(西周初年)发现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勾三,股四,弦五。此发现早于毕达哥拉斯定理500—600年。勾股定理是中国数学家的独立发明,在中国早有记载。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和战国)

1、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东迁洛阳(素有“十三朝古都、八代陪都”之说,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千年帝都)名为“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

(1)齐桓公(葵丘会盟、管仲改革,“尊王攘夷”。任管仲为相。管仲:“仓廪(lǐn)实而知礼节,衣实足而知荣辱”“管鲍之交”);

(2)晋文公(城濮(pú)之战,晋楚之间—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寒食节—介子推);

(3)楚庄王(楚王问鼎、一鸣惊人);

(4)吴王阖闾(hé lǘ);

(5)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范蠡(fàn lǐ)。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

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3、范蠡:“商圣”,中华道商的鼻祖。

4、西施沉鱼

5、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三家分晋)。

6、纸上谈兵:出自秦胜赵的长平之战,形容赵括的失利。

7、秦孝公: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8、扁鹊:战国名医,《难经》,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其为“脉学之宗”。

9、“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1、秦始皇:公元前230—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建立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度量衡、车辆形制,修筑长城等;焚书坑儒。

2、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三者相互配合牵制,便于皇帝集权。

3、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4、吕不韦:辅助秦始皇登上帝位,组织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一字千金”“刻舟求剑”。

5、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项羽破秦,以少胜多;垓下之战(属于追击战)—四面楚歌、乌江自刎

6、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安徽大泽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刘邦领导的武装力量推翻。

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西汉和东汉)

1、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

2、汉高祖刘邦,在楚汉相争中打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公元8年,王莽篡权,实行新政,西汉灭亡。

3、文景之治:汉高祖之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努力,中国出现了政治升平、经济繁荣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4、七国之乱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cháo cuò)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这时吴王刘濞(bì)就联合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叛乱最终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5、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是传说中的黄帝,“老”是春秋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这一学派主要的思想特点便是“无为而治”,通过“无为”进而达到“有为”。

6、汉武帝:刘彻(chè),统治期间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阳尊阴卑”“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主张;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卫青霍去病抵抗匈奴;设刺史监察地方。

7、察举制:西汉主要实行的选官制度,就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辖区域内进行考察,发现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以“孝廉”“茂才异”“贤良方正”等名目推荐给中央政府,经过一定的考核,任以相应的官职。

8、刺史制度:汉代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所实行的一种较为完备、系统的监察制度

9、王昭君落雁,昭君出塞。

10、《太初历》: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完整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

11、《黄帝内经》:又称《内经》,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普遍认为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12、贾谊:《吊屈原赋》《过秦论》。

13、刘安《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纂,录有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14、司马迁《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目标。

15、汉光武帝刘秀,河南南阳人,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因此南阳被称为“帝乡”。光武中兴。公元25年,定都洛阳。220年,汉献帝禅位,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 东汉灭亡。

16、白马寺: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始建于东汉。中国第一古刹

17、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使东汉名存实亡。

18、蔡伦:公元105年,改进创新造纸术,使中国结束了“竹帛”时代。

19、张衡:发明水运浑天仪地动仪(地动仪上有八条龙),在《灵宪》中首次解释月食成因,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被称为“科圣”。

20、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21、华佗《青囊经》,世界上首次使用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

22、五禽戏:华佗总结了前人模仿鸟兽动作以锻炼身体的传统做法,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包括虎鹿熊猿鸟的动作和姿态。2011年5月23日,华佗五禽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3、王充《论衡》解释万物的异同,对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针砭;他提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的物质基础。

24、许慎:被称为文宗字祖,著有《说文解字》,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25、《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26、《汉书·五行志》:“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详细叙述了黑子出现的时间和位置,这是现今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27、班固:作品有《汉书》,开创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体例,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1、魏武帝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破袁绍,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以少胜多。

2、昭烈帝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辅助(卧龙,被称为“智圣”,躬耕于南阳),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武圣”,张飞)。

3、东吴大帝孙权,孙坚次子,孙策之弟,周瑜为其贤将。

4、夷陵之战:又称猇(xiāo)亭之战。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即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为给关羽报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夷陵之战(火烧连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逸待劳的战例。

5、六朝古都金陵城从三国的东吴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

6、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从曹魏至隋唐科举的确立,约存在四百年之久。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7、玄学:魏晋时期哲学,核心为《老子》《庄子》《周易》

8、刘徽(huī)(魏晋):著有《九章算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9、“三曹”曹操《观沧海》曹丕《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七步之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建安七子”:又称邺(yè)中七子。孔融、陈琳(lín)、王粲(càn)、徐干、阮瑀(ruǎn yǔ)、应玚(yáng)、刘桢(zhēn)。均为东汉末年人。

11、“竹林七贤”嵇(jī)康《广陵散》、阮(ruǎn)籍、阮咸、山涛、向秀、刘伶(líng)、王戎

两晋(公元265年—公元420年)

1、西晋:开国君主为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本人是继承司马懿(yì)、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的基业而称帝的,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定都洛阳

2、东晋:开国君主为司马睿(ruì),定都建康(今南京)

3、淝(féi)水之战:公元383年,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其典故有投鞭断流、风声鹤唳(lì)、草木皆兵。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4、王羲之: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5、顾恺之:画家,代表作有《女史箴(zhēn)图》《洛神赋图》

6、陶渊明: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园田居》《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1、北朝:先后经历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2、龙门石窟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纪念母亲营造的。

3、贾思勰(xié):《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4、郦(lì)道元《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比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5、南朝:先后经历四个朝代。

6、刘义庆:主要作品有《世说》,唐时称《世说新书》,宋以后称《世说新语》

7、刘勰(xié):主要作品有《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

8、祖冲之世界上第一次圆周率数值精确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编撰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

9、范缜(zhěn):著有《神灭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种无神论的唯物主义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佛教所宣传的因果报应。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1、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

2、隋炀(yáng)帝杨广,开创科举制,开凿大运河

3、京杭大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北达涿(zhuō)郡(今北京),全长2000多公里,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4、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营造(原名安济桥,在今河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1、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定都长安

2、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当时的少数民族尊其为“天可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3、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死后碑文上无字(无字碑)。

4、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宠爱杨贵妃(羞花)

5、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6、黄巢起义:公元878—884年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率众几十万,转战十几省,持续十几年,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宏伟壮烈农民革命战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7、**公主:远嫁吐蕃,对西藏的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8、僧一行(xíng):唐代天文学家,原名张遂,他大规模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

9、《唐本草》:中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药典

10、孙思邈(miǎo):被称为“药王”,其著作《千金方》在医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11、《金刚经》:公元868年,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2、阎(yán)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步辇(niǎn)图》《历代帝王像》

13、张旭: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被称为“草圣”,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 “颠张醉素”。

14、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送子天王图》

15、玄奘“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16、鉴真东渡:指僧人鉴真前往东瀛(yíng)传授佛教。鉴真曾六次前往东瀛,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并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

17、惠能:“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18、唐朝诗歌:(分四个阶段)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唐诗歌,晚唐诗歌

五代十国(公元902年—公元979年)

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2、五代: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3、十国:指中原地区之外存在的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割据政权。

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北宋和南宋)

1、陈桥兵变黄袍加身。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kuāng)胤(yìn)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定都汴(biàn)梁(今开封),是为北宋。

2、“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设酒宴解除石守信等人的兵权。

3、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北宋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但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4、《清明上河图》张择端,描绘北宋东京汴梁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5、指南针:北宋时将战国时期“司南”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后来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6、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7、沈括:著有《梦溪笔谈》一书,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的科技成就,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其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8、“交子”:出现于四川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9、《大藏经》:宋太祖下令雕版刻印《大藏经》,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印刷佛经

10、张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1、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2、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晏殊:作品有《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

14、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秋声赋》等。

15、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16、苏轼:“诗神”,“词圣”,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主要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17、苏辙(zhé):“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集《栾(luán)城集》

18、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集《元丰类稿》(以年号命名)。

19、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游褒禅山记》《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

20、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八声甘州》等。

21、靖康之变:1127年(靖康二年),金国废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22、李清照:著名女词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作品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集为《漱玉词》。

23、赵构:1127年,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为并存政权。

24、《洗冤集录》: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25、朱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颐、程颢(hào)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在明清时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创始于北宋,盛 行于南宋、元、明,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

26、陆游:号放翁,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作品有《书愤》、《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临安春雨初霁(jì)》(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除夜雪》(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等。

2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人称“词中之龙”。作品集《稼轩长短句》,名篇有《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

28、文天祥:作品有《正气歌》《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岳飞: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

元(公元1206年—公元1368年)

1、元太祖成吉思汗,名铁木真,统一蒙古。

2、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黄道婆:推广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

4、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口述《马可·波罗游记》一书。

5、福建泉州港:古称刺桐港。元朝最大的港口,与当时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列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6、郭守:天文学家,测定黄赤交角为23度33分34秒,制订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一部很精良的历法。

7、关汉卿: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元曲可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种形式),后世称其为“曲圣”。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8、王实甫:作品有《西厢记》,讲述了书生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

9、郑光祖:作品有《倩女离魂》,讲述了书生王文举与张倩女的爱情故事。

10、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杂剧《汉宫秋》(取材于王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散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1、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十三四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

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1、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明太祖时,中国的宰相制度被废除。

2、明成祖朱棣(dì),年号永乐,《永乐大典》,它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jìn)、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3、郑和:1405年到1433年的近30年间,郑和率领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

4、戚继光:训练新军,抗击倭(wō),修筑长城

5、李时珍:卓越的医学家,写出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它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6、利玛窦(dòu):意大利传教士,明朝时期来到中国。

7、徐光启:明代著名科学家,编写《农政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

8、宋应星:明朝末年科学家,编著《天工开物》一书,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9、徐霞客:明朝地理学家,写出了《徐霞客游记》一书。

10、农作物玉米、辣椒、花生、甘薯、马铃薯、西红柿、南瓜、苦瓜、烟草等明朝时期传入中国。

11、施耐庵:作品《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对后世农民起义产生了巨大影响。

12、罗贯中: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

13、吴承恩:作品《西游记》(“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是著名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是古典文学中最辉煌的神话作品,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高峰。

14、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四大奇书”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 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对《红楼梦》影响甚深。

15、四大奇书:明朝人称《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为四大奇书。

16、归有光《震川文集》

17、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作品《牡丹亭》,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18、冯梦龙:作品有小说集“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

19、李自成: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结束明朝统治。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恸(tòng)哭六军俱缟(gǎo)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击败农民军,在北京开始了大清帝国的统治。

清(公元1616年—公元1912年)

1、清太祖努尔哈赤,八旗兵创建者。

2、清太宗皇太极,清朝建立者。

3、清圣祖:年号康熙,在位61年,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组织编写《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

4、清世宗:年号雍正,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5、清高宗:年号乾隆,主持编撰《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在乾隆主持下, 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13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四书五经)、史(历史)、子(诸子百家)、集(诗集)四部,故名四库。

6、溥仪:清朝最后一位皇帝,1912年2月12日退位.

7、郑成功:1662年,郑成功率领军队驱逐占据台湾的荷兰军队,收复了台湾。1684年,清廷在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8、西藏:1724年清廷确立了西藏宗教和政治领袖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1727年清廷开始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9、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经世致用”。

10、明末清初“三大儒”: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11、孔尚任:作品有《桃花扇》,主人翁为李香君与侯方域,写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剧,“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12、蒲松龄:作品有《聊斋志异》,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13、吴敬梓(zǐ):作品有《儒林外史》,“一部儒林,终之以琴,滔滔天下,谁是知音”。

14、曹雪芹:作品有《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15、姚鼐(nài):方苞(bāo)、姚鼐和刘大櫆(kuí)合称“桐城三祖”,有《惜抱轩全集》。

16、李汝珍:作品有《镜花缘》

17、袁枚:作品有《小仓山房文集》和《随园诗话》等。

18、龚自珍:作品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等。

19、吴沃尧:作品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谴责小说。

20、李宝嘉(李伯元):作品有《官场现形记》,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开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21、刘鹗(è):作品有《老残游记》

22、曾朴:作品有《孽(niè)海花》

23、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孽海花》《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合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24、梁启超:作品有《谭嗣(sì)同传》《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中国   明朝   古代史   历法   北宋   公元前   公元   皇帝   时期   制度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