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股市深度下跌,美股泡沫更牢固?

容磁宏观观察10:加息,股市深度下跌,美股泡沫更牢固?

对影背影

1、

近段时间宏观经济来说,莫过于美联储讨论是否要在9月加息100点,由此引来的连锁反应,从股市来说,美股道指上周下跌4.2%(其中周二到周五四天连续下跌,下跌幅度为4.8%);纳指上周下跌5.5%(其中周二到周五连续下跌,下跌幅度为6.7%),其中道指和纳指在周二创下了2020年疫情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而A股周四周五连续大跌,其中周五A股4月大跌以后再次跌幅超过2%,且周四周五连续的断头跌,形态极为难看,从技术形态来看,下周继续跌的概率极大。另一边美元指数破110,而黄金同样大跌,但周五走势有点微妙呈现出与美元背离的走势。

解读:

因为读者对数据可能不熟悉,数据要表达的结论可能不会特别清晰,笔者潜在的含义是:美股连续大幅度下跌,此次形成股灾的概率要比以前更大,结合欧洲股市的表现,经济危机的概率大幅度提高。

都说房地产是危机子母,70%以上的经济危机都是由房地产引发的,在9月9日,美国30年房贷按揭利率达到6.02%,而在2021年9月美国30年按揭利率才2.86%,这一年中美国按揭利率涨幅达到了110%,而同时美国7月的新房销售量已跌至6年半来的最低水平,而房屋转售和独户住宅开工数也处于两年来的最低点。美国08年危机导火索就是房贷按揭利率破坏了市场的结构平衡,导致的危机。而如果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国按揭利率还将升高,这不仅对美国国债利息支付构成极大的压力,同时也对按揭还款的消费者构成极大压力,危机发生的概率再次大幅度提高。

2、

世界上最坚固的三大泡沫:美国的股市,日本的债市,中国的房地产。

中国房地产:

中国房地产从2021年7月以来,经历了什么,作为普通购房者可能感受不深刻,但中国房地产企业一定是有深刻感受的。尽管目前对个人层面影响还比较弱,但未来是否会延伸到个人层面,这个却不好说,从某种程度来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实质破裂,因为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下的经济管控方式,所以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破裂没有呈现出冰山式的下滑,其核心原因有两点:第一政府为单一土地供应商;第二政府对房价管控,一方面对二手房评估价格的坚挺,另一方面对开发企业备案销售价格的约束,由此形成了房地产缩量价格震荡的僵持局面。

日本债务:

对日本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关注不多,但从汇率来看,日元在汇率市场上几乎是雪崩。对汇率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债市,债市表现表现不好,货币必然贬值。贬值的货币进一步冲击债市的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债市尽管泡沫依旧,但已经摇摇欲坠。

美股:

我们再一次回到美股上,为什么我们强调本次与前几次不同,原因在于本波段美股事实在这之前已经进入熊市,美股对熊市的定义是下跌幅度超过20%,道指最高点为36952,在上波下跌的低点29653,下跌幅度为19.8%;纳指本波段最高点为16212,上波段下跌的最低点10565,下跌幅度为34.8%。道指是处于熊市的边缘,而纳指已经进入典型的熊市,而从波段反弹来看,道指反弹最高高度为34281,反弹幅度为15.6%,周五下探低点为30550,下跌幅度为10.9%,从跌幅幅度来看,已经进入第二轮熊市的中途;而纳指最高反弹高点为13181,反弹幅度为24.8%,周五下探低点11448,下跌幅度为13.2%。纳指第二波熊市从数据来说,依然来临。

从数据来说,我们可以说,美股走在第二波熊市的路上,如果下周持续下跌,那么就完全进入第二波熊市阶段。

股市只是经济现象的表面现象,中美贸易战对美国同样影响深重,第一个问题是作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美元和美国商品,经济总量将面临下跌,对美股来说,美国企业营业总额受到影响,必然影响利润率,受市场总体份额收窄,增长空间受限,估值受到影响,将进一步对美股估值形成打压。这点在美国科技股中表现尤为明显,这也是科技股下跌幅度最深的原因之一。中美脱钩将想象空间进行了压缩,而在市场规模缩小以后,企业盈利能否稳住将是接下来纳指要面临的问题。

另一方面美国还面临房地产市场的问题,通胀理论的两个路径:一是收入增长推动物价上涨;第二是物价上涨推动收入增长在推动物价上涨,美国通胀目前数据披露的逻辑是第二类,但收入是否增长却是未知,一方面加息导致的家庭支出变大,另一方面受市场总体空间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减弱以后,收入能否增长面临绝对的不确定性。

如果继续加息,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减小,另一方面资金成本变高,消费者如果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在通胀和高利息支出的压力下,房地产市场上结构性压力是否会爆发;第二个问题是美国国债的利息支付能力与发债能力,是否在美元市场收缩的情况下,还能顺利发债(欧洲加息,欧元流动性也会受到抑制,境外美元在这波回流过程中,应该已经得到充分释放),还那有好多多余的美元可以回流来支撑经济和市场的运行?

3、

如果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对中国到底会有好大影响?中国能否独善其身?

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厘清,一方面笔者对中美之间贸易数据理解并不深;第二是对人民币预期市场深度理解不深,乐观的看,俄罗斯和伊朗用人民币对石油结算,肯定是有利的。悲观的是美元市场份额太大了。

从产业来说,中国与欧美脱钩其实不算特别大的难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欧美人口并不多,因此总体份额并不大,而对于科技类或者附加值高一点的产品,会多大程度影响国内产业的更新迭代,这个笔者并不清楚,但中美高科技脱钩已经持续了三年了,所以不管怎样都不会形成暴击的态势。

中国经济能否靠内循环支撑,从目前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欧美目前的经济结构现状以及社会现状来看,中国的消费类产业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提升。比如疫情三年受到巨大影响的餐饮,旅游,文体娱乐等等,还能吸引大量的就业群体,形成基础收入支撑。而高科技领域,则可能受益于中美脱钩后中国的技术追赶,一方面这会增加了投资空间和深度,另一方面获得了原来不存在的市场份额。

当然中国经济最大的麻烦,还是房地产市场衰退引发的居民去杠杆,由此导致的相关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美   熊市   波段   美国   按揭   牢固   中国   利率   泡沫   深度   股市   美元   数据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