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毛之争”过后两个月,朱德哀叹说:离开了毛,朱就过不了冬了


老覃昨天写了《1929年“朱毛之争”期间,毛主席请朱德吃“燕窝”,曾志闻风而至》一文,讲的是:1929年6月22日,为了解决红四军党内的争论问题,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城一所中学校园里召开。由于红四军“三巨头”中的毛主席和朱德,是争论的核心人物,他们就没有出席这次会议的讨论,而由陈毅主持了会议。

陈毅其实也知道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能跟毛主席和朱德相比,他用春秋时期的晋、楚、郑三个国家来代表毛主席、朱德和他自己。

他说,“你们朱毛吵架,就像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吵,我这个郑国在中间,左右为难。”

他担心红军闹分裂,为了平息争端,就采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给予了朱德“书面警告”的处分;给予了毛主席党内“严重警告”的处分。

不用说,陈毅给出的这两个处分,直接影响到了毛主席和朱德的威信。

毛主席因此在随后重新选举新的前委中落选了前委书记,被陈毅以一票之差取代了该职。

实际上,当时毛主席和陈毅所得票数是一样的,但毛主席没有参与投票,陈毅却在参与投票时把票投给了自己。

这样,毛主席就比陈毅少了一票。

毛主席对陈毅处理问题的方式感到非常失望。

次日,他对前来做工作汇报的闽西特委书记邓子恢说:“现在闽西大局基本已经定,我还是离开四军,到蛟洋去做些调查研究吧。”

1929年7月8日,毛主席与夫人贺子珍,以及被调职的谭震林、蔡协民、曾志、江华等人离开了红四军,徒步前往闽西特委所在地蛟洋。

在蛟洋,毛主席指导邓子恢、张鼎丞等人胜利召开了中国共产党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

毛主席还在会议上作了精彩讲话。

毛主席问与会代表:“我们的根据地能不能巩固?”

大伙斗志昂扬、豪气冲天地回答:“能!”

毛主席笑了笑,说:“对于根据地的巩固,我们都有哪些有利条件呢?”

“这……”大家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了。

毛主席不慌不忙,板着指头和大家总结了起来:“第一,我们苏区有80万群众,而且都已经发动起来了,群众基础坚实;第二,咱们闽西各县都成立了党支部,而且,党群关系亲密无间;第三,各县的人民武装都已经建立起来了……

毛主席一条一条地给大家细数。

大家越听心头越豁亮,越听越有信心,都产生了一个坚定的信念:跟着毛主席走,跟着共产党走,穷苦人民就一定能翻身!

随后,毛主席又积极出谋划策,给代表们提出了巩固根据地的三条基本方针。他说,只要遵照这三条方针开展革命,闽西的前途,中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不得不说,毛主席就是中国革命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他的一番话,给人民群众指明了方向,与会代表在他结束讲话时都用力地鼓起了掌来。

7月29日,新前委书记陈毅带着新前委全体成员来到蛟洋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毛主席由于过度劳累,感染上了疟疾。但他还是抱病以前委委员的身份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议题是:敌人又发起了闽粤赣三省“会剿”行动,其中的李文彬部已经进占长汀的河田,张贞部已经占据龙岩县适中,我军必须迅速制订出应对措施。

陈毅的意见是:红四军分兵两路,第2、3纵队出击赣南,转往广东,在外线扰乱敌人的战略部署;1、4纵队坚守在闽西,稳定民心,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陈毅这是沿用了1928年冬天毛主席在“柏露会议”上的策略。

所以,大家都没有反对意见。

毛主席也没有。

但毛主席给陈毅做了一些细节上的补充。

他说:“敌人并非上下一块铁,而是派系丛生,彼此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他们口口声声称‘会剿’,其实是会而不剿,剿而不会。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不要和他们硬拼,见缝插针,有机会就打;没有机会就缩小目标,转移敌人的视线,分散敌人的力量。”

毛主席还谆谆告诫说“敌人还比较强大,四军还比较弱小,千万不要打没有把握的仗,千万不要冒险,应该多做艰苦的工作,多建立根据地。”

陈毅不以为然地说:“不要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四军现在的力量可不弱了,应该多打一些硬仗,多占领一些地方,扩大影响。”

陈毅对毛主席说:“你不能窝在蛟洋,你必须回前委主持工作,并随部队去打广东。”

毛主席不容置辩地说:“我不能回去,你们七次大会那个做法,我不能同意。而且,我也不主张打广东,你们要打,你们就去打吧。”

陈毅感觉到毛主席语气决绝,知道他说话从来都是丁是丁,卯是卯,说一不二,就没有继续往下劝,他诚恳地对毛主席说:“我实在没有想到,七大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把问题弄得一团糟。我准备亲自去一趟上海,向中央如实汇报四军的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毛主席简短而迅捷地说:“我赞成你去汇报。”

老覃在大前年写过《曾任蒋介石侍从官的国军中将,为陈毅之兄,一心为国,活101岁》一文,文中写陈毅的胞兄陈孟熙是四川军阀刘存厚的少将,时为驻上海的代表,他通过胞兄的帮助,由江西到厦门乘船经香港再转上海,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话说回来,在陈毅前往上海的日子里,毛主席先是到了上杭县的苏家坡养病,同时指导闽西土地革命,做农村调查。后来到了大洋坝发动群众分田分地。随后,沿着灌洋、虎岗、堂堡、湖雷、陈东坑、石岭、豪坳头等地,一路视察,到了9月间,来到了永定县岐岭乡的金丰大山下一个名叫“牛牯勃”的小山村里。

老覃在多年前写过《山民冒死救了一位先生,24年后接到一份邀请函,才知立了不世大功》一文,文中提到,在这个 “牛牯勃村”,毛主席无比惊险地渡过了一个“生死劫”——他的疟疾发作,浑身打摆子,走不了路,而敌人前来搜山,情况万分危急。幸好,天降神兵,牛牯勃村的村民陈添裕犹如天神下凡,他背起身材高大的毛主席,赤足奔驰在大山的丛林中,一口气奔出了10里路,转移到了雨顶坪村,这才躲开了敌人的追杀。

但险情并没有解除。

疟疾让毛主席一会儿发高烧,烧得烫人;一会儿又打冷战,冷得吓人,多次徘徊在死亡线上。

外界也传出了他已经离开了人世的消息。

甚至,苏联的报纸上还刊登了悼念词。

老覃顺带说一下,和毛主席并称为“农运大王”的彭湃,也在这一年的初秋时节英勇地牺牲了。

可以说,彭湃的牺牲和毛主席的落难,真是中国革命的大不幸。

不过,在傅连暲医生的积极抢救下,最主要的是,交通员冒着生命的危险从上海带回了医治疟疾的特效药奎宁,终于把毛主席的一条命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毛主席这边的遭遇是如此的惊心动魄,朱德那边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话说,朱德和前委按照陈毅制订下的策略,于8月2日率领红四军第2、第3纵队开往闽中,因为缺乏群众基础,处处碰壁。

到了8月18日,朱德为了摆脱困境,准备率军北渡闽江,乌龙江,向赣浙皖边界游击。

正在病榻上的毛主席知道了此事,连呼不好,写信给前委,反对渡江。

他在信中写:“过了乌龙江,则敌人消息灵通,运输便利,更有受大军包围的危险。”

毛主席的信犹如当头棒喝,朱德惊醒过来,赶紧回师闽西。

9月21日,朱德率领的红四军第2、第3级队与留守闽西的第1纵队会师,攻下了上杭县城,化解了敌人“三省会剿”。

但红四军各指战员的思想依旧比较混乱,朱德为了稳定军心,就以代理前委书记的身份,准备在上杭召开红四军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

朱德派人到永定县通知毛主席参加会议。

毛主席表示:在党内是非没有分清之前,还不想回前委,再者,自己也身染重病,无法参加会议。

朱德听说毛主席不肯来,有些六神无主,急急忙忙地和前委其他成员召开了前委会议,商定了派人再请毛主席,宣布说:如果不参加八大,就给以党纪处分论。

毛主席一生以党纪严格要求自己,看见朱德祭出了这记“杀手锏”,只好坐上了担架,在傅连暲、卢肇西等人率领地方武装的护送下,日夜兼程,赶往上杭。

毛主席等人一路要经过从石岭、合溪的黎袍山、上杭的蓝家湾、庐丰、安乡等地,山路难行,在路上还要一些时日。

朱德他们最终等不了了,在上杭仓促召开了红四军第八次代表大会。

这个会议只是“无组织状态地开了3天”,代表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说服不了谁,眼看就要不了了之了。

罗荣桓实在忍不住,要求在会议上发言,疾呼要毛主席回来领导红四军的工作。

林彪等人纷纷应和。

没有毛主席在身边,朱德总觉得自己像少了主心骨,他看见了罗荣桓和林彪等人的表现,大受感动,也走上了主席台,高声说:“我们是朱毛红军,朱离不开毛,朱离开了毛就过不了冬了,必须把毛泽东同志请回来!”

大家听了,都热烈地鼓掌。

之前反对毛主席的刘安恭等一小部分人气得干上瞪眼。

刚从中央调来担任第2纵队的党代表张恨秋自告奋勇,上台当场挥毫,笔走龙蛇地起草了一份《敦请书》。

张恨秋写好后,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遍,大家听得心花怒发,齐声叫好。

这样,朱德把《敦请书》装进信封里,派人第三次去请毛主席,请他回来担任前委书记,主持前委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永定县   上杭   疟疾   纵队   根据地   代表大会   书记   敌人   代表   会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