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从养生的角度来说,要注意做到“三戒”


从养生的意义来说,人到老年,第一就是要戒“享受”。这一条大约好多老年都难以认同,一般的想法,都是认为自己辛苦了一辈子,“及其老也”,条件也好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吧,而且,吃好一点儿才花多少钱呢?可是一查血,戴了个帽子:“三高”分子。回家按医嘱吃饭,一下子就回到了“旧社会”。与其得了“富贵病”再节制自己的嘴,不如先戒起来,健健康康地活着。

戒“享受”包含很多内容,不止是吃的问题,包括所有生活条件或环境的享受 。比如有的人图安逸,夏天一热就开空调猛吹,以致吹出空调病来。有的人在牌桌上恋战,久坐而又受刺激,不节制也会诱发心血管病。戒“享受”就是要科学、规律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任性而为。

养生的另一个法宝是“宽心”,这是许多养生专家给老年开的一个快乐长生的处方。明朝著名医学家徐春甫的《快活无忧散》有两味药:“除烦恼,断妄想”。他还有一个方子叫《和气汤》。“先用一个‘忍’字,后用一个‘忘’字。专治一切客气(虚伪)、怒气、怨气、抑郁不平之气,消痰化淤,清气益脾。”讲的都是要宽心。保持宽心的办法就是戒“计较”,逢事不妨大而化之,“难得糊涂”一下。有的老人,为得一个理,与人争执,结果心肌梗塞丢掉性命,这是非常不值得的。所以,老年戒“得”的第二条就是戒“计较”。

还有一点是老年需要警惕的,就是要戒“忘年”,戒“不服老”。“老去一身须爱惜,别来四体得如何”,这是白居易的诗句。爱惜身体,就要实事求是,多大年龄做多大年龄的事情。如果一个老年人,忘了自己“老之将至”,或者不知自己“老之已至”,就从根儿上把孔子的那句话给否了,也就无从谈“戒得”。

刚刚退休的人,最容易“忘年”。我接触到许多60来岁的老年,都有不知“老之已至”的经历。尤其是一些退休不久的老年,脑子里还没有“以老为伍”的概念。常见的心态,就是不服老,还是一种血气不衰的心态。有的老年去登山,把自己当年轻人一样去比试,反而伤害了自己健康。这是常见的事情。许多老年的服老,都是到有一天被诊断出严重的病症之后。到了这种时候,不但服了老,往往还“后悔当初”。老年到了那个年岁的“境”,就该入“境”而问禁,不要自己误了自己。

宋代欧阳修说:“春寒、秋热、老健,为此三者,终是不久长之物也。”注意这三条老年之“戒”,才会把“老健”维持长久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老年   孔子   明朝   富贵病   心态   角度   年龄   事情   条件   常见   空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