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史书中记载吃过龙肉的人,如果这些姓有你,可能是他的后人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关于精神图腾的象征也一直是不同时期的统治阶层讨论的问题,最开始有人认为我们应该把狼视作中华文明精神图腾的象征。

因为在许多人看来狼这种生物谨慎内敛,论攻击力虽然比不上老虎狮子,但是比一般的食肉动物也强着不少。更为贴切的是单狼不可怕,可怕的是群狼的威慑力,这也和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团结统一缔造伟大事业的成就非常贴切。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狼并不算高贵的动物品种,用来象征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多少有些不够贴切,所以龙作为精神图腾也就成为了众望所归的答案。

不过相比于狼这些动物,龙这一生物别说在现代没有人见过,就是在古代也没有过多文字上的记载,可以说这个生物在一定程度上有虚构的意味,关于龙的后代像睚眦、狻猊、囚牛等从古至今更是被誉为神兽供奉。

即使是这么一个几乎从没人见过的神秘物种,却也有人被记载吃过它的肉,而且作为现代人的你也很有可能是这个人的后代。

龙的有关传说

其实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使没有真正见到过龙的存在,但是人们仍旧愿意相信龙是真实存在的,因为从现代来看许多非物质层面的精神文化遗产,龙这一形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中占据很大的比重。

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二月二剪头发的时候许多人称之为剃龙头,甚至每逢过年过节时还有舞龙舞狮的热闹场景,而且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对龙这一形象的认知也基本一致,两只鹿角头似蛮牛、身长柔软似蛇。

纵然太详细的细节普通人描述不出来,但是从大致的样貌上龙的形象还是深入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精神中。不止如此就连历朝历代的皇帝称呼自己都为真龙天子、炎黄儿女称呼自己为龙的传人。

如果就是这么一个虚无缥缈、谁也未曾见过,也没人能够证明这个物种存在的情况下,中华炎黄子孙几千年来都对这个物种抱有同一种认知和敬畏的心态。

只能有一种情况,那便是这种动物或许真的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过并令人为之熟悉,就像《山海经》中描述的许多动物一样,或许在几千年前的古代真实存在过。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却早已消失了踪迹,其实和如今许多国家濒危动物一样,都是从有变无。但人们口口相传下来还是知道他们曾经在地球上的痕迹。

不过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在《史记》这本名著中确实明明确确地记载过有人养过龙、甚至吃过龙。

可是这龙是从哪里弄来的,养龙吃龙的人又是谁,龙真的在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过吗,这都是困扰千百年来每一位炎黄子孙的问题所在。

养龙人和食龙人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明明确确有过对龙的记载,但是真实情况究竟是真是假,年代过于久远早已无法考证,各位读者可以自行辩证看待。

话说这吃龙肉的人名气不大不小,之所以说不大是因为对于在历史课本上或者历史读物中我们了解到的名人志士远比他要闻名许多。

但他多多少少也是一朝的国君,手下掌管着不少黎民百姓的生杀大权,这个人就是夏朝的第十四任国君孔甲。

据传说在孔甲继位后接连摆下盛宴向天帝求雨,虽不说将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富足,但孔甲的继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过去两任君主荒淫无度鱼肉百姓的恶行,也为即将走下坡路的夏朝最后灌注了一点内在动力。

孔甲这个人对待国政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他是整天带着百余侍从游山玩水,众位大臣因为看到孔甲求雨有功倒也不便多说什么。

在某一日孔甲正在一处深山老林行走之时突然从河中钻出了两条怪物,为什么说它们是怪物,因为两条怪虫虽然有着蛇的身子,但还有数只脚,头上还有面庞和犄角,这一下可把孔甲吓坏当即拿出宝剑要砍杀。

此时一旁的大臣慌忙制止,说皇上这是天帝看你求雨有功特意赏赐你的金龙啊,这神物可杀不得,孔甲听闻大喜,当即命人捕捉回皇宫,再之后孔甲命人张贴告示,到处遍访懂得训龙之人。

有一个叫刘累的人毛遂自荐说自己曾跟豢龙氏学过养龙术,孔甲大喜当即赏赐刘累黄金白银。

其实这一开始刘累把两条龙照顾得好好的,可孔甲非要让刘累训练两条龙给自己驾车,这可让刘累犯了难,无奈之下刘累只得死马当活马医。

可这龙是金贵之躯,哪里经得起他这么祸祸,没过两天雌龙便呜呼一声断了气,刘累害怕事情败露便将死龙皮剥下,将龙肉一连几天做成鱼肉羹给孔甲送去,这龙本来就小,没过几天这条死龙的肉也被孔甲吃的干干净净。

意犹未尽的孔甲让人吩咐刘累再去捉几条鱼给他上供,可此时刘累早已跑到天涯海角,这也是历史上唯一养过龙和吃过龙肉的两个人。

食龙人的后代

可别小瞧这段历史记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只有这本书只有这个人被记载过吃过龙肉。且不论他是否真的吃过龙肉,即使是神话传说也或许是有迹可循的猜测。

虽然孔甲早已离世,不过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他的后代子孙也遍布中国大陆的大江南北,这些子孙的姓氏也略微有些变化,他们分别是禹、鲍、辛、费、曾、谭、杞、相、邹。

所以可以说如果你身边有姓这八个姓氏的人,或者你本人就姓这个姓氏,那你可以算是真正的龙的传人了,毕竟祖先做过这么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情。

其实平心而论中华历史上是否出现过龙,龙究竟长什么样子,对于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也并非真的那么重要了。

龙这一生物的精神象征已经不单单是它本身动物属性的单纯层面,更被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儿女赋予了隐忍、谦虚、内敛、稳重等多重精神状态,对于我们来说这早已成为我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炎黄   史记   炎黄子孙   千百年来   后代   后人   中华民族   象征   动物   精神   历史   史书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