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主席接见马三立,被马老逗得捧腹大笑:国宝,你是国宝

“我是马三立。”任何时候,他总是这句话谦卑地开场。

“大耳凹腮,总睁不开的一双小眼,细瘦的身条在灰布大褂里晃来晃去,哑嗓子说起来从容又机警,傻乎乎的表情中夹带着锐利。对于他,最普通的事物下也可以挖出笑料,最平常的语言也能刺激人的笑神经⋯⋯”

冯骥才曾如此形容这位相声界的泰斗——马三立。

是他,真正将相声从撂地摆摊带进剧场殿堂的,也是他,把欢乐的种子种在了大家的心底。

毛主席评价“国宝,你真是国宝”

1956年1月12日,是相声泰斗马三立终身难忘的日子。

下午4点,领导就通知马三立,告诉他今天要早点儿回家吃饭,然后穿戴整齐,随时做好准备等待汽车来接,有紧急任务。

晚饭过后,马三立一边喝茶养精蓄锐,一边打着腹稿做着准备,脑子里一遍一遍地过着演出的流程,毕竟领导特意交代过,千万马虎不得。

这时,接他的小轿车,来了。

坐在车里,马三立旁边紧挨着电视台台长,马三立心里直犯嘀咕:这是要见哪位领导啊?台长都亲自来接我。

台长转头对马三立说:“三立啊,你知道今儿个要见什么人吗?”

马三立没说话,一动不动地盯着台长。

台长故意拖慢了调子说:“恐怕你想破了脑袋也猜不到,今晚我们能见到毛主席。”

原来,今天是毛主席来天津视察的日子,他要在干部小礼堂里面,接见天津的文艺界成员。

那一晚的南楼小礼堂内,整整齐齐地等候着50多位来自全市的各界代表,毛主席挨个儿走到代表们面前,代表们都主动报上姓名,跟主席打招呼。

主席则是一边走一边跟大家握手,等走到马三立面前,马三立马上挺直腰板、字正腔圆地说:“主席好,我是相声演员马三立。”

主席立马停下脚步,紧握马三立的双手笑着说道:“知道,知道,买猴子,买猴子那个嘛”。虽然是浓浓的湖南口音,但是却异常亲切。

主席边说边笑,还上下打量着马三立,跟他说:“古书上说,君子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你这个名字很有寓意啊,只是有一点,你太瘦了,把身体搞好一点儿嘛,人民群众缺少不了你说得相声”。

这时候的马三立心头涌动,感慨万千,主席百忙之中,还这么关心自己的身体,忍不住连连点头说:“是、是、是……”。

其实在很早以前,毛主席在广播里听到过马三立红遍大江南北的《买猴儿》,自那以后他就一直很喜欢马三立,也非常期待见到马三立。

听完毛主席话语的马三立更是激动难平,对毛主席的崇敬由里及表地表现得淋漓尽致,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出最好的水平为毛主席表演。

马三立率先表演了家喻户晓但是听一遍笑一遍的《买猴儿》,然后他又将最新创作的剧本表演给主席看,故事大概是讲述地主的儿子多么蠢笨,恃宠而骄;而农民的儿子又是如何聪慧,艰苦奋斗翻身把家当之类的桥段。

毛主席听完之后开怀大笑,连连称赞道:国宝呀,你真是国宝呀!

说完后,在场的众人纷纷鼓掌大笑,大家都被毛主席的幽默感染了,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礼堂。

最好玩的是,当晚马三立回到家,已经是深夜11点多了,一向主张早睡早起的马三立,硬把孩子们都喊了起来说:“都来握我这只手,不握以后后悔”。

他还跟孩子们说,自己这只手是幸福之手,握这只手就是分享幸福。

那一晚,他激动得一夜都没有睡着。

从苦难中走出大师之路

相声本身就是给观众带来快乐的东西,但是作为相声演员的马三立,日子一点儿都没有欢乐妙趣,相反他的一生遍尝苦辣酸甜,世态炎凉。

他既不是上天的宠儿,更不是命运的选择,就连最钟爱的喜剧艺术,也带着生活这个调味料中少不了的酸涩味道。

从1929年开始,15岁的马三立第一次登台,到2001年底他彻底告别舞台,马老说了70多年的相声。

他的坎坷一生,从童年就开始了,从“摞地”卖艺,再到街边路上尝尽江湖之险恶、生活之艰辛,以及人性之屈辱

1914年,他出生于一个北京传统艺人世家,他的祖父马诚方是北京城知名的评书代表,一口《水浒》让四九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父亲马德禄12岁就开始在北京天坛说相声,长大后更是成为了蜚声京津的“相声八德”之一;母亲则是主唱京韵大鼓,但是早早就去世了;兄长马桂元随父亲继承了相声事业。

后来父亲娶了继母丁氏,自此开启了马三立以及一家的不幸人生。继母丁氏好逸恶劳,花钱如流水,父亲和兄长都对她颇有微词,并且一直不和。

马三立说从他记事开始,继母丁氏就对他恶语相向,一言不合就又打又骂,以至于马三立进校读书之后,宁肯忍饥挨饿,都不愿意回家受到继母的冷言冷语。

本来家里人是一万个不愿意让马三立从艺,因为在那个年代的旧中国,相声和评书之类的“拾样杂耍”艺人都被统称为“下九流”,名声一度不如“戏子”,简直就是底层中的底层。

这一行当地位低到尘埃里,长久地被人看不起,从事这一行当之人无一不是走投无路,不是活不下去没有办法。

因为行当低,所以收入微博,他们再怎么辛苦也只能简单糊口,甚至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但是天不遂人愿,时代变迁,家里实在无法负担学费了,马三立因而不得不辍学拜师,父亲给他找了“相声八德”之一的周德山为教养师傅。

(相声大师周德山)

自此马三立算是正式成为了“穷作艺的”的一员,正式进入吃“开口饭”这一行当了。

进入相声行业之后,兄长对自己的严厉要求,一步一步造就了马三立后来的浑厚基础,兄长马桂元性子刚烈,说一不二,对亲兄弟也严格讲规矩,立标准,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一旦马三立动作或者口齿稍有偏差,就是非打即骂,并且要求弟弟不准喊疼,更不准哭。

幸好因为如此,才有了马三立对自己“非学不可,非会不可,非好不可,非精不可”的高标准严要求,才有了一代大师。

晚年的马三立回忆起兄长,他一言一行都在感激兄长,打心底里认可兄长艺术修养高,无论是编改写作无一不是顶尖,单口、双口、群活,说学逗唱无一不是精通。

(马三立的兄长马桂元)

马三立15岁拜师,就随父亲和师傅一起撂地卖艺,白天撂地,晚上去花街柳巷“串巷子”。

眼看着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又因哥哥染上大烟的恶习,致使家里一贫如洗,嫂子见兄长日渐堕落,也离家出走;加上继母一如既往地挥霍,家里负债累累,这些紧急变故终于压倒了他们的父亲,带着多年缠身的疾病愤然离世。

然而就在这种时候,继母丁氏悄无声息地卷走了家里所有的财物。

年幼的侄儿,嗷嗷待哺的女儿,结婚时欠下的高利贷,每一样都让马三立喘不过气来。

那时的马三立,刚刚20出头,为了能偿还债务,他不得不外出流浪卖艺,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一个人撑起了支离破碎的家。

整个三十年代,风餐露宿、吃了上顿没下顿,舟车劳顿、走到哪里卖艺到哪里,就是马三立最主要的生存状态。

哪怕是已到晚年,那一段辗转南行卖艺的景象仍然在马三立脑海中回荡:

“就顺着铁路轨道一直走一直走,偏远小县城、破旧老村庄、零落小集市、几个人的庙会,大小茶馆、说书道场、街边路旁、车间工坊,甚至是妓院等,随时随地,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是演出的舞台。“

“有时候,好不容易存了两三块钱,就想办法抓紧汇回家。自己的吃穿用度,怎么节约怎么来,只要还活着就行。”

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呢。闯关东时,他被伪满洲军打耳光扇巴掌、在奉天和济南演出时被戏园子的老板骗钱骗力,在街头巷尾被地痞流氓敲诈勒索,这些都是他隐忍过来的艰苦日子。

正是因为那一段长时间的生活压榨与痛苦折磨,让马三立对底层人民的艰难生存有了无比深刻的感知,对可恶又可恨的霸王地主和歹毒乡绅的残暴剥削深恶痛绝。

走南闯北,马三立经历得越多,素材积累得越多,他将一路上的收获和整个行程的感受感知用相声演绎了出来,逐渐形成了特有的 “平民化”的表演风格。

这也让马三立的相声走进了更多平民百姓的内心,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看懂了他想要表达的深刻涵义。

建国之后他自由了10年,畅快了10年,享受了10年的艺术人生,可是正当他即将有一番作为之时,却被时代印上了“向右”的烙印,自此马三立的悠悠艺术岁月又被匆匆蹉跎了整整20年。

一直到70年代末他又一次我命由我不由天,他捡起了相声,捡起了所爱,捡起了坚持,即使那时候的他,已近古稀。

纵然是喜剧演员,也是生而为人,往往能让别人大声欢笑的人,自己不一定笑得大声,背后累累痛楚和种种辛酸,想象不到也感受不到。

走到最后才发现,马三立的大师之路,其实就是实打实的苦难人生。

命途多舛,最终如愿入党

大家都知道马三立的相声造诣如火纯情,而真正受到人们的敬佩的是他的人生态度和为人处事。

只要是表演,都讲究“一遍拆洗一遍新”,何况像马三立这样精益求精的人。

他每次演完,都会跟身边人讨论,让大家给他提意见,琢磨哪里需要改进,哪里需要精进,哪里需要保持。

哪怕他已经是87岁高龄了,他仍然坚持每天看书读报,并且手写相声段子,还对自己的儿子说:“我需要锻炼记忆力,长段子也不能生疏荒废了。”

相声界讲究以艺会友,马三立的朋友很多,观众中既有普通的工人、职员、商人,也有名气很大的人物。他满腔热情地改编表演新相声,他上台严肃认真,下台自珍自爱。

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文艺工作者都纷纷奔赴朝鲜战场,为前线的战士加油打气,送去慰问和片刻欢乐。

1951年,著名相声演员常宝堃牺牲,马三立知道后伤心欲绝,悲愤难平,于是主动报名加入抗美援朝慰问团,接替常宝堃的慰问工作。

抗美援朝期间,马三立的慰问团演出高达150多场,他们游走在敌人的炮火声中、欢声笑语留在坑道内、飘在山坡上,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尽力抚慰志愿军们的疲惫。

回国后马三立加入了天津广播曲艺团,他想用自己的经历和阅历改革和创新传统相声,后来他又到天津曲艺团继续相声创新和打磨,哪怕是成为了副团长,相声也从未离开过他的生命。

不过,再多的荣誉,都没能圆马三立心中多年的夙愿,那就是入党。

改革开放后,整个社会风气都是阳光普照、积极向上,马三立怀着对共产党的感激和热情,在统战部长的鼓励下,鼓起勇气申请加入共产党。

(马三立的入党申请书)

虽然他对自己的出身和境遇,极度不自信,还问统战部部长:“像我这样的人行吗?我够好了吗?”

部长听了后笑着说:“人民还需要马老发挥更多的光和热呢!”

之后大家也用事实告诉他,他足够有资格。

1985年5月16日,天津党支部大会召开,全员全票通过了马三立的入党申请!

马三立激动万分,因为他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了,多年以来的夙愿终得偿。于是他把5月16日作为自己的第二个生日,因为这一天对他来说,实在是意义非凡。

自此以后,他全身心地回报社会和人民,越来越多的应邀演出却从不计较报酬。他总说:“大家对相声表演的喜爱,就是给我最大的报酬”。

别人对他赞赏有加,他却总说:“我不是大师,不是艺术家,我只是个相声演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艺人,是个热爱相声、喜欢钻研相声、把欢乐带给人民的老艺人。”

据不完全统计,马三立的一生出演过200多段传统相声,改写了大大小小近70段相声节目,他还亲手创作了200多段独具特色的相声作品。

他的相声往往都是深扎于底层人民,用真情实意演绎着贫苦大众最真实的精神面貌,而这些被他演绎着的鲜活人物,无一不体现着人生百态,无一不体现着顽强生命力。

马三立之所以能在相声里将各种人物和各种场景拿捏得出神入化,源于他对每一个人物经历感同身受的细节体会,源于他在那歌时代里对每一种底层苦难的真切感受。

尽管他遭受过太多痛苦与折磨,但他却将那些生活中的苦难转化为快乐的能量,带给更多平凡的人。

一代大师含笑九泉

2000年,马三立先生被确诊为膀胱癌,他于2001年12月8日在天津举办了从艺八十周年的告别演出,马老决定向喜欢他相声艺术的观众们,做最后的告别。

当时的马老,已经是87岁的高龄,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马老钦慕者,来自四面八方的马三立“粉丝团”,都在想尽办法为他告别舞台演出奉献自己的力量。

自然而然,这件事就成了艺术界乃至文化界的一件重要且紧急的大事情。

马老的告别演出,很多大人物、文化名人、相声名家、各界著名人士纷纷不请自来,包括当时火遍半边天的央视主持人赵忠祥和倪萍;以及相声演艺界大咖马季、姜昆、冯巩等。

马老一出场,光是看到他的模样,观众就忍不住笑出声来,或许这就是天生的喜剧演员吧;而把观众逗笑,则是他一辈子都在坚持做的事。

人活一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宝贵财富,对马三立来说,他的财富就是观众。

告别演出的最后,马老登场了。

他仍是那一身常见的灰色中山装,灰白的发丝梳理得一丝不乱,通身都是儒雅柔和的长者风范。

谁也没想到,等到潮水一般的掌声平息下来,那略带沙哑的嗓音流露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叫马三立……

那时候的中华大地之上,谁不知道这位精神矍铄笑容满面的老人叫马三立呢?可声誉满载的他,到最后仍旧是这般大气谦和。

马老看着铺满舞台的鲜花和花篮老泪众横,感慨万千,面向成千上万的观众,他有些情不自已,还有些诚惶诚恐,温柔却有力量地问观众朋友:“……我值吗?”

回应他的是几乎掀开房顶的热浪和雷鸣般斩钉截铁的话:“值!”

大师永远都是大师,大家很难察觉到他的表演是何时开始的,紧接着又是一句鲜花引起的话题,他用一如往常的语气说:“这么多鲜花,真是香啊,省得往后给我买花圈了……真要到那天,必须送真花,假的可不行啊!”

原本是马老的一语双关,打着灯笼说暗话,观众却不知道另有隐情,笑声四起,好不热闹。

观众们不知道,马老的告别演出,不仅是与观众告别,也是在与这个世界告别。

美学家苏珊朗格说:思想迸发出语言,波浪升华为形式一样,生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会产生幽默。

著名相声大师马季亲自手书了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八个大字,赠予马老,盛赞马老是相声艺术不可磨灭的丰碑,也是大家不可多得的财富。

2003年 2月11日6点45分,马三立溘然长逝,享年89岁。

这位最会讲笑话的老爷子,就这么走了,他终于还是告别了他的观众。

没有鲜花,没有挽联,没有悼词,一代大师的葬礼如此朴素而简单。

一切,只因他在遗嘱中说:“我毕生只想把笑留给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捧腹大笑   继母   天津   兄长   台长   国宝   相声   观众   父亲   演出   主席   大师   马三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