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未来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1.太阳能上,欧委会正式提议禁止所有强制劳动的商品进入欧洲市场,或影响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2.新能源车上根据美国最新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相关条款规定,美国政府将向购买新电动以及二手电动车的消费者,分别提供7500美元以及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前提是车辆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本土,或是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进行,且电动车电池的原材料占比40%以上必须来自北美。

3.现在传言两个事,一个是德国可能要排挤宁德建厂,另一个就是美国的打压。现在还是传言阶段,但是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太快,让整个欧系车,美系车极为忌惮,这是必然的,如果中国大幅度占领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对于日韩美欧的汽车工业将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传言也不是没有依据。

看看巴菲特减持比亚迪就知道,当前中国所有基金40%都布局在新能源车,巴菲特砸盘,引动整个新能源车板块重挫。

4.美国总统拜登9月12日签署了一项鼓励美国生物技术生产和研究的行政命令。拜登这项行政命令的草案提出,利用生物系统创造一系列产品和材料,包括新药、人体组织到生物燃料和食品。医疗保健仅是其中一部分,美国将致力于推进农业、能源和其他行业的生物制造。行政命令的内容将涉及美国如何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力量,来制造生物基产品和材料。

白宫将建议提高美国生物制造的水平,最终达到降低价格并“加强供应链安全”的目标,特别提到“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此消息一出,国内CRO公司股价纷纷跳水,A股药明康德、凯莱英跌停,康龙化成、泰格医药、药石科技、博腾股份等跌幅均超过5%。凯莱英、药明、泰格等等这些CRO公司所做的只是在一些新技术的基础上,把90年代美国生物医药行业的高光时刻重新在中国演绎了一遍。中国需要堆出一个自己的辉瑞和礼来。

5.一位大型新能源车公司高管对脱钩一事进行了回应。他在微信朋友圈表示:没看出来,电动车行业咋能脱钩?在电动车行业,美国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靠加大补贴来扶持,而中国已经完全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了。

他还指出,特斯拉如果没有在上海建工厂,依靠中国成熟的供应链,想上量大概率是胡扯吧,也正在尽可能地多切换成用中国的电池。反正即使不用中国的电池,也得用韩国的,肯定不会是美国的。至于电池材料,韩国的电池也大概率逃不出中国电池材料的供应链。

中国电动车行业多年来就是在不断厮杀中发展的。现在的状态是,美国靠扶持,中国靠内卷和迭代,谁是趋势,一目了然。凡是能在中国市场里充分竞争还能活着爬出来的企业,拿到国际市场上去,多半没对手。

我只能说这位高管太幼稚了。

新能源车行业未来在欧、美、日市场被政策强力阻击,是大概率确定的事!

不同于太阳能行业,传统老牌车企在欧、美、日有大量人员就业,产销量全球最大,产业集聚辐射广。现在中国新能源车爆发式崛起,欧美日新能源车严重不经打。中国多卖一辆,西方国家就少卖一辆,这是存量市场血淋淋的生死存亡之争,没有人会跟你讲道理。未来随着中国新能源车产能进一步加大,欧美日进口限制会极度加强。

当然,中国车企可以考虑欧美日以外的市场,这里受国家政策干预的可能要小得多!但是这些国家的购买力是远不如欧美日的。

新能源车行业现在处于市场爆发期,未来几年仍然可期,但它和燃油车是存量市场的竞争,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中国正在打破欧美日的饭碗,还指望别人对我们客气吗?

投资股市,一定要警惕严重依靠外销欧美日的公司。这些公司未来政策上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新能源   美国   不确定性   电动车   中国   较大   电池   未来   生物   欧美   行业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