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杀了一位旷世奇才,提拔了一个文盲大将,16年后拯救了蜀国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然而,世事轮转不休,很多事情的变化,都是朝夕之间,哪里需要等到三十年。今天是门庭若市的上位者,明天就是人人可踩的阶下囚。这一点,在风云际会的三国时期,体现的最为明显。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都想成为这天下唯一的王。然而,有能者众多,如何在一众人中精准辨别不可多得的人才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庸才,是一门技术活。刘备的个人能力虽然不如曹操、孙权,却很慧眼识珠,笼络来了诸葛亮、法正等人物。诸葛亮虽然大才,在看人方面却频频出错。他曾经斩杀过“举世奇才”,不得已启用看不上的文盲大将,然而就是这位大将在16年后拯救了岌岌可危的蜀国。

大意失街亭,挥泪斩马谡

在古代历史上,一般夸奖一个人很聪明、有谋略,都会对标张良和诸葛亮。比如,朱元璋曾经就夸过刘伯温,说他是“吾之子房也”。事实上,历史上的刘伯温,被称为诸葛亮第二。只不过因为诸葛亮的名声太大了,所以很多人会忽视他。

加之有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加持,后人对诸葛亮更是敬佩,连鲁迅先生都称他多智近妖。正是因为他谋略十分突出,所以司马徽才建议刘备这样谋天下的人去笼络诸葛亮。刘备为了自己的事业,三次光顾诸葛亮的茅庐,其诚意打动了诸葛亮,所以才出山帮他谋划天下。

事实证明,刘备的这一步棋走对了,因为诸葛亮在赤壁之战等战事上,发挥了超常的智慧,刘备也因此成为了汉中王,在孙权和曹操这样家族强大、势力强大的人面前,有了三国中的一席之地。不过,刘备到底还是有个人缺陷,所以在夷陵之战后就死去。

尽管托孤说刘禅若是不堪大任,诸葛亮可自行称王,然而,诸葛亮始终没有忘记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还是兢兢业业辅佐刘禅。为了解决刘备死后,蜀国上下的矛盾危机,诸葛亮开始北伐。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信心满满,准备充足,派出他视如亲子的马谡去镇守街亭。为了北伐顺利,他在马谡临走之前,专门嘱咐其街亭依山傍水,他们只需要镇守山下即可,万不可上山。

马谡此人,出身荆州世家,从小熟读兵书,乡里对他评价颇高。而他自己也是年纪轻轻就加入了蜀汉阵营。但刘备认为此人言过其实,没有加以重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就重用马谡。但诸葛亮明显是看走眼了,马谡此人的确言过其实,并且骄纵不停军令。

他来到街亭之后,完全不顾诸葛亮的嘱托,将兵扎在街亭山上。副将王平多次劝谏,说街亭山布兵不妥,但马谡非但不听,甚至信口开河,说自己要是兵败,就提人头见诸葛亮。魏国将军张郃来到街亭山之后,发现马谡的愚蠢布置,大喜。他命人将街亭山上的水源切断,然后放火烧山。

结果显而易见,蜀军大败。而马谡难辞其咎,诸葛亮为了执法严格,晓谕三军,忍痛斩杀马谡,而自己也诚心做出反思,毕竟这一战,蜀军丧失了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使得战局骤变,诸葛亮也不得不退回汉中。

马谡为他的骄傲轻敌付出了代价,但是有一个人却在此战中脱颖而出,那就是街亭防守中的副将王平。

军事接班人,力挽狂澜卫蜀

王平出身巴西宕渠的农户之家,从小也没什么机会读书,因此是个不会认字的文盲。为了生存,他先是投军到曹营。然而,在曹营的他和徐晃在公元218年,为曹军在汉水区域攻击刘备的部队时,因为徐晃对敌人黄忠等人的实力认识不清,导致失败。

中途王平劝谏,他也是不听。而后徐晃又怪王平不营救他,所以和王平闹了矛盾,并仗着自己与曹操交好,要斩杀王平。王平气愤难耐,一口气逃到了蜀汉大营。刘备见之,十分欢喜。但由于王平是个文盲,不识字,所以即便是有经验和实力,也没有得到多大的重用。

不过王平也不计较,只是老老实实的打仗,并且性格也是稳中有细,战场上能布置大军,同时知晓敌人的优点与缺点。街亭之战中,诸葛亮认识到了王平的实力,于是给他加官升职,并在后来的北伐中屡次重用他。

但是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失败了,而他自己也死在了五丈原,一生都没有实现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带着遗憾而去。他一走,刘禅更是不堪大用,蜀国随便一个大将都可以拿捏住刘禅。但王平还是谨记诸葛亮当时的提拔之恩,忠心于刘禅,并在延熙七年拯救蜀国。

当时,距离街亭大战已经16年了,蜀国还在苦苦支撑,但魏国日益强大。魏帝命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但当时汉中的守兵不足三万。天差地别的实力下,众人都建议放弃阳平关,固守汉、乐二城。但王平不同意,认为阳平关要是被魏军夺去,那么涪城就危险了,到时候整个蜀汉都将后患无穷。

于是,王平力排众议,进行精心安排,击退了魏军,由此守住了阳平关,同时守住了蜀汉江山。

结语

马谡出身世家,评价颇高,一般人来看,确实认为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诸世家的评论有时候却很迷惑人的眼睛,就如赵括,他也出身显贵,但这不代表他能力不错。王平出身农民,虽然是文盲,但是在战场上,可不单是会识文断字那么简单,更多靠的是作战指挥能力。而诸葛亮可以算计人心,可以算天气,却算不了人的内里能力。

王平虽然为副将,但他既然能在曹操的军营中搞得风生水起,就证明他不是个大老粗。何况,东吴的大都督吕蒙曾经也是个文盲,但是孙权却鼓励他读书,培养他,因此有了“手不释卷”的故事。可见,一个人的能力不会浮于表面,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即便在识文断字上有所不足,也应该是提高和培养,而不是直接否定。所以,诸葛亮在这方面是远不如刘备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蜀国   魏国   蜀汉   文盲   汉中   旷世奇才   街亭   阳平   副将   大将   出身   年后   实力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