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学不来

有些事情学不来

公元347年,东晋桓温率军消灭了蜀地氐族成汉李氏政权,一时志得意满。

蜀地有一位百余岁老人,曾是蜀汉刘备政权时期的官吏。桓温问老人:诸葛丞相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桓温想效仿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234年去世,蜀汉政权存在时间公元221年至263年。成汉政权存在时间公元304年至347年。老人怀念感概地回答:诸葛丞相在世时候没觉得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可是,诸葛丞相去世后觉得没有什么人能跟诸葛亮相比。桓温听后默默无语。桓温部下孙胜在成都宫廷档案库里意外发现一封八十多年前姜维降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一封密信:“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寥寥数语,表明姜维对蜀汉政权忠诚,计划诈降复国。桓温知道后感叹道,诸葛丞相没有看错人,这回可以瞑目了。

诸葛亮当时在官方和民间口碑非常好,威信很高。桓温想学习诸葛亮,处处留心诸葛亮的事情。

可是,桓温和诸葛亮的内心追求境界不同。桓温是一代枭雄、权臣,一生主要为自己私利着想。

桓温年轻时期手刃仇人是为了给父亲报仇。当官做事情经常为自己着想,有私心。这和诸葛亮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高尚精神不同。

桓温第一次北伐期间曾和王猛见过面,想请王猛南随,王猛看出桓温为人,没跟桓温走。王猛曾毫不避讳地说:“将军您不远千里深入敌境,但长安近在咫尺,却不进攻,大家对此感到疑惑。”王猛言外之意,就是说你桓温只是想靠北伐积累个人名望。收复失地,你貌似根本就不在乎。而诸葛亮北伐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欲报先帝知遇之恩。根本不存在为自己打算的小算盘。

桓温生前想篡位,被谢安等人制止。桓温儿子桓玄 篡位,建立短暂的“桓楚”政权,倒行逆施,弄得怨声载道,引起刘裕等将领反抗,桓玄被杀,桓家基本被灭族。诸葛亮没有篡位之心,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都为保卫蜀汉政权战死,一家三代忠烈。

桓温取得一些成绩,却终究没有赢得诸葛亮那么高的历史声望。

思想品德不一样,有些事情学不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先帝   蜀汉   汉贼不两立   密信   事情   丞相   诸葛   政权   公元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