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游记之三十六 哈尔滨篇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一」

哈尔滨文庙偏门前有两个牌子,横匾为“文庙”二个大字,门墩右面竖牌由赵朴初写:“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就是说哈尔滨文庙,既是孔庙又是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是一址两用。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为文庙景区。它的东、两庑及两侧建筑为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可谓一举两得,参观文庙也参观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我是边参观文庙同时,按顺序也参观了民族博物馆。

从大成门右侧的金声门进去就是东庑的南墙,墙外是《哈尔滨文庙碑》,看完碑和碑文后,就到大成殿东庑,也是黑龙江民族博物馆的第一厅:“黑土文明,多彩龙江”,黑龙江省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陈列。

进门是前言:“在幅员辽阔、风光万千、物产丰富的华夏大地,每一寸土地都刻画着历史的印记,浸润着人文的精神和闪烁着文明的光辉。黑龙江省地处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江河森林密布,动植物资源富集,黑色沃野广袤,自古人生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着文明。历史中起源于东北区域的肃慎、秽貊、东湖族系及其后裔,曾相继建立了北魏、渤海、辽、金、元、清等繁盛王朝,创造并继承了渔猎、游牧和农耕等具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在龙江大地的山山水水写满了传奇、涂抹了绚丽色彩、激荡着勃勃生机,为中华民族的构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清代以来,满族、朝鲜族、回族、达幹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柯尔克孜族和汉族等民族,继续追寻先人们的辉煌足迹,共同开发、建设、保卫了这片火热的土地。当代,黑龙江省世居民族的历史文化在相互交融和自子义发展中,留传下丰富而珍贵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为现代文明不断发展作出伟大贡献。”

在“远古回声”部分,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介绍距今5万年至3000年间,黑龙江地区古代文化的起源、分布及发展。玉环、玉匕、玉玦晶莹翠绿,并排躺在展柜里。很难想象9000年前的小南山先民能制作出这么多精美的玉器。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在5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时间跨度1.5万年,遗址中发现东亚地区系统用玉的最早证据。

小南山遗址的发现,为黑龙江下游乃至东北亚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意义重大,证明了白山黑水间的渔猎先民在中国古代文明早期进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黑龙江省   哈尔滨   黑龙江   博物馆   鄂伦春族   大成   民族   文庙   遗址   游记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