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毛泽东(五)

第二章 书生意气(四)

毛泽东和萧子升的夏日游学,为他的调查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为他后来的执着于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故此,从第一师范毕业的毛泽东,在1918年,又与蔡和森一起,再次尝试了一次长时间的游学生涯。这是后事暂且不说。

且说毛泽东受到了杨昌济的赏识和栽培,阅读了大量的《青年杂志》,即后来改为《新青年》的进步刊物后,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因此,他转移了重心,不再注重于韩文杜诗,而是转到了哲学、伦理学以及热心于社会实践。故此毛泽东在《讲堂录》的笔记中,写下了“拿得定,见得透,无不成。”

这犹不算,他还常对人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就是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人。因此,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说:体育对于塑造国民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故此,解放后,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做日浴、风浴、雨浴、冷水浴,还有游泳、登山、露宿以及体操、拳术等五花八门,都亲身实践过。甚至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忽然下起了大雨,别人都拼了命的去躲雨,只有他则一动不动,任凭雨水淋浇。等到一个人都没有时,他才怡怡然回到了教室。这就是毛泽东,总是标新立异,总是与众不同,甚至,在1915年夏,他还写了《游泳启示》:

铁路之旁兮,水面汪洋;

深浅合度兮,生命无妨。

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

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场。

1917年夏,还写了《露宿》:

沙滩为床,

石头当枕,

蓝天做帐,

明月为灯。

由于毛泽东全面发展,在1917年,被同学们选为湖南一师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两个月后,护国战争打响。11月北洋军溃败到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因位于溃军的必经之路,有可能遭到劫掠,学校当局要求师生疏散躲避,但毛泽东则不同意,他提出,让正在接受军训的同学负责守卫。

学校领导经过研究,只能同意。于是,毛泽东组织学生与长沙的几百名警察,分别隐藏在溃军附近的山头上,还亲自带领几个人去溃军附近侦查。等到天黑,又饿又累的溃军开始行动,打着火把望城里开去,颇为壮观。毛泽东立即命令警察和有枪的学生向火光处开枪,没抢的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炮仗点燃,溃军摸不清虚实,只得投降,没有投降的,毛泽东派人去劝降,并说,投降的给钱放行,不投降的就地枪毙。就这样,已是心胆俱裂的溃军,乖乖的交了抢。

毛泽东不伤一人,解决了3000溃军。事后,同学们一边夸他浑身是胆,一边问道:万一溃军开枪,岂不是太危险了。毛泽东答道:“败军若有意劫城,当夜必将行动。否则,必是疲惫胆虚,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归,只得闭守于此。故知一呼必从,情势然也。”

此一战,与当年韩信在井陉的背水一战,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谋而后动的典型战例。从此以后,同学们都呼毛泽东为“毛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井陉   望城   胆虚   北洋军   浑身是胆   心胆俱裂   长沙   湖南   调查研究   诗人   游泳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