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与文人的交往(一)

乾隆帝和民间文人的交往

(一)

乾隆帝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我们姑且不去探讨,但他的文学造诣的确很高,当皇子时,曾刊诗集《乐善堂集》。该诗集录诗1034首。即位后又写了42550首,共计写诗43584首。虽然其中诗作,不乏为朝中杰出文人梁诗正,刘统勋,纪晓岚等人的润色,但却也是笔耕不辍,其书法,画画也是很为出色。正因为如此,乾隆和文人们的关系也相对融洽,甚至和一些民间文人也交往密切,这儿也看出了乾隆十分爱才的。如乾隆朝大臣张照。张照是雍正朝臣子,当时朝中分卾尔泰与张廷玉两派。卾尔泰领兵镇压贵州洞苗叛乱,不利,被雍正削职,派张廷玉派中的张照为钦差大臣,调查此事。张照去贵州,把卾尔泰往死里整。不想事没办完雍正帝崩。鄂尔泰一派乘机反扑,把张照判了个“应斩监侯”,相当今天的“死缓”。张照才能是比较突出的,字写得倍儿棒。乾隆爱其才,把他从监狱中捞出来任命为内阁学士。乾隆和张照关系十分地铁,乾隆说:“嗣念张照办事尚有小才,出之囹圄之中,弃瑕录用,不数年由内阁学士荐擢尚书,供奉内廷,时得召对,不啻家人父子。”(今译:因为看到张照办事还是有点小才的,因此把他从监狱中弄出来,弃去他不足的地方来录用,不几年便由内阁学士升至尚书,置于内廷,经常可以召对,(我两)不亚于家人父子。)好一个“不啻家人父子”,把张照当家人儿子,岂是一般关系。

在杭州有位叫杨瑞莲的读书人,年轻时家境贫寒且屡试不中,只能以教书为生。后来他投靠在京为官的梁诗正(曾任户部侍郎),梁诗正便介绍他到《西清古鉴》编辑馆(相当于现在的考古工作)公干。杨瑞莲一干就是三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八月十三日,馆里人员除了杨瑞莲外,全都去参加科举考试,因杨不是举人,他无资格参加。正巧乾隆便装来此处游玩,问杨瑞莲为什么不去参加考试。杨回答说,怕内廷来文无人应差,因而留了下来。乾隆很为欣赏,便赏了个举人出身给杨瑞莲。后又任命他为湖南某一县的知县。杨瑞莲在任上大肆敛财,但官员和百姓知他和梁诗正是亲戚,不敢和他作对。当时的湖南巡抚是满洲贵族,他却不吃这一套,便向乾隆汇报了杨瑞莲的劣迹。杨瑞莲害怕已极,等待朝廷处罚。谁知世事难料,巡抚不但没处理杨瑞莲,反而恭恭敬敬地请杨瑞莲到省里,陪了一大通不是,临了还送杨瑞莲一大笔钱财。原来乾隆是一个讲义气的人,他既然提拔了杨瑞莲,就一定要庇护他。杨瑞莲回到任上,继续当捞钱知县。倒是梁诗正是个明白人,给杨瑞莲一封信,叫他见好就收。信云:“君实非吏才,人当知足。不如急流勇退,以保令名。”杨知县当然也就遵命,带上所敛之财,回家过太平日子。一晃二十年,乾隆在第五次南巡时又想起了杨瑞莲。此时的杨瑞莲已八十多岁,在孙子的搀扶下来见皇帝。乾隆十分客气,赐给杨瑞莲上好人参二支,还有干鹿肉等皇家用品。两人见面,“如布衣交相见道故”。并告诫杨瑞莲的孙子,好好读书,考取功名。不久杨瑞莲出世,儿孙均有出息,有记载称“子孙克绍书香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文人   雍正   乾隆   孙子   巡抚   知县   举人   贵州   湖南   内阁   尚书   诗集   父子   学士   家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