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济部长在最后时刻放话:不支持中企对德国港口收购协议

据悉,近日随着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的一番讲话,“中德收购港口事件”又开始变得悬念重重。事情的起因还是在默克尔任期的最后阶段(去年6月),德国第一大港汉堡港Tollerort集装箱码头计划转让35%股份给中远海运公司收购,这项谈判非常顺利,仅仅用了3个月就敲定了价值6500万欧元的合同,只等政府批准就可以实施;但此时德国政府已经进入换届,朔尔茨上台后德国方面就对这项收购案默不作声了,没有任何同意的预兆。

13日,接受媒体采访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透露,德国政府正在拟定新的对华贸易政策,要降低对中国原材料、电池、半导体的依赖,且未来在与华贸易往来政策层面上将变得“不再天真”;这也是自“降低对华经济依赖”传闻放出以来,德国新政府首次出面承认调整对华贸易举措。他还顺便透露了另一个消息:德国经济部门不支持中远海运收购Tollerort集装箱码头35%股份的交易选项。

这条消息迅速扩散首先引起了德国商界的反应,德国工商总会贸易专家特雷尔表态称,政府不能玩这种“没有明确标准”的拒绝游戏,这会让德国未来失去很多投资者;德国汉堡港务集团高管马特恩公开发声表示,政府绝对不能在这一事件上投下赞成票,因为中企的投资本来就是德国的“胜利”,不要将其强行转化为“风险”,投资的中国公司很快就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企业。他还特别警告朔尔茨政府:如果一意孤行拒绝中国人的话,对港口或者德国都会是一场灾难。

那么其他国家的大企业前来投资,原本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德国是如何变成现在的局面,具体原因还不得而知。但从新的执政联盟上台后,绿党内很多政客就强调以“人权贸易”、“国家安全贸易”为基调对外制定政策;不少“鹰”派或亲西方政客开始渲染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在这种扭曲理论的解释下,和中国完成交易就是“屈服”于中国的影响力,让他们变得不再安全,尤其是收购港口、土地和产业链这种交易。原本默克尔时代,德国扩张型经济主导下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市场的,德企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地和中、俄、伊朗等国家贸易,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值得一提的还有,哈贝克等人的反对最后是否能让收购协议失败同样是一个未知数,有消息称德国联邦政府内部存在分歧,最关键的一环即总理朔尔茨对此持“保留意见”,他想找到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案,并非简单的否定或者支持,尤其是面临商界如此大压力的情况下。还有分析认为,德国今年快速推动所谓的“对华经济脱钩”是受到了美方政策的影响,绿党扮演的角色简直就像美国在德国议会安插的一个“分身”;现在朔尔茨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俄罗斯市场,如果再和中国脱钩后,德国的经济是否还能承受得住这沉重一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德国   经济部   贝克   大港   港口   海运公司   绿党   恩公   政客   商界   中国   经济部长   协议   时刻   政策   政府   贸易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