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子野心!美国拱火印度迫使中国两线作战?印媒警告:别冲动犯傻

自中国大陆举行系列环岛演习之后,美国“雷声大雨点小”的军事行动让美国精英意识到,面对中国越来越强大的军事力量,单凭美国现在的军力已经不能遏制中国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又开始打起了印度的主意。根据印媒《欧亚时报》的报道称,美国最近向印度提出建议,如果中美在台岛附近开战时,希望印度能够和中国交战,从而让中国被迫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况,减轻美军在台海地区的作战压力。印媒对此警告印度政府,不要冲动犯傻,因为解放军看起来完全有能力两线作战。

可以说美国的建议完全暴露了其全面打压围堵中国,甚至不惜发动一场有限战争以打断中国崛起进程的企图。同时还要拉上印度“垫背”,以减轻自己的损失,显然这就是美国的精致“美国至上”主义的绝佳体现,只不过此前美国说的还不是这么露骨。

实际上,无论是在奥巴马推行“亚太再平衡”,还是现在拜登的“印太战略”当中,印度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受到了美国的极力拉拢。其在美国眼中的地位,从新兴大国直接升级为重要的战略伙伴,还参加了美日印澳“四方会议”。美国认为有印度在西线牵制中国,就能减轻自己的负担。而印度自尼赫鲁时代就有着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梦想,再加上近几年“东向行动”,两者可谓是一拍即合,因此印度也加大了参与和介入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力度。

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扔来“橄榄枝”,比以往更重视印度的地位和作用,纷纷加强与印度的联系,这让印度有点“飘飘然”与沾沾自喜。在美国的鼓动下,中印两国关系急转直下,尤其是印度不断加强中印边境的军力部署,同时其边境部队不断挑衅解放军。

2020年6月15日更是由印度军方发起“雪豹行动”,挑起了震惊中外的加勒万河谷冲突,结果被战力强悍的解放军狠狠教训,印度军队有20名官兵身亡,约50名印军被俘虏。“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后,美国喜不自胜,积极表态支持印度。这种支持并不是口头上的,而是身体力行的。当得知印军缺少应对严寒的物资后,美国紧急从现役物资当中抽调了1万多套防寒服空运至印度,其“反华”野心可见一斑。此次事件后,虽然印度“掩耳盗铃”般宣称自己“胜利”,不过印度开始反思和中国的关系,双方在边境紧张的局势开始降温。

印媒认为目前印度对中国的关系是“积极中带有消极”的。积极方面则是中印双方通过谈判而不是武力解决边境问题的分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双方已经开始在部分边境地区实现脱离接触。消极则指的是印度最近又和日本举行了“2+2”会谈,会议目的无非就是要加强两国之间的防务合作,其主要的戒备对象就是中国。

印媒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印度军方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对印度发起无预警进攻能力,坚持对华实行拒止性威慑战略将让自己处于全面被动地位。因此印度军方开始考虑摒弃区域拒止战略,转向带有鲜明“先发制人”进攻思想的惩罚性威慑战略。目前印度加强中印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强军力部署就是基于这种考虑。然而一场“雪豹行动”凸显了印度目前存在的多项弱点,同时也发现解放军的战斗能力、后勤调动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早已今非昔比,这让“上头”的印度军方开始“降温”。标志之一就是印度愿意参加中印双方组织的军长级磋商会,并且初步达成了一致。

印媒认为,印度目前还在犹豫不决。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展现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尤其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已经惠及多个国家,印度想全面提升和中国的合作关系,在更多的领域展开合作。另一方面,印度始终对中国抱有戒心,因此也不排斥和美国、日本等国家在防务等领域展开合作。印媒同时强调,但这并不代表印度想要让国际社会认为它是一个“反华国家”。

显然这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因此美国在各个领域“帮”印度一把,比如参加由印度举行的“马拉巴尔”军事演习,邀请印度参加“环太”系列军演,同时还积极策划和邀请印度在南海进行联合巡航。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吉尔戴上将在华盛顿传统基金会举办的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希望“迫使中国不仅向东看,看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 而且现在必须回头看印度。”吉尔戴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要在中国身后开辟“第二战线”,让中国面临“双线作战”的压力,从而减轻美军面对解放军时的压力。

印度军事力量不容小觑,中国有能力“两线作战”吗?印媒给出肯定答案

虽然印度武器装备现代化严重依赖进口,不过通过购买,印度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根据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印度军费攀升至766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0.9%,比2012年增长33%,是当今全球第三大军费开支国,仅次于中美两国。而印军的规模在全球也是数一数二的,仅印度陆军就拥有130万,同时划分为6个军区,其中北部军区、中部军区、东部军区直接承担着中印边境的防务任务,2020年巅峰时期,印度曾在印度边境一侧集中部署了40万军队和各种先进武器装备,比如空军的苏-30MKI,陆军的K-9,就连给海军研发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系统也布置在喜马拉雅山一侧。

众所周知,两线作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大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都遭到了来自东西两个方向的强力打击而最终崩溃,美国无疑是想让这样的战略在中国身上重演。

然而印媒却认为中国完全可以“两线作战”。印媒在文中指出,中国五大战区都有独立的作战体系,即使西部区域发生战事,东部战区也有足够的能力在东海地区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事实上,西部战区已经将全部力量整合,包括空军、陆军以及战略火箭军,并且针对主要作战对象的印度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完全有能力在拉达克地区以及印控“阿鲁纳恰尔邦”地区展开相应的行动。即使印度采纳了美国的建议,印度在这两个方向也难以给解放军造成压力。

个人十分同意印媒的看法,因为事实就摆在眼前。此前刚刚结束的绕岛系列多军种联合演习就是以东部战区为主,东部战区完全有能力应对中国东南区域可能发生的战事。另外印度自身也存在两个重大缺陷,即使和解放军交战,恐怕也不会造成多大的麻烦。

咱们通过两个事例就能说明,第一个事例我们还是拿“加勒万河谷冲突”为例,印军有预谋纠集精锐部队,几乎人人手持盾牌和长棍涉水,人员数十倍于中国军人,显然是有备而来。这次被印军称为“雪豹行动”体现了一定的战略执行能力,冲突之初其在人数和械斗准备方面占有优势。然而这种优势随着中国升级了应对措施而瓦解,中国边防部队迅速赶到冲突现场,印军随即溃败并有大量人员伤亡,显示出印军自身军政协调能力弱的缺点依然存在,并不比1962年好多少,也就是说印军如果面对解放军的冲锋,很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第二个问题早已经是老生常谈,就是印度的武器装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甚至就连士兵最基本的子弹也需要进口。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2018年印度是世界第二大武器进口国,印军主力武器装备的80%全部来自进口,就连普通的5.56毫米子弹也找外国军火商,据印军的武器弹药存量只能维持“激战10天”的水平,现在莫迪政府将其提升至“激战15天”的水平,不过这点弹药量依然是杯水车薪。虽然印度有识之士纷纷呼吁改变这种状况,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变这种状况非一朝一夕之功。

印媒最后就得出结论,即便是印度配合美国开辟“第二战线”,解放军也完全有能力应对。同时印媒还不忘警告道,别冲动犯傻,否则可能会付出比1962年还惨重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作战   美国   吉尔   中国   火印   狼子野心   雪豹   战区   印度   武器装备   军方   军区   边境   解放军   冲动   冲突   能力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