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毛岸英回国,问父亲认不认识赤英,毛主席听后立即派人喊朱德

1946年12月,一架从莫斯科回来的飞机降落在了延安机场上。

男人穿着一身苏联的呢子军大衣,气宇轩昂的走下了飞机。

寒风中早已等候多时的毛主席急切的走了过去,二人一个对视都难掩脸上的喜色。

毛主席仔细打量了毛岸英一番才笑呵呵的开口道:“你长得比我都高了。

对于这个许久不见的长子,毛主席心中是多有挂念。

知道父亲的惦记,毛岸英也乐于向毛主席讲自己在苏联的一些经历,父子俩吃饭的时候都有说不完的话。

这天在聊天时,毛岸英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赶忙开口问毛主席:“您认识赤英吗?

听到这个名字,毛主席表情凝重,不答反问:“你知道她的消息?”

得到儿子肯定的回答后,毛主席马上就叫来了朱德,告诉他:“你日思夜想的人找到了。”

那么这个叫赤英的人是谁呢?和朱德又是什么关系?

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

1940年,八路军护送着一群穿着宽大的灰色军装,手臂上戴着红十字袖章的孩子们来到了延安宝塔山下。

他们都是多年和父母失去联系的革命后代。

在这里,见到朱德的第一面,朱敏的眼泪就不受控制的掉了下来:

14岁才认识自己的生身父亲,才听见他的声音,这是我人生经历中最难忘也是最伤心的一幕。

朱德是40岁的时候在苏联莫斯科有了朱敏这个女儿,为此还给她起了“四旬”这个乳名。

但没有和刚出生的女儿相处多长时间,在她满月后,朱德就投身革命,尚在襁褓的朱敏被交给了四川外婆家。

为了保护朱敏,她不得不随母姓,改叫贺飞飞。

国共关系紧张后,“朱毛”的悬赏榜被贴在各地,在成都的朱敏和外婆上街时也曾看到过两个人的画像。

当时外婆格外紧张的神情引起了朱敏的注意,在得知“朱”就是自己父亲后,小朱敏脑海里终于模模糊糊有了父亲的样子

之后几年,朱敏是朱德女儿的身份眼看就藏不住了,外婆才决定让她跟着八路军去找自己的父亲。

父女二人在延安再见时,朱敏对于这个基本上素未谋面的父亲并没有什么抵触,甚至很是敬佩。

在被父亲问到长大后想干什么时,她也很高兴地说希望和父亲一样当八路军。

看着小小年纪却格外懂事的女儿,朱德心中五味杂陈,他缺席了女儿十几年的成长生活,如今仍然不能久伴女儿身边。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内时局动荡,朱敏这些革命后代不免也会受到波及。

为了保证这些孩子们的安全,延安很多领导人的子女都相继被送到了苏联的国际儿童院

这是一所为革命者免除后顾之忧,专门收留各国共产党和烈士后代的特殊学校。

朱德告诉女儿她要去这里学习时,朱敏内心是十分不愿意的,她好不容易才见到自己的父亲,并不想离开他。

可知道父亲的用意,朱敏还是使劲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朱敏此去苏联,前路未知,为了保护女儿,朱德决定隐藏她的身份,专门给她想了个化名——赤英

既是“”亦是“”,此名也有红色英雄的意思,更饱含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祝愿。

而这个名字也让朱敏成功的渡过了一次危难,这更让她不得不庆幸父亲如此有先见之明。

1941年1月30日,朱敏和毛主席的女儿娇娇连同其他两位烈士的孩子一起被朱德送上了去往乌鲁木齐的飞机。

飞行员早就接到了上级的指示,要秘密把这几个孩子安全送到新疆八路军办事处,毕竟这里面可有“朱毛”的孩子。

飞机降落后,几个孩子被装入行李袋扛下去扔进了汽车后备箱,有惊无险的来到了八路军办事处。

在这里,为了掩人耳目,朱敏他们白天都被关在房子不能出来,晚上才可以出来溜达溜达。

2月份,他们坐上了去往莫斯科的火车,来到了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这里有一片宽阔的松林,学校里有教室、食堂、活动室、图书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

朱敏刚来到这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俄语。

时间就这样慢慢流逝,莫斯科进入了6月,朱敏不太适应这里气候的转变,气管炎和哮喘复发。

因为一直不见好,她被送到白俄罗斯明斯克的少先队夏令营疗养。

可就在这里过了一夜,朱敏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国集中营

1941年6月22日,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元首希特勒的命令下,突然进攻苏联,打了苏方一个措手不及。

而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的这个夏令营很快就被德军占领,朱敏和其他20名孩子被赶去了一家孤儿院,沦为阶下囚。

等到德军挨个审问这些孩子时,朱敏用不流畅的俄语说出了自己的假身世:赤英,父母都是老中医,来苏联看病,由此逃过一劫。

但犹太孩子可就没那么好运,德军对犹太人向来是宁可错杀不可漏杀。

朱敏亲眼看着德国军官举起屠刀,两名犹太孩子倒地不起,鲜红的血液刺痛了她的双眼。

与此同时,苏德战争正式打响。

随着战线的不断拉长,越来越多的孤儿被送到了孤儿院,本就不够吃的粮食也愈发紧张起来。

在这里,每天都有孩子死去

朱敏当然也好不到哪去,她本就身体虚弱再加上营养不良,在这里待了一年后,整个人看起来还像十二三岁的孩子那样弱小。

朱敏心中每时每刻都在期盼苏联胜利,尽快来解救他们。

但没想到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胜利,让败方的德军更加疯狂。

他们不仅大肆掠夺苏联南部的资源,还准备把这里大批的青壮年都押送到德国。

朱敏和几个孩子不幸也被德军从孤儿院里拉了出来。

1943年,连同朱敏在内的几百个男男女女像牲畜一样被德军送上了闷罐车

密闭的环境里,大家肉贴肉的挤在一起,这让朱敏苦不堪言,身体同样不堪重负,没多久她就开始咳嗽,但她只能忍耐。

经过长时间的行程,他们来到了德国,朱敏脚步虚浮的走下了车,被送往了东普鲁士集中营

在进这里之前,德军还有一套流程在等着他们。

每个人都必须换掉身上的衣服,交出所有东西,进行集体“消杀”。

朱敏眼看着父亲临走时送她的派克钢笔被收走,不舍的同时也在庆幸德军不认识汉字。

不然,那上面明晃晃的“朱德”二字恐怕会立刻要了她的命。

在集中营的三年里,发霉的黑面包就是朱敏这些囚徒的口粮。

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遭受奴役时,还会有鞭子时不时的抽到你的身上。

而这些并不算什么,在德军的集中营里,死亡都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朱敏无数次看到手无寸铁的犹太人在这里被德军虐杀,这也让朱敏对自己的身份更讳莫如深。

为了保护自己,朱敏从来不和别人说中国话,更多时候都是保持沉默。

被关押在集中营期间,长期遭受折磨的朱敏还患上了颈部淋巴结核。

因为长时间得不到救治,朱敏的脖子上开始溃疡,浓血糊满了衣领,这时她才被送到了集中营的医务室。

而德军医生根本没有把朱敏当一条人命看待。

随手拿起一把没有消毒的剪刀,不打麻药,直接上手剪开了朱敏脖子上的结核块,挤出里面的脓血。

几天后,伤口不出意外的再次感染复发,从这以后,朱敏的脖子上就留下了一道伤疤。

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她只是格外想念自己的父亲,想着怎么活下去见到他。

朱德当然也记挂着自己的女儿,但他却不知道女儿已经离开国际儿童院,被押送到了德军的集中营。

苏德战争爆发后,朱德得不到女儿的任何消息,还抱着一丝希望往遥远的莫斯科邮寄了一封信。

两个月后,这封信被退了回来。

朱德心里担忧女儿的处境,妻子康克清提出可以向苏联那边打听一下朱敏的情况。

朱德却马上拒绝:“苏联正在战争时期,我怎么能用自己私事去打扰苏联政府呢?

还在德军集中营的朱敏唯有等待,她什么时候才可以被解救?

回到莫斯科

1945年,朱敏总是能在德国的集中营里听到远处的炮响,心里期盼着苏联红军可以快一点打过来。

这天早晨起来,朱敏走出门却发现营地里的德军都不见了,门也大敞着。

正疑惑着,外面传来了嘈杂的喊叫声:“德国鬼子跑了,我们自由了。

朱敏脸上的喜意再也藏不住了,她和伙伴们商量后,一起向东边跑去,那是苏联的方向。

外面的风都是自由的味道,迎着风雪,朱敏和几个伙伴踏上了希望的归途。

可没多久,朱敏脖子上的伤口复发,又和伙伴们失散,长时间的流亡生活让她身心俱疲。

几经困难,朱敏才在回莫斯科的途中来到一所难民营

这里一位红军政委看着朱敏这位中国姑娘,询问她的身份,朱敏脑子转了一转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假身份。

过了一段时间,朱敏确定了这个政委的身份,才开口告诉他:“我是中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女儿。”

这位红军政委又惊又喜:“赤英,这简直是个奇迹,八路军总司令的女儿竟然在德国鬼子的眼皮子底下逃了出来。”

透露身份后,朱敏决定向共产国际写一封信。

可手里的笔怎么都落不到纸上,她已经写不出几个汉字了,无奈下,她只能用俄文写完这封信,但仍然没敢写自己和父亲的真名。

这封信上只提到一位名叫赤英,曾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生活过的中国女孩要寻找自己的父亲。

可朱敏不知道的是共产国际早已解散,这封寄托自己全部希望的信怎么都寄不出去,被“滞留”在了苏联的红十字协会。

此时,毛岸英的出现“拯救”了朱敏。

1936年,14岁的毛岸英和13岁的毛岸青在父亲的安排下辗转来到了苏联国际儿童院。

在这里,毛岸英因为优异的表现很快就当上了少先大队长,1939年成为共青团支部书记。

苏德战争爆发后,毛岸英还专门写信给斯大林要求参战,但因为中苏之间有约定,毛岸英并没有被批准上战场。

毛岸英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进军校学习知识,还一路从培养士官的初级军校升到培养中级军官的学校。

毛岸英正式毕业时,已经是苏军中尉军衔,被允许在苏军一支坦克部队担任连指导。

1945年5月,苏联在苏德战争中取得了绝对胜利,毛岸英经中央和毛主席的批准,开始准备回国事宜。

临行前,斯大林专门在莫斯科接见了毛岸英,并赠送他一支手枪作为纪念。

而就在毛岸英去莫斯科红十字协会办理回国手续的时候,大概是命运般的,毛岸英注意到了桌子上这封邮往共产国际的信。

在和办事人员交谈时,毛岸英知道了赤英的情况。

但因为他来国际儿童院的时候比较早,他在自己脑袋里过了一遍,对这个赤英都没有任何印象。

可毛岸英知道,能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的大多都是革命者的后代,离开的时候,他暗暗把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回国后,毛岸英试着问了问毛主席,这才知道赤英就是朱德的女儿朱敏。

而朱德从毛岸英口中的得知女儿的消息后,马上就给朱敏写了一封信并请求苏联方面的帮助。

同时朱敏这边的情况被层层上报,很快斯大林就下了命令:“立刻护送朱德将军的女儿到莫斯科。

朱敏终于回到了莫斯科,手里也拿到了父亲给她的信:

苏联四年卫国战争,爹爹没有及时打听你的下落,让你受了苦,是爹爹对不起你,但当时苏联都在遭受苦难,爹爹不能因为私事麻烦苏联政府,想必你是能理解的……

朱敏理解父亲,知道父亲一直记挂着她,可眼泪还是不停的往下掉,她内心何尝没有委屈呢?

结语

朱敏曾经在《我的父亲朱德》这本书里这样写道:

我深爱爹爹,因为他是亲人。

我抱怨爹爹,因为他是伟人。

因为连年战争和父亲的特殊身份,朱敏一生中和父亲朱德是聚少离多。

在德军的集中营里,身体患病,精神折磨,朱敏从不敢开口说一句中国话,语言退化到怀疑自己还是不是中国人。

短短几年,朱敏仿佛经历了难熬的一生。

几经波折的她回到莫斯科继续求学,1953年毕业后才回国再次见到父亲,此时距他们上次见面已经过了10多年。

而在这之前她和父亲的相处时间竟不足半年。

朱德元帅这一生不负人民,不负国家,恐怕唯独为了革命,亏欠了自己唯一的女儿朱敏。


参考文献

  1. 汤胜利.毛岸英在回国的日子里[J].党史博采,2001,(05):26-29.
  2. 纪承.朱德和他的女儿[J].下一代,2002,(09):43-47.
  3. 红色儿女赤英——朱敏[J].青年与社会,2007,(Z2):47.
  4. 高峰.毛岸英兄弟的苏联之行[J].湖北档案,2014,(06):42-43.
  5.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斯大林   莫斯科   延安   苏联   父亲   德国   德军   集中营   女儿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