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因斯坦、费曼到霍金,人类居然都说不清什么叫:“现在”


仰望星空,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会不会只是困在虚拟系统里的一串代码而已?


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科幻电影里的脚本。


最近,一条火遍了各个社交平台的视频就将这种担忧带进了现实,话题“这天空是卡bug了吗”的微博浏览量更是突破了1.2亿人次:


图:微博@五行属二

“不好意思,图层正在更新漏洞”,“宇宙程序员的秘密终于瞒不住了”……


随着各种不断涌现的高赞神评,不少人也开始重新认真思考起那些,生活中如空气般自然且极端重要,但却被我们习惯性忽视的事物。


这一梳理不要紧,细思极恐!原来对于构筑起当今科技文明的众多基础概念,人类几千年来,甚至都难以自圆其说,感觉是外星高级文明给我给我故意埋了个雷。


比如,什么是“现在”。


你有没有发现,从小到大,我们居然没有一本书对它们进行过科学定义。


说清楚“现在”有多难?对我们文明的发展有多重要?今天要为你介绍的,就是一本将人类对“现在”这一概念的探索史娓娓道来的科普著作——《现在:时间的物理学》


《现在》 查德·A.穆勒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07


作者查德·A.穆勒,曾写出了畅销书《未来总统的物理课》,还是伯克利的物理学教授,凭借在实验宇宙学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获得1982年的麦克阿瑟“天才”奖,并于2015年因发现暗能量而与他人共同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他认为,要想理解“现在”,需要了解相对论、熵、量子物理学、反物质、时间反向旅行、量子纠缠、宇宙大爆炸和暗能量。


而《现在:时间的物理学》的目标是把基本的物理学,像拼图一样拼起来,直到有关“现在”的清晰的图片出现……



“现在”,究竟能人有多头疼?


“现在”是一个非常简单、迷人而又神秘的概念。


你知道它的含义,但你会发现,除非通过循环论证,否则很难去定义它。


词典里,只会粗略地写下这样一句不明所以的话:“现在”是把过去同未来分开的时刻。


也就说,“现在”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时间,但这个时间又是不断变化的,时间的推移永不停歇。我们在时间中运动,但却不能控制时间的运动,更无法用语言和思维去描述。



我们每个人对时间,虽然有着深刻的体会,然而,关于时间的基本原理,我们却知之甚少。


人类对“现在”的运动、时间的流动的认知,似乎是由从眼睛、耳呆或指尖发送信号至大脑,大脑进行记录、注意和记忆的过程所用的毫秒数决定的。对于人类而言,整个过程需要几十分之一秒。


时间的速率不单使科幻电影陷入窘境,进入21世纪,“现在”的难以捉摸的意义更是成为了物理学发展的绊脚石


“现在”——这一神秘而短暂的时刻,每一瞬间其意义都在变化,长期以来让无数的牧师、哲学家和物理学家感到迷惑,而且他之所以迷惑,都有各自的理由。


从古代到文艺复兴,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直主宰着科学。它是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科学圣经。伽利略就是因为否认了这本书中的一些主张,而遭到了审判。


在这本《物理学》中,伟大的亚里士多德用了四个章节努力阐释时间和“现在”的概念,他是这么写的:


“现在”不是一个部分概念:部分是整体的度量单位,因为整体必须由部分组成。另一方面,时间不是由一个个“现在”组成的。此外,“现在”似乎连接了过去和未来——它总是保持不变,还是总在变化之中?这很难说。


如果它总在变化之中,没有一个部分在时间上与其他部分重合(除非一部分包含另一部分,像较长的时间包含较短 的时间那样),并且“现在”不是现在(即便以前是),且在某些时候已然停止前进,那么一个又一个“现在”也不能与其他部分重合,先前的“现在”必定已经停下。


亚里士多德


不管你有没有看明白,可以确定的是,亚里士多德老爷子把自己都绕晕了。


另外一位大牛奥古斯丁在经典名著《忏悔录》中为自己无法理解时间的流动发岀了感叹。他写道:


什么是时间?如果没人问我,我就很明白;当我想去解释的时候,自己却不明白了。


这句写于5世纪的悲叹引起了来自21世纪的我们的共鸣。


奥古斯丁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他的信仰,即上帝是全知全能的。他又创造性地提岀了一个惊人的概念:上帝必定是永恒的


奥古斯丁


这一著名的思想限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研究范畴 ——描述时空图中物体在时间层面上的特性,但这些时空图却将时间的流动或“现在”存在的事实排除在外。


奥古斯丁称,对于人类,没有过去或未来,只有三种“现实”:对过去的事物的记忆,对现存事物的视觉感知以及对未来事物的展望。”但奥古斯丁对这种解释并不满意,他说:“我的灵魂渴望解开这最棘手的谜题。


这个问题有多难呢?


就连前无古人的艾萨克·牛顿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有意地略过了这个问题。


在他的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说:“我没有给时间、地点和运动下定义,是因为人们对此早已熟知。


牛顿


言下之意是,让他去界定这些概念,他也只能大喊一声:臣妾做不到……


时间和空间一起构成了我们经历生老病死的世界,而经典物理学的预测正是基于这个时空交织的世界。但直至20世纪初,物理学界才开始认真审视这个问题。


因为,一个伟大的人物——爱因斯坦出现了。


他所做的工作对我们理解“现在”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是他将时间纳入物理学的研究范畴……



“现在”,被相对论彻底改变了!


比如我说“火车7点到站”,我的意思是:"我手表上的时针正好指向数字‘7’,该事件与火车到站同时发生。”


这一简单得似童话的句子出现在了当时主要的物理学期刊——1905 年6月30日发行的《物理学纪事》上。


而爱因斯坦的这篇文章,称得上一百多年来对物理学影响最为深远的文章。


相对论诞生的前一年,即1904年时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虽然爱因斯坦论文的题目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但确切的题目或许叫“相对论——有关时间和空间的革命性认识”更为合适。


在1929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中,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在一位漂亮姑娘身边坐上两个小时,你会觉得只过了一分钟;而坐在火炉上—分钟,你会觉得已经过了两个小时。”


千万不要以为大师也喜欢开小车车,事实上,这句话触及了相对论的一条核心特征:除了你初中就学过的速度之外,时间本身也是有参考系的!


爱因斯坦指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取决于所选的参考系——地面、飞机、地球、太阳或者宇宙。不同参考系下的时间都是不同的。


对于低速运动,即速度小于或等于每小时160万千米的运动而言,不同参考系下的时间虽然不同,但差别非常小。


在参考系高速运动,也就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不同参考系下的时间差别就会非常大



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在一艘宇宙飞船上。以地球为参考,它的速度是光速的97%。


以宇宙飞船作为参考系,你的每个生日之间相隔一年。以地球作为参考系,你的两个生日之间的间隔就不再是一年,而是三个月。


马赫数的定义是某点的速度与声速之比,同理,光速的定义就应该是某点的速度与光速之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1光速。假设你的运动速度是光速的一半,那么你的速度就是0.5光速。


在比较两个参考系的时间间隔时,发生了拉伸,这个时间膨胀系数叫做γ。在电子表格中,其公式可以写为γ= 1/SQRT(1-B1²),其中B1为光速。


你会发现在光速为0时,γ=1,因此在你静止的时候时间没有拉伸。如果光速为1,你会发现γ等于1除以0,即无穷大。


这意味着当物体以光速移动时,时间(以地球为参考系)是静止的。在该物体的固有参考系中, 一秒钟相当于地球上无限的时间。



对于GPS卫星来说,时间膨胀效应更为明显。GPS卫星的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4081.76千米,相当于每秒约3.91千米。通过计算, 你就会发现卫星受到时间膨胀的影响,每天计时都会慢7200纳秒。


GPS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因为它使用卫星上的时钟来定位。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纳秒0.30米,因此如果时间误差为7200纳秒,那么卫星的定位误差就是约2.16千米。


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果以地球为参考系,你搭乘飞机或卫星,你的寿命就会增加,但你感觉不到时间变长了。时间只是在你运动的过程中慢了下来。你的生物钟变慢了,心跳、思维和衰老速度也是如此,所以你没有什么感觉。


这就是相对论惊人的地方。变慢的不仅是时钟,还有万物。



时间膨胀提供了一种直接穿越到未来的方法。以足够高的速度运动,你的固有参考系的时间就会减慢,一分钟可能相当于未来的一百年。


另外,根据相对论,如果突然变换参考系,未来的事件也会发生突变,时间跳跃可 以是非常大的


计算时间跳跃的公式非常简单:γDv/c2,其中γ是伽马系数,D是事件发生的距离,v是速度变化,c是光速。


举个例子。你在家举办新年派对,而我在月球上举办。上述两个事件在“我家”这个固有参考系中是同时发生的。


如果以高能物理实验室里的介子作为固有参考系,观察相同的两个事件。距离D/C1.3光秒,实验室的介子速度v/c接近1光速,而伽马因子根据实验观察可以算出是637。因此,时间跳跃就是1.3和637的乘积,即828秒。


所以,“同时”举办的新年派对之间的时间差约有14分钟!哪个事件率先发生,取决于介子参考系是做朝着接近月亮还是远离月亮的方向的运动。


你发现了吗?这个例子比延长生命周期更令人困惑。但对于我们研究“现在”而言,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爱因斯坦关于时间的研究告诉我们,时间充满了令人惊奇之处,他的结论不仅影响着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相对论提出之后的世界


虽然相对论为我们理解“现在”提供了第一块拼图,但爱因斯坦仍然坚称“现在”这个难题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他认为,“现在”对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能在物理学领域进行探究:“关乎’现在’的重要认识不在科学研究的范畴之内。



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爱因斯坦的理论体系确实有着不小的硬伤,他从未考虑过时间最基本的特征——时间的移动性


时间不仅仅是第四度空间, 它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它是前进的。此外,过去与未来非常不同,我们对过去的了解远多于未来。


探究这个难题,我们就不得不提另一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阿瑟·爱丁顿,他以解释时间之箭的重大突破而闻名


时间之箭非常神秘,因为我们记住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然而,即便给出了对时间方向性的解释,在时间的流动方面,爱丁顿依然十分困惑。


在1928年出版的《物理世界的本质》中,他写道:“时间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断前进。”之后他又哀叹:但物理学家有时似乎倾向于忽视这个方面。


阿瑟·爱丁顿


伟大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则提出,可以把正电子看作在时间中逆行的电子。这里提到的正电子是在科幻小说中被用作飞船燃料,在现实生活中被用于医疗诊断的反物质粒子。


就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而言,爱因斯坦所取得的进步是巨大的。后来,费曼发现了时间反向旅行的意义,《现在:时间的物理学》认为从那时起,对时间的理解几乎没再取得进展


理查德·费曼


史蒂芬·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中甚至没有提及“现在”这一难解之谜。


而近些年来,随着宇宙物理学的发展,时间流动的原因和难以琢磨的“现在”的含义有了找到解释的希望。


现代大爆炸理论的提出者乔治·爱德华·勒梅特,将爱因斯坦的方程应用于整个宇宙,几年后,当哈勃发现宇宙确实在膨胀时,由弗里德曼、罗伯逊和沃克独立发展的勒梅特模型成为标准模型,成了所有宇宙学家目前解释大爆炸的方式。


我们可以将大爆炸看作4D时空的爆炸。正如空间是由哈勃膨胀所产生的一样,时间也是由该膨胀所创造的


时间的持续创造却恰好符合我们对现实的感觉。每时每刻,新的时间都在出现。新的时间正在此刻被创造。


时间的流动是由大爆炸本身决定的。未来尚不存在(尽管它包含在标准时空图中);它正在被创造。“现在”处于边界,冲击前沿,是无中生有的新时间,是时间的前沿



勒梅特框架,是唯一一种宇宙中所有的“现在”都是同时被创建的框架。如果这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必须修正相对论。


但我们很难知道下一个物理学的启示会出现在哪里。由爱因斯坦相对论开启的物理学时代告诉我们,时间是一个适于物理学去研究的新课题。


所以,你会是下一个爱因斯坦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爱因斯坦   奥古斯丁   霍金   亚里士多德   参考系   相对论   光速   物理学   人类   速度   未来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